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人家事_第四十三章 工厂的未来是你们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工厂的未来是你们的 (第1/2页)

    第四十三章工厂的未来是你们的

    不用上学和考试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秦众森参加工作的日子就轻松迈过了一百天。三个多月来,除了梦一样的头一个月,接下来的工作生活就略显平淡,波澜不惊。

    化验室窗明几净,干净漂亮,大门却经常紧闭着。秦众森踌躇满志,想着在化验室有一番作为,但是除了全省医药会议后接待了一两波客人后,对于化验室如何展开工作,副厂长牛宏只字未提,没有任何指示。秦众森有些心急,去了一趟副厂长办公室,还没容得他说明来意,牛宏就拿起桌上的一张红头文件,抢先说道:小秦,你来得正好,局里在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培训,我跟刘厂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你去学习。

    秦众森接过文件,看了看,疑惑的说:派我吗,我才工作没几天,什么都不懂呀。

    牛宏微微一笑,说道:不懂才要学习呀,你是大学生,理解能力强,学得快。

    秦众森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为什么新来三个大学生唯独选择自己一个人去,他很想问问缘由,最终没说出口。

    参加完全面质量管理的培训后,秦众森马不停蹄又被派去参加了企业工商管理、企业《合同法》等诸多培训,成了名副其实的培训专业户。

    秦众森没有想到,毕业了,工作了,还要这样没日没夜的学习,只不过这种学习不似在学校,不需要考试,自由自在,倒也挺惬意的。

    更惬意的事接踵而至,滨海日报社在南屿岛举办了一个宣传报道速成培训班,在全市工厂培训新闻宣传通讯员,秦众森再一次入选。不过,这一次与他一起同行的多了一位,单月红也去了。

    能在风景迷人的南屿小岛免费吃住三天,又有美女同事相伴,吴建国羡慕得只有留口水的份了,但是他在全厂最忙碌的车间,这等美差事是落不到他头上的。

    吴建国在意的自然不是岛上的风景,而是单月红。单月红来的那天,他正好跟他的一药厂那个师姐约会去了,让秦众森先见着了,抢了先机。吴建国追悔莫及,他有些相信缘分,但并不就此放弃。

    单月红对吴建国的殷勤似乎不感冒,相反对木讷的秦众森更有好感。

    秦众森也很快意识到三人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他在心里这样认为,吴建国很喜欢单月红,而单月红怕被纠缠拿自己来挡箭,于是他时刻提醒自己跟单月红保持着距离,绝不去趟这汪浑水。

    从南屿岛回来的第二天,秦众森终于见到了抱病的厂长刘联伟。跟那次在海边见面相比,老太太明显苍老憔悴了,白头发也增添了不少,但是依然可以觉察到她的威严。老太太不在的日子,上上下下台前台后忙碌着都是副厂长牛宏的身影,但是厂里所有的人都能处处感受到老太太的存在,她依然是这个厂的指挥者,绝对的权威。

    刘联伟一回来,马上组织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顶楼的大会议室里黑压压坐满了穿着制服的工人,一大半都是秦众森陌生的脸孔。

    刘联伟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她的到来,喧闹的会议室一下安静下来了,这使得第一次参加会议的秦众森他们惊叹不已。

    刘联伟在主席位落座后,看了看手表,开口说:病了几个月,耽误了很多事,在这里跟大家道歉一下。

    牛宏马上接过话说:大家热烈鼓掌欢迎刘厂长病愈归来,我们又可以在刘厂长的领导下续写工厂的辉煌。

    会议室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刘联伟安静地坐在上面,等到掌声平息,目无表情继续说: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年底了,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汇报一下今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布置一下明年的生产销售的任务和计划。到今年三季度,我们工厂一共完成生产销售是1600万元,完成利润18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大约40%,相信最后一季度,通过全厂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超额完成去年制定的2000万产值和200万利润的目标。

    厂长说完,副厂长牛宏紧跟着说:这几年我们在刘厂长的带领下,工厂效益蒸蒸日上,产值利润逐年大幅度提高。明年局里给我们下达的任务生产和销售是4000千万元,利润400万。一下增加了一倍,压力很大呀。

    刘联伟声音里充满了自信:我们不要怕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牛宏拍手称道:刘厂长说得好,设备科陈科长那边今年造好了四台机器,两台卖出去了,另外两台留着我们自己用。这样我估计明年我们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三千万以上,不足的部分我们可以请兄弟药厂帮助我们加工生产,四千万任务不难完成。

    刘联伟连连点头,威严地扫视着大家说:牛厂长说的是,大家还有没有意见?

    没有人吭声。

    牛宏一看大家都不说话,刚想宣布散会,吴建国突然站了起来:我有一个问题。按照我们的生产能力,只要开足两班,一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五千万。现在我们每天只有一班8个小时生产,如果增加到两班16个小时,完全可以不需要别人帮忙加工。刚才牛厂长说的要请别的厂加工,是不是没必要呢?

    牛宏正在收拾桌上的东西,冷不丁吴建国这样一问,一时不懂作何回答。

    刘联伟一看牛宏吱吱唔唔,替他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没想过,我们的工人都是本地人,一天两班虽然钱多一点,但是他们不愿意这么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