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次子_第092章:战前部署(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2章:战前部署(2/3) (第1/2页)

    看着田丰满脸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的将一番言论倾泻而出,袁熙心中愈发镇定起来。

    官渡之战之后的曹cao,在与袁家对抗的道路上已经不在完全居于下风,而是得以与袁家平起平坐乃至略占优势。双方在粮草和兵力上已经不再是先前那番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了。

    而且,曹军这一次肯定会吸取教训,从屯田军,青州兵,以及四周的曹军驻兵中抽调兵力,这一次袁曹之战所面对的曹cao将是一个兵精粮足的曹cao。

    再与诸将又商讨了一番以后,袁熙领着剩余的兵马和将领,返回了蓟县。

    此刻已经是建安六年的三月末,袁熙对辽东用兵接近一个月。

    蓟县,刺史府。

    “嗯?你便是吴岳?”袁熙看着身前跪倒在地,骨骼粗大,虽然面孔粗黑,却依旧看得出来英俊的五开蛮少族长。

    出乎袁熙意料之外的是,吴岳这个蛮族人的汉话竟然相当好:“吴岳见过袁幽州!”

    袁熙点了点头,随口开口道:“吴岳,你和你的族人立了大功,拖延住了张燕的进军步伐,成功的截杀了近万黑山军,实在是有大功劳,你说吧,想要什么,本刺史一定会重重奖赏。”

    吴岳先是面色一喜,这位袁刺史果然是与寻常汉人不同,南方的那些汉人(士族)自诩高贵,对他们这些所谓“低贱的蛮子”连正眼都不肯瞧,但是这位袁刺史先是肯定了他们的功劳,然后又要重重赏赐他们,看来真的是寻到明主了。

    但是很快的,吴岳又是面色一阵黯然:“回禀刺史,当日一战我族中五百勇士死伤过半,还请袁刺史赏赐黄白之物,我还有我的族人不要分毫,但是希望这些金银全部都送回到族里,给他们的家人。”

    袁熙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嗯,你要求的也是人之常情,这些蛮族勇士既然是为了本刺史而战死,那么本刺史自然要负起责任。”

    鉴于这两百多蛮族勇士在拦截张燕方面的巨大贡献,再加上吴岳的请求,袁熙将死去的蛮族勇士每人发下了双倍的抚恤。

    吴岳激动地跪倒在地:“刺史真是好人,吴岳不胜感激!”

    袁熙却是走上前去,将吴岳扶了起来:“为本刺史效忠而死,本刺史自然要负责到底。”

    “吴岳你贡献巨大,本来本刺史想要单独为你成立一军,但是你这蛮族勇士死伤惨重,仅余二百余人,也没法自成一军,便先跟着本刺史,作为全军斥候队,汝担任军司马一职,可否?”

    吴岳一听:军司马?好大的官啊。

    吴岳当即不胜感激:“多谢刺史,吴岳愿为...额,主公效力!”尽管固执的族长老爹不让他来,可是始终拦不住他,最后只好告诉了他汉人的一些规矩,而加入拜一位汉人主君为主,那么就要把对他的称呼改成“主公”。

    尽管不明觉厉,但是吴岳还是很激动的将这位值得自己追寻的汉人君主称呼为“主公”。

    等到满怀激动的吴岳退下以后,不出两日,幽州境内的将官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健马,尽数云集在了这蓟县。

    建安六年,三月的最后一天。

    袁熙身穿刺史官服,胡须蓄得更深,威严也更加沉重。

    袁熙环顾下首,文臣武将,两列齐坐。

    出去镇守北疆的田豫,在辽东急追穷寇的牵招、梁博。此刻的堂下依旧是人才济济,班底丰厚。

    河北智士田丰,武安君白起之后武安国,中山郡国王凌、白马旧将乐何当、善于防守作战的郝昭、清河崔琰...

    而骁将叶若和蛮将吴岳则是一左一右,分别身披软甲,腰佩长剑,守卫在袁熙身后。

    吴岳名字改为了汉名,在服饰方面也被袁熙要求穿汉服,而为了保证斥候队的效率,这群蛮族人只好也不情不愿的穿上了汉家服装,颇显别扭,不过袁熙觉得,只要穿个一年半载,也就习惯了。

    虽然比不上曹cao典韦许褚两大虎将贴身护卫,也比不上刘备身后的二爷三爷一刀一矛,也无法与袁绍的颜良文丑相比,但是叶若、吴岳两人俱是熊虎之士,两人合击之下,寻常三四十人都不一定近的了袁熙身旁。

    袁熙顿了顿,随后看着堂下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开口道。

    “诸君皆是我河北的积极英才,今日汇聚一堂,星光璀璨,将才四射,当真是可喜可贺。”袁熙先是开口把手底下的将才全都称赞一遍,毕竟君臣关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背叛主公的臣属,同样也存在着不待见臣属的主公。而主臣离心则是万万不可取,因此袁熙非常重视同属下的关系。

    “我父来信,要求我幽州军即刻倾尽幽州兵马,向邺城方向集结,想必各位也都心里万分清楚此次集合兵马的意义何在——那就是发起第二次渡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