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3章:河北军马(3/3) (第1/2页)
建安六年,四月初三,邺城。 在这座冀州,乃至整个河北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正在酝酿着山崩海啸一般的力量。 “父亲!”已经达到而立之年的袁谭走上前去,弯腰行礼。 经过了这么多年担任青州刺史的历练,再加上袁家长子的身份,袁谭愈发的威势深沉,但是此刻面对自己的父亲袁绍,却是不敢表露分毫,而是仅仅表现出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恭敬。 “显思,在青州历练了这几年,手底下积累了不少雄兵猛将吧?”袁绍虽然官渡之败并未损伤多少元气,可是粮草被烧光的噩耗还是给了他重重一击,而且实际上袁绍的年岁已经不小了,已是接近不惑之年的老人了,在三国这么一个三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的年代,袁绍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个老翁了。 袁谭闻言,脸上微微闪过一丝倨傲之色:“回禀父亲,孩儿从青州带来雄兵五万,供父亲驱策,南渡中原,击灭曹贼!” 袁绍闻言,欣慰的笑了笑:“不错。” 袁谭乃是青州刺史,青州虽然地方不大,但是胜在人口稠密,乃是黄巾之乱时期闹腾的最欢的一个地方,以至于后来黄巾之乱被大汉朝廷镇压以后,诸侯争霸,青州黄巾聚众百万,再次反叛,杀人劫货,攻打坚城,为非作歹。将本来一派繁华的青州硬生生的搞成了不毛之地。 无数来自青州的难民,乃至于青州名士,纷纷坐船渡海,行至辽东避难。 先是三十万黄巾被曹cao收编,再是数十万逃难百姓逃离青州去了辽东,因此青州这块本来人口稠密的地区到了袁谭执政时期,丁口不过八十多万,袁谭在青州cao练的士卒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虽然说这基本合乎十养一的准则,但是接近十万青壮劳动力出走,使得青州的农业发展极为艰难,况且袁谭穷兵黩武,以名门之子的身份,根本不知道体恤民生,使得青州境内实际上已经怨声载道,而袁绍既然委任了袁谭为青州刺史,并且派遣辛评辛毗两兄弟辅佐他,之后也就基本上关注冀州,而不怎么对青州多加管束。 “甚好。嗯?”袁绍执起袁谭的手,笑着拍打了几下,却又突然看向前方奔来的三名骑士。 当先一人身穿玄甲,驾马飞奔到距离袁绍五十步距离减下速来,从马背上跃了下来,随手将马匹的缰绳扔给了身旁亲随,然后快步向前,单膝跪地:“元才见过舅舅。” 此人正是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也是袁绍的外甥。 长子袁谭担任青州刺史,次子袁熙担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幼子袁尚直接等着接自己的班,袁绍的任人唯亲还真是有些... “哈哈!元才,来的正是时机啊。”袁绍朗声长笑,示意高干起身。 “元才此番尽起并州马步二军,尽得骑卒两万,步卒两万,前来供舅舅驱策,击破曹军,活捉曹cao!” 加上袁绍在冀州供养的七万大军,这就已经是十六万军马,堪称恐怖。 “哈哈哈!甚好,元才这四万大军使得我军如虎添翼,南击曹贼必胜无疑。” 袁谭微微一笑:“父亲,显奕的幽州兵可还没来呢。孩儿听说二弟大显威风,平定了北疆不说,还一口气打进了辽东,连襄平城都被他给攻下来了,想必二弟此刻麾下已经有了十万铁骑。” 高干也附会道:“是极,早就听闻显奕神威凛凛,如今乌桓人全部供显奕驱策,为显奕之爪牙,十万乌桓铁骑一朝南下,恐怕顷刻之间便足以马踏黄河两岸,杀奔许都。” 袁绍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显奕这个小子实在兵行险着啊,若是当初北疆战事进展不利,恐怕他好不容易凑起来的五万幽州军就被乌桓人打没了,到时候非但没有办法派出兵马来到邺城参与会战,甚至还要我们派人去支援他。虽然他战胜了乌桓,但是自身也是损失惨重,而且这小子又去打辽东,这次能带来三万兵马就极为不易了。” 正在说话间,又是三名骑兵策马飞奔而来。 居中一人一身明光宝铠,甲叶鳞片细密,头顶金盔,身后两骑分居左右,一人白马银枪,一人黑甲巨锤,气势凶猛。 “孩儿见过父亲!因为诸多事故,稍微耽误了片刻,还请父亲原谅。”袁熙同样下马跪地,微微仰头看着袁绍。 袁绍哈哈一笑,伸出手来扶起了袁熙:“显奕我儿,何须责罚。” 这时,一旁的袁谭冷不丁的问道:“早就听说显奕征服了北疆乌桓,尽收异族铁骑三十万,当真是威震天下!不知显奕此番带了多少三郡乌桓的“天下名骑”啊?” 乌桓别看十几万骑兵,但实际上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算得上是真正的游牧骑兵,其余的牧骑也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