129向背 (第2/2页)
以你拥有的都是你罪?所以越是繁花似锦越该低调谨慎?不让别人有空子可钻。” “姑娘说的奴婢都记在心里了?不止是奴婢?就是铺子里的人,奴婢从今日起也会加以约束?” 黄蓁欣慰地说道:“响鼓不用重锤?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那铺子里你就用心些,越是这时候我们越要谦逊,不要高调狂妄,惹上人记恨才好?” 雀儿听了重重点头。 看来自己以后要在这上面留心些?黄蓁是自家知道自家事?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虽说眼下自己没有这样的顾虑?人无千日好,防的是日后? 如今自己在松江府暗里有槽帮护着,明里有还有张知府坐镇,又有朝廷的明旨嘉奖下来,即使有人眼热也不敢现在伸手?但就怕有心人? 前朝可是兴过文字狱的,有人因一首诗,一个字而获罪,顷刻间抄家灭族灰飞烟灭的大有人在?所以由不得黄蓁不小心谨慎?祸从口出不光是写在纸上警惕世人的? 史书承载的可不光是锦绣山河,壮志凌云,还有尸骨如山,血rou横飞,只不过我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史官和当权主政者,希望我们看到的。 来娣匆匆跑了进来道:“姑娘,钦差大人的仪仗队伍马上就到,知府大人请你出去。” 此时耳边已经能听到隐隐的鼓乐声,黄蓁急忙起身整理衣服,发饰,雀儿和来娣也上前帮忙,然后来娣和雀儿都拥着黄蓁往外走去。 门口围堵着的人已被巡城司驱散开来,万事俱备只等钦差的到来,张大人和衙门的一众署官,由汤驷陪着从搭建的台子上走下来,贾会长率着商会众人簇拥上去。 黄蓁上前见过礼后,才发现方才拥挤在门口人群,都被挤在路的两侧,整条街已被巡城司接管。 巡城司的兵士个个都甲胄在身,腰间佩剑,十步一岗威风凛凛,黄蓁不由心里暗道:“好大的阵势?”
红姑示意黄蓁向街道的两侧看去,只见两侧铺子门口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包括楼上的露台都挤满了人,黄蓁觉得她出来的那一瞬间,嘈杂的音浪似乎是静寂了一瞬间。 似有无数道目光在打探她,黄蓁面色未动分毫,但是心里无缘由地有些发慌?红姑上前一步环住了黄蓁的胳臂,安抚地紧了紧手掌。 黄蓁抬首冲着红姑摇摇头,小声道:“我没事?” 侧首看见贾会长对自己点头示意,黄蓁亦微笑点头回礼,街上看着巡城司快马来回,一趟又一趟告知钦差的位置。 围观的人群里传来议论声,耳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看着年纪不大呀?这就是献上织布机的黄姑娘吗? 年纪也太小了些,还没及笄呢?偌大的布行怎么让个孩子当家? 不是说父母双亡么?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哎,留下这么大的家业,也不知日后会便宜谁? 哎呦,可不敢胡说咧?听说黄姑娘是织女星下凡呢? 就是,嫂子也留些口德吧!若不是黄姑娘?家里这个年都不知如何过呢?云云----? 虽说是无偿献出了纺织用具,可是朝廷的嘉奖令可是实实在在的,最终还是得了实惠的,这可是有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 凡此种种,不绝于耳呼啸而来,这就是人心倾覆,善恶一线间,以最大的善意颂扬你,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你? 黄蓁知道这只是开始,从今日起,在万众曙目下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从神秘的背后走到了台前。 从大伙臆想中的黄姑娘,变成了眼前的弱质少女,多少人心中的畅想,变成了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人心?可善可恶。 张之初应是听到了此番议论,举目一扫,周围的声音落了下去,红姑也有些气不过?黄蓁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地对她摇了摇头,意思是不值得您生气? 张之初瞧出了两人的眉眼官司?说道:“黄姑娘可知?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无论好与坏?最不可控地就是人心和舌头?无论外物如何纷纷扰扰?姑娘只需保持本心就好。” 黄蓁微笑回道:“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小女学不来古先贤的高风亮节,亦不至于唾面自干?但有拾得前辈金言在前,自会忍他,让他,再过几年且再看他?” 张之初听闻黄蓁如此开解自己?也觉得这姑娘心宽?一笑说道:“姑娘此番妙论,活学活用,即渡人又渡己,有趣之至,拾得前辈若是泉下有知,定会视姑娘为知己。” 贾会长在旁说道:“老朽亦有同感,每次和黄姑娘叙话,都让老朽有茅舍顿开之感?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古人之言诚不欺我?” 黄蓁听了贾会长之言,俯身说道:“先生爱重晚辈,不吝夸赞之词?小女虽不敢坦然受之?却也要谢过先生,对晚辈的拳拳爱护之心。” 张之初和贾会长相视一笑后,满意地说道:“后生可畏,然后又相视一笑。 (此章完结) 感谢文十二Double书友的推荐,谢谢您一直以来的肯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