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0出行 (第1/2页)
阿婆看着黄蓁嗫嚅说道:“您这会去临安要避着些族里,有些事被他们插了进来,怕是不会安生?说完觉得自己有些僭越,老奴知道不该在您面前多嘴? 可是?姑娘啊,您遇事得多想想?除服礼这样的大事,连邻居都送了祭礼来?可是族里却连句话都没有?您想过没有?” 黄蓁念头一转方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阿婆是为了什么不安的?这一句谎言后面,撵着一百句谎话来圆?虚拟个不存在的族里?是为了解释红姑和宅子的合理存在? 顺便哄哄阿婆这个不出门的妇嬬,换成别人早就穿帮了? 哪里会有既出宅子,又出银子,还不出来承情的族人呢?看来这个虚幻的族里,给了阿婆不小的压力? 想通了阿婆忐忑的来处?看着为自己殚精竭虑的阿婆,这样瞒着她,让黄蓁有些酸楚和内疚?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她的身世少一个人知道少一份风险?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黄蓁保证似的说道:“爹爹在世业已说过,他没有家族为靠山?没有兄弟作为依傍?在家从父我自是听爹爹的,我若是不点头?无凭无据的谁敢强来不成? 何况官家旨意早已晓喻全国,这大宋朝上至天子,下至黎民,谁不知我黄蓁是孤女?不怕吐沫星子淹死他就来试试? 现在的我们早已不是躲在乌泥泾里苟活的妇嬬?圣旨还在铺子里摆着呢?想摆布我,也要看看朝廷答应不? 阿婆,您每日里只管高高兴兴的,想着吃些什么?喝些什么?把柜子里衣服倒腾出来换着穿,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红瘦绿肥也到了嫁人的年龄,和该张罗起来?您私下里问问她们的想法?总要合她们的心意不是? 伺候我一回陪嫁给的丰厚些,到时由您出面给她们置办嫁妆,热热闹闹地把人嫁出去,也算是一场功德布施。” 老奴倒把这茬忘了?阿婆道:经您这一提醒老奴才想起来?家里的这几个都到了年纪。改天老奴就请官媒上门喝茶,老奴私下里也打听着,必不叫她们吃了亏去?” 见阿婆终于转移了注意力,黄蓁偷偷地松了口气,听她说起嫁娶的琐事和民俗来。 到了十六这日,黄蓁一行四人在汤北臣的安排下,于卯时初踏上一艘去临安府的两桅帆船,船身十来丈长。船体上的桐漆因风侵日嗮之故,桐漆掉的不成样子? 待到进入船舱内,却见轩窗上挂着当季的苇帘,雨过天晴色的幔帐,挂着步步登高的灯笼,临窗的床榻上横卧着一张矮几。矮几上摆放着几样点心和水果。 还有几本书整齐地摞在矮几上,松软靠垫随意摆放着,仿佛主人只是暂离而已?精致的碳炉上坐着红泥小壶,传来水嘟嘟翻滚的声音。 对着的八仙桌用纱罩覆盖着,招娣随手打开,发出了惊叹声,桌上的早点还冒着热气,想来是掐着点地拿到船上来?不知是何人如此细心安排? 门口有脚步声传来,是个妇人拎着食盒走了进来,未语先笑,声音爽利地说道:“是奴婢怠慢了姑娘,本该亲自去迎您的,谁知去接馄饨的功夫您就进来了。” 黄蓁打量着眼前的妇人,皮肤白皙身着绛色过膝孺衣,滚着金色的枝蔓,头发整齐地挽着一个髻,插着一点油的金簪子,手腕子挂着的金镯子有手指粗细,眼神里透着一派精明。 来娣招呼道:“这位是我们姑娘,不知mama如何称呼?我是姑娘身边身边伺候的,您叫我来娣就好。” 那个mama不漏痕迹的打量眼黄蓁,恭敬地俯身一礼道:姑娘万福,我娘家姓邹,是陈家外院管事婆子,奉家主之命负责姑娘在船上的起居饮食,也不知姑娘喜欢什么?就冒昧的备了眼下这些早点。” “有劳邹mama,我没什么忌口的食物?在家里常吃的也就是这些?在船上能张罗来这些已是不易?出门在外,您以方便为主,说着看了一眼来娣。” 来娣拿出个荷包递到邹mama手上,姑娘请mama喝杯茶。 邹mama连称不敢?说什么都是奴婢分内之事,家主早有吩咐,不敢违逆等等?来娣见她推辞的心诚,也就不再勉强?邹mama又要伺候黄蓁用饭。 来娣婉拒说道:“有我们伺候着呢?哪里会劳顿到mama,您有事只管忙去,有不明白的我自会找您问去?邹mama又客气了几句,方才出去。” 净过手后,黄蓁招呼道:“趁着还是热乎就一起用些,也不枉费人家的一片心意?” 招娣抚着肚子道:“属下馋虫都快出来了?才上船时还想着,又不是给不起银子?姑姑怎么挑了艘破船给姑娘您坐?进了船来还真把属下给惊着了? 姑姑您这朋友也太促狭了,这没见着呢?就跟您开这样的玩笑?” 来娣瞪了眼招娣道:“就你话多?怎么吃的也塞不住你的嘴?” 招娣努努嘴待要吱声,看来娣脸色不似往日一般?没有一丝笑模样,就悻悻地闭上嘴低头吃了起来。 跟来家里的说辞是统一样的,是听说灵隐寺的香火旺盛,很多外乡人都闻名前往,想着父母生前养她一场不易?想着去上柱香做个超度法会,再顺便到西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