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悔婚 (第2/2页)
奴还想着最后和您说聂东家呢?本来还愁着怀相不好?谁知一过了三个月,能吃能睡胃口大开,人都胖了一圈,老奴去时,正在吃三鲜馅包子。”
黄蓁闻言一笑道:“看来是个可人疼的孩子?但愿这回是个儿子?聂家后续有人就没人惦记了?省的族里人没事找事?”
聂红线头胎生了女儿叫采姐儿,小丫头鬼精鬼灵的,很讨黄蓁喜欢,每次带些新奇玩意去看她,都抱着黄蓁不肯撒手?姨姨,姨姨,叫个不停嘴?
听出了黄蓁话里的担忧?阿婆宽慰说道:“先开花后结果,又不是不能生?慢慢生儿子总会有的?何必管那些不相干的人絮叨?”
黄蓁哎了声说道:“人在局中,不得已而为之?”
“是啊!阿婆附和说人活于世,哪能事事顺遂呢?老奴今日去汤家时,汤太太在整理账册,脸上有了笑模样?出来时见汤姑娘的奶娘捧着册子候在门口。
约摸着汤家最近是要有喜事?老奴怕会错了意,没敢多嘴打听?”
黄蓁点点头道:“汤jiejie的婚事一波三折,弄得汤家婶婶没了应酬的心思?当真有了好消息自有我们的酒喝?人家不说,我们追上去问太冒失了?幸亏您想事周全没问?”
阿婆回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都是债?”
汤清韵之前定的亲事,是由她舅母保的媒?原是舅母的表亲,男方是个读书人,据说十五岁上就中了秀才,本是姑苏有名的才子,且家境殷实。
原定于端平元年(1234年)的十月份成亲,不料在成亲的头一个月母亲过世,百善孝为先,自然是先守过孝过后,再重议婚期?
亲家委托舅母前来商量汤家?想要过了孝期过后在议婚事?
这些本在情理之中,又有母舅在中间担保,汤家虽觉得不畅快?但是事赶事的碰到一起了,也没办法不是?
当时汤太太还有些犹豫?言说过了三年闺女都十八岁了?若是有个什么变化?吃亏的可是女子。可他娘家嫂子拍着胸脯保证,说什么男方家里世代书香门第,最讲就是礼义廉耻。
外甥女为了婆婆的孝期,耽误了三年,即使日后过门婆家也会高看一眼,相公亦会尊重妻子,云云。
汤北臣本是忠义之人,骨子里最重视这些,又有舅家在中间说合,多留闺女几年也好?年纪大些出门,也知些人情世故?就这么定了下来。
谁知今年来男方送年节礼时?送礼的婆子言语不慎?被汤家的丫鬟听出了端倪?听那婆子喝多了说家里那位,可没有这位端庄的话来?
丫头觉得不对劲?就说到汤太太跟前去,由此汤北臣起了疑心?派了身边的人去姑苏走了一趟,不用细查什么都清楚了?
什么书香门第,礼义廉耻?原来是男方亲家老爷续弦了个寡妇?寡妇又接娘家侄女来小住,不知怎么就和那男子搅到了一块?
据汤北臣派去的人回来讲,那个所谓的娘家侄女?早已身怀有孕且已四有余?男方家里已经乱成一锅粥?
那个寡妇还不依不饶?称此事若是不给她侄女个交代,就告到官府去?男方乃是秀才,又有母孝在身?被告出来他**亲眷,要是闹出去日后还如何科考?如何做人?
男方听了自是害怕,若是孝期闹出丑闻来?按律法自当是剥夺功名,先打上八十大棍,有命活下来后,还要判服刑一年。
男方不得已想出个歪主意来?先把孩子生下来养在外边,等汤清韵过门后,再以平妻之礼,娶那寡妇的娘家侄女过门。
汤北臣得知后气的五内俱燓,连夜带人赶到姑苏,退了这门亲事,而男方因此被剥夺了功名,经此一事声名狼藉,在姑苏沦为笑柄,凡有人家教喻儿郎以他为戒?
等汤太太知道此事时,汤北臣早已退了亲事,尘埃落定,汤太太错愕地看着手中的婚书?再看看汤北臣那张云淡风轻的脸,都顾不上生气了。
汤太太质问道:“涉及到闺女的终身大事,您都不和妾身商议下就擅自行事?闺女转过年都十八岁了?事情固然可恨?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您不该有此意气之争?”
汤北臣怒斥道:“迂腐之极?你的解决之道无非就是胳膊折了藏在袖子里,然后让我闺女在流言蜚语中咽下委屈,笑盈盈在人前为那畜生cao持家务,生儿育女。
转过脸来还要在寡妇面前立规矩,然后背转身来暗自神伤不成?说着力锤了下胸口,恨声说每想起此事?跟被人捅了一刀子似的疼?如此没有人轮的衣冠禽兽,怎配我儿?
不是念及舅兄情分?我岂容那畜生活着?”
汤太太知道这是连哥哥都被迁怒了?在想着娴静地坐在纱窗前绣着嫁妆的闺女,不由得有些郁气上涌。
汤太太垂泪道:“是妾身想差了?息事宁人来不是解决之道?您当断其断,全了咱家的颜面和闺女的自尊。接下来韵儿的亲事,我们也要张罗起来?
爷在外面的人面广,也多打听打听?错的不是我们闺女?何惧流言蜚语?哥哥那里也要去信劝慰一下,让他不要内疚?既然是相看,看的自是花团锦绣,内里的糟污如何得见?做舅舅哪有不希望外甥女好的?”
(此章完结)
一日六更过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