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唐:开国_第七章 太原失陷(2)齐王失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太原失陷(2)齐王失城 (第2/5页)

高兴,觉得唐朝这是不把突厥放在眼里。

    因此,突厥大军出动,准备进犯唐朝。为了避免与突厥发生冲突,最后,丰州总管张长逊派遣高静,取出这笔财物,以馈赠的名义,将其送给突厥。突厥得了钱财,贪婪的本性立刻暴露无遗,马上引兵退去。

    太原的失守,突厥的从中搅局,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太原失守,还存在着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那就是,驻守太原的唐朝守将统帅,实在是太不称职了。唐朝的太原守将,不是别人,正是唐高祖李渊的四儿子——齐王李元吉。对于太原失守,李元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齐王李元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成为太原失守的主要责任人?若要知道这一切,就必须要了解李元吉的为人,以及他在太原的所作所为。用四个字来形容李元吉,这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齐王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和太穆皇后窦氏的小儿子。李渊与窦皇后夫妻,总共生有四子一女。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女儿则是平阳昭公主。在李渊的四个儿子中,李玄霸英年早逝。所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就成为了李渊最主要的三个儿子。

    众所周知,李渊的儿女,个个不凡,李建成沉稳睿智,李世民文韬武略,平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唯独这个李元吉,是一个另类。李元吉虽然也是李渊的儿子,但他却是李渊三个儿子中最不成器的一个。暴虐、残忍、骄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是李元吉身上最为鲜明的特征。

    李渊晋阳起兵之时,由于李元吉尚且年少,当时,仅仅才十六岁。所以,李元吉并没有跟随父兄一起进军关中,而是被封为姑臧郡公、太原太守,留守太原,负责防备突厥和刘武周,从背后偷袭太原;后来,李渊占据长安,进位唐王,李元吉晋爵齐国公,总十五郡诸军事,加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唐朝建立后,李元吉被封为齐王、并州总管,继续坐镇太原,执掌整个山西地区的军政要务。

    问题是,李元吉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一个十足的“混世魔王”。根据史书记载,李元吉骁勇善战,擅长使用马槊,力大无穷。可是,李元吉虽然武艺高强,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家纨绔。比起文武双全的大哥李建成、以及军功彪炳,百战无敌的二哥李世民,李元吉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及长,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常令奴客、诸妾数百人被甲习战,相击刺,死伤甚众。后元吉中创,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壮士拉死,私谥慈训夫人。(《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或许,是从小到大的娇生惯养,养成了李元吉残暴、任性的秉性,加上长期坐镇太原,天高皇帝远,李元吉变得更加为所欲为。因此,李元吉镇守太原期间,干出了不少出格的事情。

    根据以上的记载,李元吉生性骄横跋扈,生活穷奢极欲。譬如,李元吉曾经蓄养了数百名奴婢与侍妾。面对这么多如花似玉的佳人,李元吉一点没有怜香惜玉,经常让她们穿上铠甲,陪自己玩打仗的游戏,结果往往是死伤无数,李元吉也总是“挂彩”。看到李元吉如此胡闹,他的乳母实在看不下去了,好意规劝。没想到,李元吉火冒三丈,居然让大力士将乳母活活打死。

    知子莫若父,唐高祖李渊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有几斤几两。所以,李渊是不会让李元吉一个人,在太原无法无天。因此,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不久,李渊便给李元吉派了两个助手: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

    唐高祖之所以要给李元吉派两个助手,主要有两层考虑。一方面,是要让窦诞、宇文歆管住李元吉;另一方面,则是要让这两人帮衬齐王,守卫太原,防止刘武周、宋金刚率军来袭。并且,殿内监窦诞,还是唐高祖李渊的驸马,娶了唐高祖的女儿襄阳公主为妻,算是李元吉的妹夫。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元吉就是一个长不大的“熊孩子”,尽管成为了掌管山西的一方藩王;可是,李元吉依旧不改顽劣习气,照样我行我素,变本加厉,没有一丝一毫的节制。

    前文介绍过,李元吉喜欢打猎,他每次外出打猎,装载捕捉猎物的罗网,就足足有三十多辆车。李元吉对于打猎这项爱好,痴迷到了何种地步?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三日无食,不能一日无猎。”

    不仅如此,李元吉在太原蹂躏百姓,横行霸道的恶名,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先前,唐高祖专门给李元吉配了两个助手:窦诞、宇文歆。没有想到,他们其中之一的窦诞,不仅没有起到规劝齐王的作用,反而跟着李元吉一块胡闹,搞得太原城中一片鸡飞蛋打,民怨沸腾。

    因为李元吉酷爱打猎,窦诞经常陪着李元吉,外出打猎,肆意践踏老百姓的庄稼,还放纵身边的鹰犬,随意劫掠百姓用物。更过分的是,李元吉公然在大街上,拿着弓箭胡乱射人,看着路人躲避箭矢的样子,觉得尤为新鲜。夜间,李元吉更是有恃无恐,私入民宅,jianianyin良家妇女。

    齐王在地方横行霸道,骄奢yin逸的种种行为,招致了当地百姓的不满。一时间,李元吉在太原城内,声名狼藉。负责辅佐李元吉的右卫将军宇文歆,看到窦诞和齐王如此胡闹,屡次劝谏,可是,李元吉都置若罔闻。万般无奈之下,宇文歆只能将齐王的不法行为,上报给唐高祖李渊,弹劾李元吉与窦诞:

    王数与窦诞纵猎,蹂民田,纵左右攘夺,畜产为尽。每射於道,观人避矢以为乐。百姓怨毒,不可与共守。(《新唐书》)

    接到宇文歆的弹劾上疏,唐高祖也觉得李元吉做得过火了,实在不适合继续坐镇太原。为了平息众怒,李渊下令,免去李元吉并州总管之职,让他马上回京。李元吉顿时懵了,看来这一次,老爸是真的生气了。但是,李元吉又不想离开太原,这种恣意妄为的日子,总比待在长安,束手束脚好得多。

    李元吉不愧是个“奇葩”,他为了能够继续留在太原胡作非为,居然自编自导,上演了一出闹剧。怎么回事呢?原来,李元吉找来了一帮“群众演员”,假意挽留自己。然后,以“父老诣阙”为由,上奏唐高祖。李渊明知这是一场闹剧,但是出于一片舐犊之心,心一软,便同意李元吉继续留在太原。

    不夸张地讲,太原此时的军事形势,已经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对外,刘武周、突厥虎视眈眈,对太原步步紧逼,颇有大举进犯之势。对内,驻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终日胡作非为,蹂躏百姓,致使民怨沸腾,太原防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