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逆旅_第四十三章 大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大义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想没想过去朝见天子?州吁尚未有即位之仪,如天子命一大夫为州吁授命,那么……”

    石厚大喜,复又犹疑:

    “天子之命,上可免诸侯之觊觎,下可示国人以正名,确是良策。但……天子尚在孝中,依礼是不见诸侯的。我卫邦多年与王城那边并无往来,只怕天子不肯……”

    石碏对此早有说法:

    “陈侯方有宠于王,且如今卫、陈相睦,又是盟邦,若君上可以去朝见陈侯,备以重礼,说不定陈侯自会引荐汝等朝王的。

    “但……你还是不要跟着去了。毕竟妫氏乃是陈女,陈侯心中到底如何做想,又有谁会知道呢?”

    石厚不以为然:

    “我如何能独使君上置于险地?父亲不说我还没想到此处,父亲如此说,我是一定会跟去的。”

    “你一定要去?”

    “儿子一定要去。”

    石碏盯着自己的儿子看,仿佛今日才认识他一般。他斟酌良久,方说出今日的疑惑:

    “吾自为汝父,必不会害你。不让你去,是知此事虽或可成功,但确有凶险。之前想留你在家,也是因为如今邦君身侧皆是险地。为何你不听你父的好言相劝,非要一意孤行,陪着这位弑君的邦君万劫不复呢?

    “我已知你是忠义的人,对此,为父是很欣慰的。但我也希望你做个孝子,听从为父的安排。况且,忠于一人是忠,忠于一家也是忠,忠于邦国、忠于天下亦是忠。你为何非要忠于这位弑君之人,而弃家庙、弃汝父不顾?你可知,如邦君有事,则你必受牵连,而你如有事,我岂能置身事外?我石氏岂能无事?你还是多多考虑一下吧。”

    这番话把石厚完全说愣了。他之前一直是站在卫州吁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才发现,其父从家族立场出发,与他所愿相差甚远,至多是想多保全他一人而已。

    一边是恩义之君,一边是生养之父,他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父亲,儿子有些心里话想要和父亲说。儿子以前不敢说、不愿说,以后怕再也没机会说,只有今日,儿子今日方知,父亲也是怜我爱我,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些话讲给父亲听。”

    石碏默然。听了石厚这段开场白,石碏似乎已经知道了自己儿子要说些什么。

    “父亲。儿子只是个庶子,又年少丧母,自知不能继承家业,那时候总是心有不平的,想做出一番功业,得父亲青睐,继承我石氏宗庙。

    “于是我就拜了邦君为主。之前我就说过,我二人虽是君臣,但不知为何,或是我二人投缘,我自认邦君待我如同胞之弟一般,爱之护之,听之信之,也教之育之。我也不仅仅是以君侍他,更是如弟一般,敬他爱他。”

    言至此处,石厚俯身而拜,声音开始哽咽,

    “我也知,父亲生我育我,我为石氏子,自该报答父亲,报答家族。但我只有一心,如何能分为两半?

    “到如今,我只求一两全之法,既全我报答父亲生育之恩,又可让我不负君上之义,还请父亲应允!”

    石碏久久未答。石厚伏地不起。

    最终,石碏怜惜地看着这个庶子,缓缓地点了点头。

    “谢父亲应允!”

    ---------------------

    待石厚离去,石碏召来家宰獳羊肩,对着自己这位多年的心腹,缓慢地,一句一句地讲起刚才二人之语。

    獳羊肩察言观色,见家主神色哀伤,仿佛一下子又衰老了很多,知他需要有人分担心中苦闷,也不顾身份之别,轻言问道:

    “主上是恐我卫邦有刀兵之乱?或是恐我石氏累于此子?抑或是怜惜此子?”

    “都有……都有。”

    “以小人看来,哪怕邦君朝于陈邦,陈侯多半还是会拒绝此事的。毕竟,先君是妫氏所出,而妫氏自是陈人。而邦君无功而返之后,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哎……人心哪有那么容易猜到。陈侯到底如何做想,老夫自是不知。如果陈侯果真引邦君朝于天子,说不得邦君和孺子就真的躲过一劫。

    “但如陈侯不愿……

    “此子既然已有明悟,我做父亲的岂能再做小儿女之态……

    明日老夫便修书一封,你派些妥当之人,送去陈邦,交给陈侯吧。不要让他人知道此事。”

    獳羊肩口称“诺”。

    “我想去家庙,去看看列祖列宗,你扶我去吧……

    “人老了,经不住事,走不动路了。”

    獳羊肩不敢回话,小心扶着石碏,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向家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