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琦熊说诗经_第三十一章 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丰 (第2/2页)

霞眼含泪水地点头说。

    “包括婚姻制度的周礼真该批判,孔子揭露的真深刻,是不是?”熊老师面对朱秀霞说。

    朱秀霞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想一想又觉得不对劲,又摇了摇头。

    熊老师起身转过脸大声对同学们说:“孔子在无情地揭露和控诉周礼的无情,是不是?”

    这怎么可能呢?教室一下子寂静无声。

    “一个以克己复礼为自己毕生的理想的人,揭露和控诉周礼的无情是不是很幽默?”熊老师问。

    “拉大旗作虎皮,有人在曲解《诗经》。”夏燕说。说完还瞪了王雎一眼。

    “对!有三类人在曲解《诗经》。第一类人,将《诗经》推上神坛,将《诗经》政治化,将爱情诗说成为政治诗,今天影射这个,明天影射那个。古文中刺就是的影射的意思。第二类人,是封建卫道士,将爱情丑化为yin荡,说什么,万恶yin为首。第三类人,反封建。将正常的爱情,曲解为凄美的爱情。以此来控诉万恶的封建婚姻制度。”熊老师说。

    “网上的解说,是反封建的曲解。老师我说的对吗?”严舞漪问。

    “对。不是全部,有很多是,至少这首是。”熊老师说。

    “《汉广》也是。”孟璐说。

    “对。父亲哪有不爱儿女的?被贪婪蒙蔽了心智的人有,那是极个别。在任何社会这种人都会被人鄙视。就是政治婚姻,如果女儿不幸福,她还会顾娘家吗?”熊老师说。

    “是呀!如果她因此而恨父母,那不是结仇吗?如果女婿家有权有势,娘家不是更要完蛋。”张鹏说。

    “张鹏说的对。那为什么父亲要把关呢?我们在《关雎》里说过的,朱秀霞你说。”熊老师将改正的机会给了朱秀霞。

    “第一,把关。怕女儿选错人。第二,为女儿争取利益。《关雎》就为女儿争取到太子妃。”朱秀霞说。

    “这就对了。《丰》父亲也是在为女儿争利益。要彩礼,一是为女儿要地位,二是作为陪嫁的为女儿争财富。周礼贵族是不能闪婚的,婚姻分三步,《诗经.丰》说的就是贵族提亲、定亲、迎亲的事。男女青年通过对歌确定恋爱关系,如《诗经.芍药》。一段时间的交往,男方通过了女方的考验,如《诗经.将仲子》和《风雨》,女孩答应,男孩才请父亲上门提亲。如果男孩父亲觉得女孩或她的家庭不行,就会拒绝,如《诗经.汉广》。如果觉得都不错,就会上门提亲。第一段是提亲,丰,说的是聘礼丰盛。提亲时女方并没有决定接纳他,所以男孩不能进女家门,只能在门外巷子里等候。

    第二段是定亲,昌代表聘礼更多、更贵重。能够允许男方来定亲,说明女方已经接纳了男方,已经确定是一家人了,所以可以进堂屋。闺房不到迎亲,男孩是不能进的。记住了女同学的卧室男生是不能进的。客厅是可以的,但不是以男朋友的身份。如果以男朋友的身份进女孩家,就该谈什么时候领结婚证了。

    第三、四段是迎亲。女孩穿上新娘装,在娘家人和婆家人簇拥下,兴高采烈出嫁。

    小姑子不想嫁人是南宋以后才有的谎言,认为女孩急切地想嫁人不稳重。周朝人没有说假话的习惯,越急切想嫁,代表越爱,男方觉得越有面子,急切到紧张忙乱就更有面子。现在谁来翻译一下?”熊老师说。

    “老师我来吧?”夏燕举手说。不是放在桌上,而是直举头顶。

    “好。你上来说。”老师说。

    “您的提亲礼真丰盛呀!我知道您就在门外巷子想见我一面,我后悔守礼没有出去送送您呀!

    您的定亲礼真贵重呀!我知道您就在家里堂屋想见我一面,我后悔守礼没有出去陪你您走呀!

    我穿了锦衣穿罩衣,穿了锦裙穿罩裙,娘家的青年,快驾车送我出嫁呀!

    我穿了锦裙穿罩裙,穿了锦衣穿罩衣,婆家的青年,快驾车接我回家呀!

    ”夏燕说。

    “周朝婚礼排场真大呀!是不是和现在一样迎亲和送亲的车队越庞大,新娘越有面子?新娘都直接招呼上了!”钱多多说。

    “这就是周礼,一点都不虚伪的礼。”熊老师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