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琦熊说诗经_第五章 关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关雎 (第2/2页)

抢周文王的风头。”熊老师说。

    王雎一脸通红不服说:“周文王最尊贵,与他是作者是两回事。”

    “《诗经》305首诗,唯独《关雎》孔子留下评语。子曰:《关雎》,乐而不yin,哀而不伤。子还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关雎》都配乐登大雅之堂了。”熊老师说。

    “登大雅之堂,周文王也不一定是作者。”王雎说。

    “好吧。你听听《毛诗序》中的这两句:《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先王、后妃、风之始。是讲周文王与莘国长公主的事吧?”熊老师说。

    “就算周文王求亲曲。也不一定是唱给岳父听的。”王雎说。

    “你以为是孔子他爸找孔子他妈,野合就可以呀!人家是莘国长公主,说我爱你就行的。”熊老师说。

    “要怎么才行?”王雎问。

    “不学诗无以言。学《关雎》呀!周文王发起了三轮进攻,才最终拿下莘国长公主。你们想不想听呀?”熊老师说。

    “想。”男生全大声说,女生声音没有男生洪亮,至少也点头小声说。周文王与莘国长公主爱情故事谁不想听。

    “第一轮攻势。话说周国三王子在河边邂逅年轻挺拔贤惠的莘国长公主,心生爱慕,想表白,又怕拒绝。犹豫之间,听到河州上雎鸠关关求偶声。雎鸠求偶符合天理,我表白也符合天理,于是自己对自己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大胆地表白,希望莘国长公主做他的女朋友。”熊老师说。

    等同学们陶醉一会熊老师接着说:“虽然莘国长公主不答应,三王子并不气馁。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他像雎鸠一样,缠在公主的左右。结果将公主惹烦了。不要说公主,就是普通女孩子,死缠烂打,也有可能惹烦的。王雎,你说是吗?”

    王雎低头没有说话。熊老师也不追问,接下来接着讲:“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第一轮攻势彻底失败,三王子没日没夜地找原因,想办法。长时间反复想办法,躺在床上睡不着,翻烧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想到办法,调整部署,开始第二轮猛烈进攻。”

    说到这,熊老师故意停顿一下,让同学们回味一下,再接着说:“是什么办法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第一,展露才华,没有才华怎么吸引女生。第二,平等尊重,相敬如宾才能获得淑女的芳心。莘国长公主终于同意与三王子交往,做他的女朋友。女朋友不是英文独有,中国3千年前就有女朋友的概念。”

    “哇!”同学们惊叹。

    “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提高自己才能,这样才能吸引女生。窈窕淑女才会同意做你们的女朋友。只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够的,夏燕同学你说对吗?”熊老师说。

    “对。”夏燕说。夏燕明白这是熊老师给她机会说出拒绝王雎追求的理由。充满感激地看了老师一眼。

    “获得莘国长公主的承认,三王子决定趁热打铁,发起第三轮进攻,也就是总攻,向莘国国王提亲。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钟鼓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享用的。三王子在征得父亲同意后,高唱此曲求亲,等于是向两国人民公开宣告周国决定用太子妃礼迎娶莘国长公主。对于才能、品德、毅力足以肩负周国和莘国未来的年轻人,岳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还有比太子妃更珍贵的聘礼吗?周文王的大哥和二哥一看自己的势力和才能都比不上三弟,于是主动让贤,从中国的西北逃到中国的东南,成了吴国的先祖。”熊老师说。

    “哇!原来《关雎》还有这么精彩的历史故事呀!”夏燕说。

    “是的。诸侯联姻是政治婚姻。第一位的当然是政治地位。其实老百姓也一样。现在是独生子女,没得选。过去大家族,求亲时也看地位的,嫁给嫡长子意味着将来就是当家主母。莘国长公主聪明就在于大智若愚,自己不提条件,让父亲把关,助夫君后来居上获得太子位。全诗莘国长公主一句话都没有,但结果却按照其设计运行,有此贤内助,周国何愁不强盛。”熊老师说。

    “太精彩了,我们又可以出一期黑板报,压压一班。”张鹏说。张鹏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张鲲,张鲲在一班。在家父母老拿他们兄弟连做比较,老表扬张鲲,批评张鹏,将张鹏批评的逆反,学习越来越差。所以只要压一班张鹏就特别兴奋,特别积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