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三 人月圆 上 (第1/3页)
除夕岁宴是唐宫一年一度的传统,由唐王和君后主持,皇女携正君侧君、皇子携驸马、后宫正五品以上的侍君以及宗亲外戚都要出席,朝中候爵重臣也在受邀之列。 宁婉和隋静文边走边闲聊,到了中宫采华殿外,福慧县主一阵风似的从里面跑出来。此时雪已经停了,几个小侍在阶下铲雪。福慧步履极快,贴身小侍荣喜跟不上他,一边追一边喊:“少爷您慢着点,小心滑跤!” 话音刚落,福慧不偏不倚踩到一滩积雪上,脚下打滑,哎呦了一声,手舞足蹈的就仰面摔去。 隋静文凑巧离他最近,先于宁婉快一步托住了福慧的腰,扶着他站稳。荣喜奔上去,确定福慧真的没事儿,才彻底松了口气。 福慧受了惊吓,拍拍胸口,转头瞧见宁婉二人都打量自己,急忙给宁婉行礼问安,宁婉叫荣喜搀起他,福慧有些不好意思地对隋静文福了福身,“静文姐,好久不见,方才多谢你了。” 一向爽直的他忽然带着几许羞涩,衬着那浅粉云纹的衣领,雪白的脸颊一瞬间灿若三月桃花。 说起来,定远侯府与长宁郡府也算有交情。隋静文比福慧大三岁有余,虽谈不上青梅竹马,却也是自幼相识。长宁郡君和定远侯君邱氏为闺中密友,成婚之后还时常走动,时不时一同相邀出游。邱氏最爱听戏,候府每隔半月就请戏班子来唱堂会,长宁郡君总都带着两个儿子来。福慧是弟弟,福元是哥哥,长福慧一岁。福慧爱说爱笑,性子直爽活泼,福元温柔文静,脾气矜持稳重。两位县主都是长宁郡君的掌上明珠,各有千秋,至今也都未曾婚配。 宁婉将福慧的小儿女之态皆瞧在眼里,笑着问他,“你这般风风火火的是要去哪里?” 福慧犹豫了一下,荣喜躬身回禀,“我家少爷听说昭训的宫里养了几只小兔子十分可爱,便一时兴起,想趁着宴会没开始去瞧瞧。” “昭训?哪一位昭训?” “哦,就是新晋封的廖昭训,以前的廖良华,怀了凤嗣的那位。”福慧口中的廖昭训便是廖湖玉,短短几月,他从正五品晋封为从四品,也足见贺兰敏德对他的宠爱。 隋静文略略思忖,看着福慧有些疑惑不解,“怎么你忽然转性了?你不是说过你父亲不喜欢饲养猫狗兔子之类的,也不准你们养吗?你平日也都不多看一眼的。” 福慧轻轻嗯了一声,微笑着,“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如今我也大了,父亲也不怎么管了。况且廖昭训是个很和气的人,待人接物都很亲切,我父亲也喜欢他。我到他宫里去坐坐,父亲也是赞成的。”福慧说着躬身告辞,宁婉见他对答时似有心事,不便追问,只得随他去了。 离宴会还有一个多时辰,叶慕华霜在采华殿招待长宁郡君和定远侯君,宁婉没叫人惊动,与隋静文去了明烨堂喝茶。 廊下有小侍的议论声,“你们说,陛下会不会真把福元县主嫁给平王做侧君?” “这个不好说,贵君为这事儿来见君后也不止一次了,似乎长宁郡君和福元县主都不情愿。” “要是我也不乐意,堂堂一个县主,金枝玉叶,怎么能嫁给别人做侧室?” “是呀,就算平王君不得宠,毕竟是休不得的。可是贵君又很坚持的样子,方才还当着两位县主的面甩了几句狠话,君后似乎也挺为难。”...... 宁婉和隋静文相视一眼,隋静文压低了声音,“怪不得看福慧有点古怪,原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难道说廖昭训便能翻云覆雨了?” 宁婉摇了摇头,“母皇从来不是能够被他人轻易左右的人。廖昭训不能,贵君亦不能。” 隋静文点头赞同,“殿下说得极是。不过臣也听闻这位廖昭训圣眷正隆,陛下如今难得传召后宫侍君,但廖昭训却是日日相陪的,想必他该在陛下面前最能说得上话。臣反倒有些担心福慧,他虽然至情至性,却难免有时急躁,就算能通过廖昭训见到陛下,万一口不择言岂不是弄巧成拙?”说着轻轻叹了口气,当真是有些顾虑。 宁婉瞧着他好笑,“你何必这么cao心?吉人自有天相。况且论年纪和家世,福元的确也是匹配公主不错的人选,只不过舅舅舍不得他的宝贝儿子做小罢了。” “做小也要看给谁做,依臣之见,若是皇太女添一房侧君,长宁郡君绝对没有异议。” 宁婉的表情严肃了下来,点指着隋静文,“这话可不许浑说!” 隋静文连声称是,又道:“贵君称霸后宫多年,此刻依仗权势,长宁郡君一定心中不忿。廖昭训也受过贵君的刁难,若是他真的肯施以援手,达成福慧的心愿,也总算也能挫一挫贵君的锐气。臣总是觉得,这门亲事若真成了,对我们也并不是个好消息。” “这亲事不会成的。”宁婉说得很笃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见隋静文的眼光很诧异,想了想说道:“你父亲一向很中意舅舅的两个儿子是吧?” 隋静文下意识的点头,“看得出蛮喜欢的。” 宁婉抬手拍了拍隋静文的肩膀,“若真是如此,本宫不知是该恭喜你,还是该同情你了。” 隋静文心思转了转,先是露出惊讶的表情,见宁婉对着他点头,半晌苦笑了一下,“若真如此,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殿下迎娶太女君在即,实在不适合再添夫侍。臣要是能为殿下分忧,也算是尽了臣的本分。” 宁婉呵呵一笑,“一个如花似玉的县主给了你,你委屈什么?福元温恭柔顺是出了名的,贵君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话说回来,方才本宫瞧着似乎福慧对你也挺有意思。静文,你艳福不浅呐,若真享了齐人之福,你父亲一定更加如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