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秦业灌酒 (第2/4页)
br> 不知喝了多少,渐渐的酒劲儿上头,也不用秦业劝了,柳二郎开始自斟自饮起来。 见他已然微醺,秦业故作担忧,关切问道:“贤侄呀,如此大事,怎让你一个少年前后奔忙?” 柳二郎听罢,望着他一眼,仰头吞了杯黄酒,又是摇头又是唉声叹气。 秦业大惑不解,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 忙问:“可是有什么难处?” 柳二郎叹道:“虽与诸家合作,其实全靠小侄谋划,他们也不过凭着权势保驾护航罢了。 便如那薛蟠,说是薛家家主,又懂什么?贾琏也只能应酬往来而已,其他各家更不管事儿,只等收钱。” 原来竟是如此! 秦业眼睛一亮,不由的刮目相看,又问:“你既是主事之人,万一赔了岂不是要担责?” “担责?男子汉还能怕担责?” 柳二郎抬起头来,高声反问,又挺挺胸膛,漫不经心说道:“这些金银堆在库房中全无用处,与其任其朽烂化灰,还不如拿出来做点儿事。 纵然经营不善赔个一二十万两,又能如何?只当买个教训。被人赚去也是那人运道来了。” “啊?!”秦业闻言,眼睛瞪得老大,嘴也大张,露出稀稀落落的牙齿。 老躯一颤,枯手一抖,惊的筷子差点儿掉了。 心说,我看你信心十足,还以为你成竹在胸呢! 感情这还什么都没做,你就准备赔个一二十万两? 还“又能如何”?还“买个教训”? 真是“崽花爷钱不心疼”的败家子! 那是银子不是烂石头! 他很想斥责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许多话窝在心口堵到喉咙,不吐不快,觉得快要爆炸了。 毕竟上了年纪,涵养是有的,秦业终究忍了下来。 端起酒杯,挤出笑脸,言不由衷的称赞道:“贤侄心胸豁达,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说说笑笑间,酒过三巡。 柳二郎醉态已显,面色红润如桃李,身子摇摇晃晃,时不时的甩下脑袋,稍作提神。 说话也开始豪放起来,嬉笑无羁。 良机难得,秦业准备借此打听贾府情况。 他与贾政是工部同僚,对方根本不懂工程业务,常向他请教,故而双方有些交情。 近来听闻宁府贾珍正在四处为儿子寻找合适人家,重品貌而轻家世,他有意将女儿嫁过去。 不过此时尚在考虑。 双方差距太大,若是被人拒绝,岂不是大失颜面? 只是这些豪门大户对他而言如雾里看花,不甚明了,这柳二郎倒适合打听贾府详情。 一则他是贾家外孙,且正和对方合作,应当不会故意抹黑。 二则他又不知自己是在考虑女儿婚事,不会怀有私心。 再者,他喝高了,醉了呀! 抱着这个想法,秦业先迂回问道:“贤侄怎么只提贾琏,难道是与东府不熟? 威烈将军贾珍毕竟是族长,与他合作岂不是更添助力?” 来了!来了!正戏来了! 柳二郎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恨不得跳起来,好不容易憋得脸通红可就等你问呢! “贾珍?” 柳二郎醉眼朦胧,笑说道:“小侄平时与他倒也多有交往,都是呼哥唤弟的。” 贾珍若在此,定是一脸问号:我跟你有什么交情? 咱们不就是在薛呆子的生日宴上吃了杯酒吗?这就莫逆了? “不过,世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柳二郎叹气摇头,归于沉默,只顾喝酒。 明显是有所顾虑,欲言又止。 秦业何等火眼金睛?一眼看破,此中必有蹊跷。 他看了奉酒婢女一眼,示意她赶紧斟酒,自己则温声询问道: “莫非此中有什么不便与外人言语的?若是如此,贤侄就不必与老朽这外人说了! 毕竟你们才是一家人。” “外人”二字,特意加重,尤其刺耳。 “世伯怎是外人?”柳二郎闻言,当即瞪眼反驳。 他本来就喝多了,此时又被言语所激,面色胀红,竟猛的站起来一拍桌子,高声说道: “小侄岂有他意?不过是不想背后论人是非而已。” “那便算了。” 秦业谈谈说道,一挥手仿佛扫掉烦人的苍蝇,而后自嘲一笑: “免得我这老头子泄露出去,坏了贤侄的贤名!” “世伯断不是这种人!小侄怎敢对您老不敬!” 柳二郎听了大急,连忙表白心境。 秦业面色沉沉,不言不语,作生气状。 柳湘莲无奈,狠狠心,叹气道:“也罢,说说也无妨。” 此言一出,秦业有些小得意,这柳二郎终究年轻气盛,受不得言语相逼。 只见柳二郎竟不顾礼数,挪了椅子,凑到秦业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小侄冷眼旁观,贾家已是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矣!恐怕这祸端就在贾珍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