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139忧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9忧患 (第1/2页)

    汤北臣听了汤太太一番轻言细语,逐层剖析,汤北臣暗悔自己方才失言?就说道:“舅兄的信由我来写,不必你忧心?闺女的事你尽管张罗起来,万事有我呢?”

    这些都是张敏后来学给黄蓁听的?

    黄蓁说道:“道理是没错?那也得先有汤叔父那样的爹爹?汤jiejie才能不惧流言?蔑视闲言碎语,所有的儿女都是父母的影子,教会了孩子们妥协,孩子行事就会畏手畏脚?

    教会了孩子们勇于面对?孩子行事自是风光霁月?所以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父母的?”

    红瘦端了一盘切好的水蜜桃上来道:“姑娘快尝尝桃子,看着就香甜可口。”

    黄蓁说道:“给院子里每人都分两个尝尝?这水蜜桃最是不禁放?坏了怪可惜的?指着鸦黄说,给姑姑屋里端些去。”

    红瘦说道:“奴婢方才听厨娘讲,这摘桃的人定是个经验老道的,一筐子的水蜜桃有些是七八分熟的,有些是刚好熟透,还有的要放上一放才能吃?姑娘不必担心放坏?”

    黄蓁感慨吕掌柜的心思缜密,难怪生意做得如此周全?

    临安城位于凤凰山下的皇宫大内,垂拱殿里众臣争论不休?原因是前方战事连连失利,城池告破,百姓遭到略掠,一时间亡国的流言喧嚣尘上,弄得人心惶惶?

    蒙古大汉窝阔台第三子,王子孛儿只斤-阔出,亲率大军攻打宋国,三月时,攻克了鄂北重镇襄阳,控制了荆湖等战略要地,令附近州郡闻风丧胆。

    四月时,阔出又乘胜追击接连攻克随州,郢州两座城池,并掌控了荆门军,据探子快马回报,现在蒙古军又蓄势待发,剑指枣阳和安陆两座城池。

    鄂北战事的失利,致使南宋整条京湖防线千疮百孔,前线守军也是频频告急,请求朝廷增兵设防。

    而蒙古西路元帅,阔端所统领的西路军更是横扫川蜀境内,川蜀告急?朝臣还在派谁应敌的问题上争议不休?朝廷上已是风雨飘摇?

    朝臣们不思报国?却各自为政乘机结党营私,安插自己亲近的人去有油水的衙门,想从中渔利?

    理宗皇帝此时是内忧外患,首尾难以兼顾?难得地在朝会上怒斥群臣,食君之禄却不思分君之忧?国家大劫在即,却满脑子盘剥算计?既是如此,不如大开国门迎蒙古军进城如何?

    群臣见理宗皇帝震怒,纷纷伏地请罪,暂时按耐下小心思,右丞相杜范推荐,驻守在黄州的孟珙将军驰援鄂北。众臣看着理宗皇帝神色不善?纷纷附议。

    而此时凤仪殿内一如往日的寂寥,谢皇后手捻着佛珠,垂着眼睑,口中念念有词地跪在蒲团上诵经,只有个宫人在门口守着。

    空旷的大殿显得静寂幽深,白嬷嬷示意宫人不必通禀,静静地等在那里,待皇后诵经声停时,才移步上前扶起皇后。

    “本宫盘算着嬷嬷也该回来了?谢皇后温和地说道,新娘子长得美不美?这回家去,该看到的人可都看到了?嬷嬷可高兴了?”

    白嬷嬷笑着说道:“新娘子样貌还过得去?嫁妆足足四十六抬,箱子里塞得满满的,手都插不进去?都几十年没见了,坐在一起不知说什么?

    她们尴尬奴婢也不自在?不过都托奴婢给娘娘带好呢?说着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各个嘴里都念着骨rou亲情,可是都惦记着从她身上刮些好处?或是托她走些门路,没人关心她在宫里过得好不好?以后能不见就不见吧?

    谢皇后拍拍白嬷嬷的手臂,感慨的说道:“可见骨rou至亲也是要常走动的?嬷嬷不必委屈自己?投缘的就多说几句,不相投的不理就是?您都活到了这个份上?是可以任性的。”

    谢皇后的话让白嬷嬷很是受用,畅笑的说道:“好,那奴婢就听皇后娘娘的,奉您懿旨任性,说出去也气派,临了临了的还能威风一回?”

    谢皇后调侃道:“虽说是我这个正宫娘娘有些过气了?但要护着嬷嬷的周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白嬷嬷一惊看了眼周围,才嗔道:“娘娘慎言。”

    谢皇后听了讥讽的一笑,便不在做声?白嬷嬷转移话题道:“奴婢这回出去,听了新鲜事要说与娘娘知道?您就当个乐子听听?”

    谢皇后挑着眉噢了声道:“那倒是可以解解闷,愿闻其详。”

    白嬷嬷小声道:“供给前线的军粮里被掺了霉米?有好些士兵吃了霉米,上吐下泻而险些送了性命?前线的折子被兵部压了下来,官家如今还被蒙在鼓里呢?”

    “兵部?谢皇后不敢相信问道?兵部是疯了不成?

    白嬷嬷小声说道:“您当是谁?外面都传遍了?负责粮草督的人是阎婉容的长兄长?”

    谢皇后愕然道:“兹事体大?兵部竟敢擅自做主包庇罪首?这样的违逆上意,不怕脑袋搬家吗?嬷嬷是从哪里听来的?可当真吗?”

    话一出口便觉出不妥来?白嬷嬷是什么人?若是没有落到实处的话?怎会说到自己面前来?谁有那通天的本领,自是不言而喻?

    谢皇后幸灾乐祸地说道:“阎婉容本就是个眼孔小的?现在又持宠生娇?军需这样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