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河内郡战事的结束(2/3) (第2/2页)
军迅速纪律分明,效率奇快的分列两旁,劈波斩浪一般让出了一条可供两人并排通过的道路。 随后,只见两名身披精良重铠,头戴铁盔,浑身上下都包裹在钢铁之中的高大战士一步步的逼近,一直到了距离魏种病床之前三丈距离方才停下,随后身后不断地涌出一排一排的精甲猛士。 差不多足足五十排,也就是一百人之后,两道人影骤然映入了魏种的眼帘,右边一人龙行虎步,肩膀宽阔,一股锐气扑面而来,可谓人中英杰,可是他的气息却被左边那名剑眉星目,威势深沉的男子稳稳压住,就连行进之间也略微落后半步,以示尊崇。 毫无疑问,左边那位便是幽州刺史,年纪轻轻的一方封疆大吏袁熙,而右边的那名应该是袁熙手下亲信将领,魏种观察之后,判断到。 袁熙与那员叶若在大戟士的簇拥之下,一直走到了三丈的距离才收住脚步,这个距离是一个安全距离,既能防止敌军突然暴起袭击,又能防止敌军对袁熙起非常程度防范的野心。 袁熙望着魏种苍老的脸庞和浑浊的双眼,稍微顿了一顿,随即开口道:“魏太守,别来无恙?” 魏种惨笑一声:“魏某昏迷四日,今日方醒,全拜阁下所赐。” 袁熙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刀剑无眼,战场之上哪有留情的道理?太守乃是一郡之主,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魏种叹了一口气:“袁幽州麾下雄兵猛将,龙精虎猛。比之曹丞相亦是不逊色分毫,非是河内军所能力敌,今日一败...虽然非我所愿,但亦在情理之中。” 袁熙淡漠的点了点头:“熙倒是多谢太守夸赞...不过,敢问太守一句:若是太守借我一物,可保太守家人平安,不知太守可愿意么?”
魏种缓缓看向袁熙的双眼,死死盯住,咬紧牙关,一字一顿的说道。 “但不知,所借~何物?” 袁熙也同样的紧紧盯住魏种的眼眸:“无他,惟太守项上人头耳。” 魏种哈哈一笑,忍不住又咳咳数声,咳出满嘴鲜血。 “项上人头不足惜,但愿袁使君,言而有信。” 袁熙点了点头。 魏种长叹一声,脑袋直愣愣的歪了过去,撒手人寰。 主人已死,魏种的亲卫也还没有到死忠的地步,纷纷跪地请降。袁熙随后命令士卒割下了魏种的人头,并且做了密封处理,保证人头在半个月之内不会腐烂。 随后,袁熙先是在叶若与五百大戟士的护卫之下,来到了河内军军营。 王定满脸激动地迎了上去:“下官河内郡城门校尉王定,见过袁使君。” 袁熙淡淡一笑,拍了拍王定的肩头:“以后,王校尉可要改口了。” 王定心头一转,当即哈哈一笑:“是,王定见过主公。” 随后,王定一一的为袁熙介绍河内军中的将官。 “这是王司马。” “这是赵军候。” ... 王定满脸带笑:“这是高军...唔!” 本来还一脸憨厚笑容的高姓军候突然从甲胄中拔出一柄短匕,一匕首将毫无防备的王定刺死,随后刷的抽出短匕,彪射出一捧鲜血。 高姓军候满脸嗜血的看着袁熙,举起手臂,虎虎生风,一匕首对准袁熙的面门投射而出。 当的一声,叶若手疾眼快,一把将袁熙腰间佩剑抽出挡在袁熙面门,激射而出的匕首在剑身上擦出来一路火花,随后弹射到了地上。 高姓军候见到匕首飞出无法击杀袁熙,顿时气急败坏,嘶吼一声飞奔上前。 叶若冷哼一声,一直守护在袁熙身旁的大戟士猛然抬起了手中锋锐的大戟,十几杆大戟将高姓军候的身体刺了个对穿。将一脸狰狞神色的高姓军候挂在十几杆大戟之上,挑在半空,潺潺的鲜血顺着大戟的戟杆以及铁甲的表面缓缓的流了下来,将地面打湿。 袁熙鼻尖微微的沁出了一滴汗珠,显然他对于刚才的情形也是有点后怕。 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袁熙淡漠的眼神扫射了一圈河内军其他将官,顿时如同寒冰一般。 “尔等包藏罪犯,与之同罪,斩!” “啊!” “袁熙!你不是答...” “别杀我,求你,啊~” 袁熙负手而出,看也不看那躺倒一地的尸体和汇成浊流的鲜血。 而在城外。 司马懿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看着在夜晚反而火光熊熊,一片通明的怀城,叹了口气。 “可惜...我司马仲达初出茅庐竟然落得此等下场,本来还想以此博得曹公赏识...罢了,袁幽州,来日方长。” 说罢,司马懿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司马家的仆从和七名原先是魏种的亲卫。 “诸位,走吧。” 一行十人的身影,消失在夜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