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家宴 (第1/2页)
大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一位白头老仆人走了出来,惊喜地叫道:“是纳兰哥儿吗?”纳兰连忙将手里的礼物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正是。业公,您老人家一向可好?”那老仆人正是秦家是宿老秦业,欢天喜地地接着纳兰的东西,忙不迭地吩咐手下几个仆人:“快快去通报二老爷和夫人,就说纳兰少爷来了。”重重一掌拍在纳兰肩头:“我老头子是得罪你纳兰小哥了?这么久也不来望我一眼!”责怪声中,更多的却是一种疼爱之情。 纳兰急忙道:“业公说的哪里话来。我怎么敢忘记业公的好!”老秦业笑道:“小兔崽子,记得就好!”两人正在穿廊过户,猛听得头上一声大喝:“看剑!”一溜青光,迅如奔雷般向纳兰左肩刺来。纳兰肩头一晃,将秦业带过一边,左足贴地横扫,借身体前倾之势右掌飞出,瞬间打到那人肩头,那人也滑溜得紧,见他掌到,倏地身躯一转,振臂斜肩,一剑飞刺纳兰肋下,纳兰赞声“好!”连环错步将那一剑避开,只听那人笑道:“我连环三剑,奈何不得纳兰哥哥,技不如人,甘愿服输!” 但见那人二十三四岁,虎头虎脑一副敦厚相,面如白玉,头戴束发三叉紫金冠,冠前点缀好大一朵红缨,正是秦叔宝的儿子秦元罡。他倒提剑柄走上前来拱手笑道:“踅摸了一两招剑法,在纳兰哥哥面前献丑。” 纳兰笑了起来道:“你师父的剑法若是被你练成,我就得乖乖臣服在你手下啦。”只听后面又有人叫了一声:“纳兰看剑!”背后风声又起。纳兰不及回身,反手一掌斜拍,趁那人撤剑,身体滴溜溜一转,猛发两掌,那人横剑封挡,啪的一声,吃纳兰一掌打在剑身上,那人顿觉手腕酸麻,差点被他掌风震倒,连退了三四步方才站稳。纳兰收掌,拱手道:“大小姐剑法愈加精湛了。” 后来使剑的那人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杏脸一红,笑了起来道:“纳兰出手实在太快,我还没看到他肩头呢,他手倒来了。”原来那女子乃是秦叔宝战场上所收的义女,后来随姓,由皇后亲自赐名叫作秦雨筝。秦叔宝礼聘青城派女道士、也是武林中的剑学大宗师云灵凤做她的师父,学剑多年,颇有所成。秦雨筝二十八岁时由皇帝亲自指婚,嫁给广南郡王李若柯,这几日因父亲身体不好,特地与广南郡王夫妇两个带着孩子从四川回到长安,一来问父安,二来是请师父云灵凤下山住些日子,以尽师徒之道。 三人见面,好不高兴,正在此时,又听得有人道:“好不懂规矩的丫头,都做了娘了,还这样没礼貌。好在是纳兰,换做是别人,岂不让人笑话我秦门毫无规矩上下么?”几声咳嗽,来了三四个人。纳兰见到前面的那人,急忙上前单膝跪下:“鄂公安好?” 那人正是大唐名将秦叔宝,亲手将他扶了起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今日大早便见喜鹊叫得勤,没想到来的是兄弟你呀。”纳兰脸一红道:“弟弟忙于公务,大哥染病也未能叩问,实在······”秦夫人拉着纳兰的手道:“兄弟说的什么话!”给他介绍旁边两人,原来其中一个便是秦雨筝的夫婿广南郡王李若柯,他手里抱着一个玉雪可爱粉雕玉琢的孩子,迎上前来笑道:“久闻京师第一名捕,盛名无过于大理寺缇骑副总管纳兰,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李若柯身边那年过半百的女道士便是秦雨筝的师父云灵凤,也点头微笑,打个稽首道:“枯木道兄清名贫道一向十分景仰,有幸见到他老人家的弟子,真是荣幸。”她的师兄穆灵山曾与纳兰的师父枯木道人有八拜之交,又同日去世,青城门下也都知道枯木道长有个弟子在京师做捕快,下山化缘打斋,便少不得要来拜访,一来二去,纳兰和青城众弟子交情也都非常好。 秦叔宝笑了起来:“纳兰最爱美食,我府中今日请了御膳房两位退休的老师傅来为我张罗家宴,难得我们一家团聚,今日可谓相请不如偶遇哩,纳兰,你有口福啦。”纳兰听他说“一家”,心中登时暖意融融,眼圈一热,急忙低头道:“多谢大哥大嫂。” 秦元罡挽着纳兰的手,道:“纳兰哥哥要在府里多住几日!······”秦叔宝喝了声道:“咄!没礼数的东西!‘纳兰哥哥’可是你叫的么?!”秦夫人也是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纳兰一来,府里上下谁都叫他声哥儿,难得元罡与纳兰交好,老爷你又何必过分苛求?” 秦叔宝瞪了夫人一眼:“我与纳兰乃是八拜的忘年交,这小子这称呼要传了出去,外人岂不笑话我秦家乱了辈分?”纳兰见秦元罡吓得半天不敢说话,连忙将父子俩的手都轻轻拉着,道:“元罡亲厚之意随心表露,乃是性情中人,大哥何必过责?其实,若非与大哥结拜在先,纳兰倒希望能听元罡叫我一声大哥呢。” 秦元罡这才松了口气,偷眼看了父亲威严的神色,连忙道:“是的,纳兰叔叔。”做了个鬼脸。秦叔宝倒也并非特意责他,见他调皮,不由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还不谢谢纳兰叔叔?”纳兰伸手一拉秦元罡,笑道:“元罡这些日子不见,力气又见长了。” 秦夫人无可奈何却又满是爱意地说:“你还说呢。这孩子手脚不知轻重,家里的东西,有一样弄坏一样。”纳兰笑了起来道:“将门虎子,大哥家传双锏比尉迟双鞭也要重上几斤,京师上下,能拿得大哥双锏的人,可不算多!元罡好,将来是个为国杀敌的好苗子!” 秦叔宝也微微点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