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叫水往西流 (第2/3页)
代替花杆吧?” “我看行!” 张雄伟顿时笑了起来。 文化教员心里却犯嘀咕…… 再高的各自毕竟也是人,和花杆哪能一样 更何况就算有了花杆,没有水平仪也是白搭。 “咱们都不是专业的测量员,先估摸出个大概,看看到底可不可行。但凡有机会,我就向上级打报告,申请派来一个专业的测量员带着仪器来给我们好好的测一测。” 张雄伟说道。 团长下了命令,刘振华说干就干。 以机枪手的身高为花杆,用rou眼大致的估摸来高低差后,再和小家伙儿扯着麻绳将这数据尽可能的精准。 最后把麻绳的长度量出来,记在纸上,就算是有了最初步的数据。 晚上,刘振华、张雄伟两人凑在油灯下,看着纸上凌乱的数字觉得脑袋发蒙…… 文化教员更是急出了一脑门子汗,算了半天,为难的开口说道。 “张团长,刘连长……这些数字公式都套不上,我算不出来……” 张雄伟一听,笑着安慰道: “咱们走的本来就是一条没有公式的路啊!以前在南泥湾的时候,小鬼子根本想不到我们能把那荒地变成水地!一开始,连吃的水都要从几里外挑、驮回来。后来放眼望去全都是粮食庄稼。” “团长说得对!套不上公式咱们就不套了,直接创造新公式不就好了!” 刘振华铿锵有力的说道。 最终三人在一起凑来凑去,再结合起南泥湾时期的经验,总算是得出结论,确定引水西流还是有可行性的! 但水能引来多大流量的水,能够灌溉多少亩地,他们还是不知道。 张雄伟带着文化教员回团部前,让刘振华加紧提升新来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等他打给上级的报告批复下来后,测量员一来,引水渠首就要开始动工。到时候要是因为旁的原因拖累了进度,那就全是刘振华的责任。 “团长,你放心!刚来的第二天,我给他们又开了一次诉苦会,很有触动。最大的刺头儿这几天也老实的很。这种人不能惯着,就得晾着!越对他注意,他越是蹬鼻子上脸。等干活儿的时候,我和指导员再身体力行的教育一番,肯定就能彻底的改造好!” 刘振华说道。 “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等通知吧!” 张雄伟朝刘振华胸膛上捶了一拳,笑着说道。 上级党委很重视张雄伟和刘振华等人的结论,专程从迪化请来了工程师,带着仪器进行专业的测量。 “工程师同志,需要什么配合尽管吭声!” 刘振华豪情万丈。 只等着工程师完成测量后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不行啊……你们先前的数据不够准确。根据测量的结果,水根本没法流过去!” 工程师一脸严肃的说道。 刘振华刚想争辩就被团长拉住。 他知道工程司不会胡说,一定是出于专业技术的角度和层面。 “团长,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多好的一块地……” 刘振华很是可惜的说道。 鉴于工程师的专业意见,团长张雄伟也不好说什么。 “咱们都再想想办法。” 可是这种事情,不是说想办法就能解决的。 刘振华文化不够,看到纸上写的密密麻麻的数字还有画出来的三角形、圆形,就觉得头疼。 想起当年在南泥湾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苦于没有水。 这龙王爷是真难伺候啊! 服帖了,就能灌溉万亩良田。 多少疏忽些,就要发脾气,弄得一团糟! “你说这水不是就往低处流?哪里管什么方向!” 刘振华和指导员说道。 “你说的没错,但咱们想要开垦的荒地所在的西边,正好是地势高的地方。” 指导员解释道。 看刘振华还在较劲,只好接着说道: “有革命热情是好的,谁都想把这戈壁滩都变成棉花海,粮食海!到时候不但不用问中央伸手,咱们还可以支援全国的人民。你看祖国还有哪一个省,有新疆这样广阔又平整的土地?” 刘振华叹了口气。 指导员是在劝导他尊重科学。 主席和司令员也都不止一次的说过,劳动大生产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十足的思想准备。这种准备不是不顾一切的蛮干,而是要动脑子,将科学,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