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丽妖行_第一三〇回 武侯祠紫貂观碑文,摩诃池张佺说权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〇回 武侯祠紫貂观碑文,摩诃池张佺说权臣 (第2/2页)

徨无计,听人说眉州一带有仙人出没,于是便去访求,不意真个遇见。那仙姑让我到成都大慈寺来,说自会有一位紫衣罗裳的女菩萨前来寻我,我本来还道是空口白话,却不想果然如此。”

    灵钏闻言奇道:“你说蜀山遭逢大难?可知是什么事?”那张佺摇头道:“具体情况并不知晓。只听说似乎有弟子发疯杀害同门。”灵钏这才想到,蜀山若真有大事发生,自然不可能对外人细说,于是又问:“方才你说南诏内有权臣,外有妖人。那权臣是谁,妖人又是谁。”张佺道:“我说的权臣便是王嵯巅,那妖人名叫龙赤,是王嵯巅的手下。”灵钏闻言摇头,表示从未听过这两人名字。张佺便细说二人来历,原来王嵯巅本属乌蛮,年少从军,在异牟寻联合大唐同吐蕃开战时因战功擢升为弄栋节度使,极受恩宠。后来异牟寻死后,其子寻阁劝继位,然而一年后便突然死去。寻阁劝长子劝龙晟十二岁继位,是为第五位南诏王。劝龙晟登基不久,便派兵攻打大唐嘉定州,却被飞天神兵所破。时人见一神将手持长斧,声音如雷,带着满山神兵来攻,使南诏军士皆感悚然不战而逃。此后劝龙晟为破大唐神兵,便访求异人相助,王嵯巅便举荐龙赤进入王庭,常伴王之左右,借机培植党羽铲除异己。后来南诏龙兴七年(816年),也就是劝龙晟十九岁时,王嵯巅认为时机成熟便率军进入王城,弑杀劝龙晟。但此举引发众怒,所以王嵯巅不得不另立劝龙晟之弟,十五岁的劝利为王。之后自封首席清平官,并从劝利哪里讨来赐姓蒙氏、并封大容的赏赐,此后以南诏王兄长身份总揽朝政。三年后,劝利暗中培植羽翼,借故废去王嵯巅清平官之职,并以其信仰巫教之故命其改信三宝。但不久之后,劝利噩梦连连,不得不恢复王嵯巅首席清平官之职,这才能得一晚安睡。于是此后劝利沉迷佛经再不理事,朝中一切大权皆归王嵯巅所有。但即便交出权力,劝利仍然在五年后暴病而亡,总共在位不到八年,死时年仅二十三岁。

    之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王嵯巅会自己坐上王位时,王嵯巅却另立劝利七岁的弟弟劝丰祐为王。原来之前阁罗凤在位时,天宝十五年(756年)也即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大唐西部边防空虚,南诏趁机入侵,时有蜀中西泸县令郑回被南诏俘虏,因通儒学,所以得到阁罗凤赏识,先后担任凤迦异、异牟寻、寻阁劝三代南诏王室子弟之师,之后更成为六名清平官中首位,不但对王子有责打之权,且其他五位清平官但有过失,也动辄加以鞭打,可见其权势之大。后来郑回辅佐异牟寻时,在南诏推行改革,提出“三教并立、儒学为先”的政策积极推进儒学。也正因此,从异牟寻到劝利总共不过十五年,郑回改革余威尚在,致使王嵯巅只敢学董卓不敢做王莽,这才使劝丰祐得以继位。

    而劝丰祐亦不同于两位先王,他从小长于深宫,在政治搏杀阴谋环伺中长大,使其养成做事勇敢、善于驭下的能力,继位后不久便深得民心广受爱戴。这就迫使王嵯巅不得不另辟蹊径,先是兴修水利、疏通洱海,既提升经济,又借机任免官员、扩充实力;之后建常平仓,筑邓川城,又先后筑龙首、龙尾二关保卫王城、剑指大唐。之后南诏厉兵秣马,终于在文宗朝太和三年(829年)等来机会,趁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祸乱蜀中、贪没军饷导致边防废弛之机,由往年途经成都前往长安的朝贡使臣提供情报,又以留在成都的南诏学生和叛离大唐的西南边兵做策应和向导,王嵯巅率军一路长驱直入,直抵成都城内。最初几日,王嵯巅还有将成都纳入南诏的想法,下令全军不许sao扰百姓,也不许抢劫,否则军法从事。但十日之后,名将郭子仪之孙郭钊便率六地援军赶到,王嵯巅为避唐军锋芒,遂下令手下军士四处抢劫焚烧城郭,将成都的珍宝财物、工匠美女抢劫一空。主力部队裹挟五万多俘虏和逶迤百里的战利品车队徐徐返回南诏,王嵯巅则率军亲自断后,不给郭钊有可乘之机。是役,自成都以南至越北八百里间民畜为空。而至大渡河旁,被俘百姓哭声震野声闻数里,多有投水自尽者,余众随后落入南诏为奴。此后南诏凭借蜀地百工效力,在建筑和丝绸纺织等层面渐与大唐拉近距离。而在此之前,蜀地商人从成都出发,经由南诏将丝绸蜀锦运至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赚取大量财富。如今王嵯巅攻蜀之后,得百工织女效力,竟令南诏隐隐有取代成都,成为丝绸茶叶的另一重要产地,并有垄断南向出口的趋势。同时太和三年攻蜀之战,南诏丝毫没有损失,也使国力迅速膨胀,渐有西南霸主之相。

    张佺一路细细说来,都是权臣王嵯巅如何把持朝政,祸乱南诏的细节,却全然没有妖人龙赤的信息,只听得灵钏昏昏欲睡,越听越觉得该把时雨带来替自己出谋划策。等到王嵯巅率军攻蜀一事说完,灵钏忍不住打断张佺,问道:“在王嵯巅这些行为之中,龙赤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语言语气颇像电视剧里警察审问犯人,不过张佺却未在意,既见灵钏问起,便开口回道:“不知其详,不过族中长老有提过,那王嵯巅手下有两伙人在暗中相助,一个在明,便是龙赤,如今统领巫教,参与朝政;另一个躲在暗处,长老只知孝惠王和靖王两代先王都是死于一种无色无味的毒药,想来该是出自其手。”

    灵钏听其前后所说并无三毒消息,心里便有些意兴索然。所谓相由心生,灵钏心无城府,所思所想随即表露在脸上。那张佺见灵钏无意相帮,急忙拜倒在地,道:“前些时日在眉州,那位仙姑曾说,若女菩萨不肯助我,便向菩萨说及一事,菩萨定会前去。”灵钏听闻笑道:“那仙姑倒是知道的多。”于是顿了顿,这才说道:“反正无事,听你说说也无妨。”

    那张佺遂起身道:“昔者我南诏孝恒王在时,郑回为清平官,常右手持藤杖,伴王左右。他手中那赤藤杖传说是赤龙的胡须化成,据说奇嘉王曾在巍山砍伤一头赤龙,并将其胡须拔去一根,后来便用胡须制成这藤杖。只不过那藤杖不似寻常血藤,反倒像……像……”张佺说到此处突然停下,似乎自己也不相信下面要说的话。

    “像什么?”灵钏见其踯躅,便随口问道,“就像是蜈蚣的触须。”那张佺难以置信般说道。这一回答倒是让灵钏一下子来了精神,顿时坐直身体继续问道:“你怎知那藤杖不是用藤树制成?”只听张佺道:“家中老人曾说,寻常藤杖满身木瘤,但那赤藤杖却多节无瘤,且遍体赤红光滑,就像红头蜈蚣头顶之须,所以知道。”灵钏闻言大喜,觉得三毒既在南诏,这好歹算一个有用的线索,于是起身将张佺扶起,笑着说道:“既如此,我便随你去南诏一行。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此去南诏,只除妖,不伤人。那王嵯巅,还需你们自己设法解决,免得乱了天道。不过王嵯巅若真借助妖魔邪祟之力,那我自能让他威风扫地,但如若不是,那我也爱莫能助。”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