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秦明来袭 (第2/2页)
鳅没人吃么? 因为猪一般养在猪圈里,吃人的粪便,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猪比较脏,对于那么自诩清高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自然是不愿吃了。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却丝毫没有压力。 “贫者不解煮”不是穷人不会做猪rou吃,而是因为调料贵重,穷人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来,做不出那么多的花样来。 单就一个“东坡rou”,现称“红烧rou”,需要的调料、红糖就不是一个穷人家能拿得出来的。 所以说,宋人不是不吃猪rou,只是上不了大台面,没有那么多花样而已。 被鲁大师打死的郑屠是卖猪rou的,石秀在杨雄老丈人家也杀过一段时间猪。 所以,说猪rou是平民的rou食,倒也不错。宋代调味品贵重,平民想做出好味道,确实不容易。 所以,晁盖干脆连花椒树苗和辣椒苗一并兑换了。 花椒树苗:10点/棵,兑换300棵,花费3000点。 辣椒幼苗:1点/株,兑换1000株,花费1000点。 花椒跟胡椒不同,花椒是本土物种,北起辽宁,南至云南,都有分布。西周时便用于香料广泛用于食物制作。但数量毕竟有限。所以价格贵点也情有可原。 晁盖原本以为自己兑换的辣椒是来自南美的长辣椒,结果发现兑换出来的是云南的小米辣。 小米辣原产于云贵,雪区也有分布。现代人还没养成吃辣椒的习惯,算了,现在晁盖的手也伸不到南美去,小米辣就小米辣吧。 而要养猪,自然也缺不了劁猪匠。 而劁猪这门手艺,在东汉时就有了,据说乃得自当年华陀高超外科手术的真传。有诗赞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是也。
理论上说,不劁的猪,吃很多食物,并没有转化为膘,而是为繁殖积攒精力和活力,大量耗费卡路里,自然胖不起来。让猪少点发情,更多点心思长胖,公猪与母猪都需要劁,在这方面,倒是男女平等。 猪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的典型家畜,所谓饱暖思**,猪虽牲畜,亦有所需,不劁的猪,凡公猪均瘦长,凡母猪皆婀娜,整天准备吸引异性而躁动不安,可又生不逢时,投胎猪圈,社交圈过小,终不能得偿所愿,郁郁寡欢,越吃越瘦,徒然浪费粮食,主人见其瘦,又不忍杀,变本加厉,人猪皆苦。 要是劁了就不一样了,春天心不动,夏天胸不躁,秋天意悠扬,冬日等太阳,总之,猪劁了,心就静了,气就顺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自然就胖了! 当然,配种用的公猪,和下崽用的母猪另当别论。 一番花费下来,还剩2572点。 再兑换一些黄牛帮助百姓农耕。 黄牛:7点/头,兑换300头,花费2100点。 还剩472点作为自己的零花钱。 一番政策出台后,吴用、公孙胜也立刻行动,分别负责独龙镇和梁山住宅的民生事宜。 梁山的政策推广之后,军民上下积极响应。梁山村坊内的一些家眷有主动报名承包淤田种植水稻的,有参加鸭鹅养殖的、周边的一些渔民听到消息也纷纷过来打听自己是否能够参与。 独龙镇上百姓更是热情,天王不但分配鸡仔、猪崽,还租赁黄牛用于春耕,实在是比祝朝奉一家在的时候强太多了。 但这样一来,梁山造船厂、兵器坊、炼铁厂、砖厂、水泥厂、石灰厂、造纸厂、酿酒厂、玻璃厂、香皂厂、被服厂等等一系列工厂扩张,加上又要淤田造陆,各种地方都需要人。年前俘获的那些俘虏纷纷转正成为工人,人又不够用了。 人力,人力,梁山快速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啊! 从周边百姓中雇佣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让他们参与淤田造陆种田、鸭鹅养殖承包。但一些工厂还不能让普通百姓参与,涉及保密问题。 别看后世水泥、石灰、造纸、玻璃都是烂大街的技术了,在大宋时代,却依然是需要严格保密才能形成价格垄断。 看来,郓城边上的那块肥rou,要尽快吞下肚子才好。 正在此时,朱贵来禀报,说东边青州方向来了两千余人马,到我梁山酒店下贴,为首的自称小李广花荣和霹雳火秦明,想要入伙。同行的还有镇三山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等将领。 “什么?小李广花荣和霹雳火秦明要来攻打我们?” 晁盖顿时震怒。 “不是,我说的是......” “混账!早些情报说宋庭任命呼延灼为平寇将军,统领京东两路兵马要来围剿我们。 这京东西路兵马总管云天彪刚被撤职。京东东路兵马总管秦明就率兵来此,真以为我梁山是泥涅的么? 擂鼓聚将,我们蛰伏数月,是该让官军再看看我梁山兵马的威风了!” 晁盖大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