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汉当老板_第二回 起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回 起兵 (第2/2页)

随将军出生入死!”二人齐声道。

    “好!”我大喜道,又得二将及其军士相助:便命周仓为帐前都尉,裴元绍为前军都尉兼探路先锋。

    于是继续前行。

    到黄县后四处打听,拐了八街六巷,终于找到太史慈家。

    只见旁边一个打麦场上,一位少年正在练习武艺,我跟关、张飞的目光不由得被吸引了过去,见那少年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将一垛草踢向空中,然后翻身背射,正中草垛!

    我们三人不住地拍手叫好,那位少年见有人到,就暂停练习,向我们走来。

    “君真好武艺!”我赞叹道。

    “将军过誉了,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少年道。

    我仔细打量那少年:身长八尺,目若朗星,猿臂善射,此必是太史子义!

    当下我对少年道:“实不相瞒,吾来此正欲请君相助,共同拯救黎民百姓。”

    那少年道:“吾日夜修习武艺,正欲辅佐明主以安天下,将军稍坐,待我秉过老母后,便可起行。”我欣然应允。

    一会儿,太史慈扶着老母走出门来道:“请诸位将军同至家中一叙。”

    盛情难却,于是我跟关、张一同到他家中坐下。

    慈母道:“敢问将军高姓大名啊?”

    我答道:“不敢不敢,小子姓向,名前。”

    慈母道:“方今天下大乱,能有将军这样为百姓着想的人,实在难能可贵啊。家中粗茶淡饭,还望将军见谅。”

    “哪里哪里,小子不过略尽绵薄。蒙伯母如此相待,小子荣幸之至!”我连忙答谢道。

    饭罢,慈母对太史慈道:“向将军乃人中英杰,吾儿可竭力辅佐他共成大业,不必以我老妇为念。”

    太史慈拜伏在地,起身含泪辞母道:“母亲多多保重,待孩儿功成之日再回来尽孝!”我与关、张亦感伤。

    “伯母保重身体!”我洒泪道。

    “去吧。”慈母倚门相送。

    至黄县界首,我与众将商议:我军虽然有大将,但缺乏智囊,当下第一要务是招募贤臣谋士。

    于是探访北海,得一人为辅,姓孙,名乾,字公祐,他家经商,愿倾财相助,我便命为从事。

    孙乾、简雍道:“不知主公可曾听闻荀文若之名?”

    我猛醒,荀彧是当今名士,于是我率众将士开赴颖川。

    时荀彧正避乱于乡间,我带着众将士遍访他的踪迹,几经辗转,终于在山腰一间香气四溢的茅屋前停住了脚,定是这里了!

    只见茅屋的窗半开着,一人优雅地端坐窗前读书。

    我不忍心打扰,便与众将士在篱笆外等候。

    过了许久,张飞不耐烦地大叫道:“待我去屋后放把火,看他出不出来!”

    我急忙拦住,只见那人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打开屋门,走了出来。

    “足下莫非荀文若否?”我上前道。。

    “正是在下,将军远来不易。”见我等一行人众风尘仆仆,荀彧整整衣装,邀我同至屋中一谈。

    “寒舍简陋,将军莫怪。”荀彧沏上两杯乡间草茶。

    “得遇足下,向某幸甚。”我饮一口,那味道沁人心脾。

    “敢问将军来此何干?”荀彧认真道。

    “朝纲腐败,战乱四起,向某不才,欲伸大义于天下,争奈力寡才薄,今特来请先生出山,拯救黎民于水火。”我离座恳请道。

    荀彧听完,沉默了良久:“将军之言甚是,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吾每念及此,寸心如割!奈未遇明主,天下群雄纷争,皆为一时名利。前数次有人来请,皆被彧却之。今见将军,如拨云雾见青天!愿效犬马之劳。”听完荀彧的话,我喜极而泣道:“能得先生为辅,社稷幸甚!向某幸甚!”当下便拜荀彧为行军司马。

    正言间,一人推门而入,我举目视之,只见那人同样气度不凡。

    “此吾之侄荀公达。”荀彧为我介绍道。

    “将军路途辛苦。”荀攸揖道。

    “久仰大名,幸甚幸甚!”我连忙回礼。

    于是我便与二荀共论天下大事。

    “向将军心系天下,乃不世之英主也,吾欲辅佐其成就大业,未审爱侄何意?”荀彧道。

    “吾亦欲如此。”荀攸坦然道。

    “有二公为辅,甚妙甚妙!”我高兴道。

    “主公欲定天下,必用良才,吾叔侄二人恐不胜力,今有东平程仲德,何不请其共定筹划?”

    “好!吾亦欲请其相助。”我大喜道,便拜荀攸为行军教授。

    待二荀收拾完行装后,我率众将士前往东平。

    路上正行间,裴元绍报道:“前面有官军押送囚车。”

    对于从没见过古代囚犯的我来说,这可是个新鲜事,当下便率众将走上前去,却见车中之囚不是一般人,我便问其姓名,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那囚徒竟是破黄巾的官军三大名将之一的卢中郎,因为没有贿赂宦官而被陷害至此,当下张飞听了大怒,挺矛便要来杀那些官军,我令众将士将官军围住,然后开口道:“卢中郎被jianian宦所害,汝等知之否?”众官军道:“略有耳闻。”

    我拔出令剑,高举在手道:“吾今日必救卢中郎,尔等如愿降,便是吾之将士;如不愿降,便是无头之鬼!”众官军见我这个架势,寻思朝廷不明,于是决意投降道:“愿从将军驱使。”

    当下我命人打开囚车,急忙走上前去将卢植扶了出来。

    “可喜卢中郎脱此牢狱之灾,未审今后作何打算?”我关切地问道。

    卢植感叹道:“卢某为宦竖所害,险些丧命,幸得将军相救,闻将军欲匡扶天下,不才愿施犬马之劳相助。”

    我大喜道:“吾军得卢中郎为辅,幸甚!”,于是继续整军前行。

    行无数日,忽裴元绍报道:“前方黄巾与官军交战。”

    我急忙带领众将士登上高冈观察:只见官军大败溃散,黄巾漫山遍野而来。

    便与众将商议对策,荀攸道:“彼军势大,未可轻易交战。可于山中多设旌旗,以为伏兵,彼军必不敢轻进也。”

    我点头称善,又令鼓手伏于山谷之中,只听炮响为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