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汉当老板_第二回 起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 起兵 (第1/2页)

    我心想:既然真的来到了东汉末年,那就先适应这里的环境,然后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随后我拜倒在二人面前:“能与二位豪杰相遇,实乃小可此生之幸!”

    二人慌忙答礼:“不敢,吾等见公有龙凤之表,未审公之大志?”

    “当今宦官专权,又兼黄巾四起,正天下大乱,吾欲扫清四海,还百姓太平!”我起身答道,语气中的豪迈之情直冲云霄。

    “好!公此言正与吾等相合!吾等愿助一臂之力!”关张二人道。

    当下张飞站起身拍桌子道:“吾颇有资财,可助公起兵。”

    于是三人齐至张飞庄上,正逢中山客商苏双、张世平等一群小伙伴经过,便邀至庄上款待。

    席间说出志向,二位客商大喜,愿以良马二百匹、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镔铁八百斤相赠。

    我离席拜谢道:“承蒙二位如此相助,此恩小可永生不忘!”关张亦拜。

    二人忙扶起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略尽绵薄,不足挂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待小伙伴们吃饱喝足之后,我与关、张同送二客商出庄十里,苏双道:“公等且回,待日后相见。”

    “恭敬不如从命,二位多多保重。”我作别道。

    张世平道:“后会有期。”

    回到庄上,我们贴出招军告示,募得乡勇八百余人。

    接着打造兵器铠甲,关公打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张飞打丈八点钢矛,我打一把便携式防身令剑。

    一日,贼寇来借粮,百姓纷纷奔入城中逃命,县令急忙紧闭城门。

    我和关、张便去县衙,只见县衙上下慌作一团,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官员们一到危急时刻就傻眼儿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只见县令愁容满面。

    “草民向前,愿借兵马千人,前去破敌。”我向前秉道。

    县令一看我身后立着的二位豪杰,当即大喜,急忙点起千余兵马:“都随这位壮士去。”

    我与关、张上敌楼一看,只见城外约有五千贼众,为首一人大叫:“早早献粮,否则城破之日老幼不留!”

    “为今之计,当如之何?”我与二人商议道。

    “俺去杀出一条血路来!”张飞大叫道。

    “不可,贼众是吾军两倍有余,且彼气势正盛,宜避其锋锐。”我若有所思道。

    “吾军可先紧守城池,待彼懈怠而后出击,一鼓可破也。”关公捋着长髯道。

    “云长之言甚是,宜先示弱。”我赞同道。

    张飞好不容易才被我们二人劝服,于是决定协力守城。

    当下我召集众将士说道:“如今贼寇来犯,诸公当与吾并力守城,勿负父老之托!”

    “愿效死力!”众将士齐声道。

    贼众缺少攻城器械,再加上我军将士视死如归,所以涿县未能即破。

    我见贼众在城外叫骂了数日,其势已竭,于是与关、张商议今夜去劫寨。

    约定放炮为号,我带八百人从正面突入,关、张各带六百人分别从左、右两路夹击,都到中军取齐,其余军士往来救应。

    于是安排部署已毕,传令军士二更造饭,是夜月黑风高,我军打开城门,我大喝一声,下令攻击。

    只听一声炮响,三路军齐出,杀入贼寨,四面举火,贼众大惊,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我领军直取中军,关、张二人亦领兵杀到,贼众大溃,正不知我兵多少,皆望风而逃。

    张飞眼尖,看见贼帅正在落发奔逃,冲上去就是一矛,咔嚓地结果了性命。

    树倒猢狲散,贼众像没头的苍蝇乱撞,我军趁势追击,斩首两千余级,俘虏一千四百人,余众皆降。

    “主公,此番吾军大获全胜,还剿灭了涿县巨寇。”关公贺道。

    “嗯。”我欣慰道。

    “哈哈,此战贼寇丧胆,涿县可暂得太平了。”张飞高兴道。

    打扫战场,缴获粮草、车马、器械无数。

    我对俘虏们说:“如有愿从吾军的,自此便是吾军将士;如不愿相随的,给发盘缠回家。”

    当下众人道:“吾等从今改过自新,誓死追随将军!”

    计点军士,除了战死和还给县令的,算上这些降兵,我现在有了三千五百人马。

    我大喜,有了这一支兵,便有了立业的根本。

    于是收军回城,县令早安排人相迎:“可喜将军立此大功,与涿县除一大害也!”

    “哪里哪里,皆赖众将士之力。”我答道。

    县令当即写功劳簿呈上朝廷。

    当夜摆酒庆贺,众皆大醉。

    在涿县住了一些日子。

    这些日子里也没闲着,我一边练兵、一边树起招军义旗,广纳贤士。

    一日有一先生来:“闻明公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在下简雍,字宪和。”

    我见他有儒生之风,便命为幕宾。

    又一日,河间张郃,字隽乂,引兵来投,我见他弓马娴熟,武艺过人,便命他为点军司马。

    骑兵由关、张训练;步兵由张郃训练;弓兵交给谁呢?我猛然想起一人,同诸将商议后,决定去东莱。

    于是挂起旗号,大书“涿县向前”。

    一日正行间,忽遇黄巾贼被官军击溃而来,为首一将,持枪乘马,细观那人:黑面长身,板肋虬髯,形容甚伟。

    方欲交战,只见贼阵中一骑马出,一将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大叫道:“来者莫非向将军?”

    “正是在下,汝意欲何为?”我亦出马答道,背后关、张紧随。

    只见那人回报后,那人同为首那将都滚鞍下马,拜于马前。

    “某姓裴,名元绍。”头裹黄巾那将道。

    “某姓周,名仓,字元福。”黑面那将道。

    “二位将军为何如此?”我不解道。

    “近闻有一将军在涿县大破巨寇,体桖百姓,广纳贤士,便有意相投,今日一见,大慰平生。”元绍道。

    “原来如此,吾亦闻二位将军之名。”我急忙下马,将二人扶起。

    “未知二位将军将欲何往?”我关切地问道。

    “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