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出行 (第2/2页)
上逛逛? 招娣还是信了的,来之前看着雀儿不高兴?还百般地哄着来着,“什么吃的玩的,漫天的许诺直至哄得雀儿眉开眼笑。” 来娣跟着黄蓁之前家里是开镖局的?跟着她父亲也走过镖,虽然那时不需要她来来冲锋陷阵?但也算见识过江湖上的微末伎俩?虽然不知此行到底为了什么? 但上得船来看到里面的装饰,都透着不同寻常的隆重?和外面迥然不同的遮掩?怕是也有几分思量?不似招娣全然没有多想?看到了就讲了出来? 黄蓁说道:“不怪招娣多想?连我也是冰火两重天呢?姑姑的朋友非富即贵?脾性有些古怪也说不定?有愿意肥马轻裘显富贵于人前的? 亦是有愿意锦衣夜行在人前百般遮掩的?麻烦千百种,怕的不一样而已?我们即沾了人家的光,就不要说出去徒惹事端?免得让姑姑失信于朋友?说着笑吟吟看向招娣。” 招娣把整个灌汤包塞到嘴里,两腮鼓动如小松鼠一般,眼睛睁得圆圆地看着黄蓁,点头如捣蒜,样子甚是无辜可爱? 来娣看了一眼招娣,忙打着打圆场道:“属下也听说过这样的奇人?家里的铜钱都堆在库里,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几截?可出门还穿着布衣,只说图舒服?” 招娣也跟着点头,表示她也听过,红姑和黄蓁相识一眼并不吱声?黄蓁没想到这番对话的结果,竟是南辕北辙,忍着笑对老帮主暗里道声抱歉? 在船上这一日过得甚是惬意,喝着茶看着画本子,中午享受了邹mama的妙手烹饪,地道的杭帮菜让人受用不已?偶尔推开船窗,看着运河上的风景。 一日的时光就这样悄然无息地度过了,在船上用过了晚餐,待到酉时末,黄蓁她们坐的船停在了一个临时的埠头上。
邹mama来到了船内,福礼道:“奴婢在此处跟姑娘道别?就不送姑娘出去了,姑娘好走。” 黄蓁真诚地说道:“这一路来多亏有mama照顾?我们才能过的如此惬意?就此别过吧,mama无需客气?说着便接过来娣手中的帷帽覆在头上。 由来娣扶着,跟在红姑后头走了出去,打眼望去有几户人家傍水而居,埠头上静悄悄的没见到人?远处隐隐能听到犬吠声?还有小儿的笑闹声。 红姑回首看眼黄蓁跟了上来,也不言语就顺着青石台阶走去,不过百十来步的距离。看到一驾马车静静地候在那里,驾车的男子见了几人过来,便打了个手势。 红姑便回首扶着黄蓁上了马车,寂静的夜晚,伴着马蹄的哒哒声响,黄蓁放松地向后靠了去,红姑拿个靠垫说道:“姑娘乏了,先靠着垫子缓缓,要等一会才能到地呢?” 招娣好奇的问道:“姑姑?我们一会住在哪里?是你朋友家,还是客栈?也不知烧水方不方便?” “既是要给黄爷和太太做场法会?自是住的要寺院里才方便?我已托人在灵隐寺里定了间禅院,这时候过去想是已经安排妥当,你要烧水做什么使?” 招娣说道:“阿婆说姑娘最耐不得湿热?听说临安府这里比我们松江府要热上许多?出来时叮嘱我,要在姑娘每日洗漱后敷上些痱子粉,免得出了痱子麻烦? 尤其是这梅雨天气,更是要注意。” 红姑听招娣把阿婆的话放在了心上,不由得打量了招娣一眼,温声说道:“纵是没有准备热水,多打发些银子就是,这都不是问题?出家人对上这阿堵物时,也不能免俗?” 红姑平日里冷着脸的时候多,很少会对人如此轻声细语,面对红姑突如其来的和风细雨,招娣有些受宠若惊。 “啊,了一声才惊讶不已问,姑姑也会说笑话?说完觉得不对忙着又说,属下的意思是说,姑姑平日里不是这样的?不对?不对?属下的意思是说,姑姑说的对。” 来娣无语地捂着脸,都不想看招娣了。 一番语无伦次,逗得大家放松了不少? 连红姑也罕见地露出了笑模样,在车上不知晃了多久?昏昏欲睡时,马车才停了下来,待下车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周围环境的环境已经看不太清了?红姑以示意我们跟上,来娣和招娣扶着黄蓁,走过窄窄的巷道,不记得过了多少道门槛?才来到一所幽静的禅院门口。 门沿上挂着一盏看不出颜色的灯笼?院子里的古树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粗大的树干已经伸到了墙外去,有阵阵凉风袭来,身边的簇簇翠竹随着风影舞动。 竟消弭了心里因未知而产生的许紧张和不安?红姑走至跟前确认了一下,示意我们跟上才推门而入。 有个婆子听见动静走了出来,见了我们招呼道:“韩姑娘到了,快进去歇着。” 说着掀开了门帘请我们进去,好似我们不是初来乍到的客人?倒像是屋里的主人,不过是饭后出去遛个弯回来而已,下人调理的分寸得当? (此章完结) 祝阅读愉快,感谢各位大神的推荐。 动力满满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