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谜2_第1115章 武斗文斗窝里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5章 武斗文斗窝里斗 (第2/2页)

所以,闻言,心中一乐,就点头了:“准!”

    苏轼在高太皇太后面前表现了下唯唯诺诺后,转身对着萧仙儿,一脸坏笑:“呵呵,流求援宋军队的正副司令辽国郡主萧仙儿和夏国公主李小鹿,本官请教了。刚才,你两位已经履行过辽夏联军的指挥的职责了,从大理上说,辽夏与我大宋,都是这华夏大地上的国家。国无大小,使无尊卑,我大宋认你俩是辽夏的使者,也就那样礼待两位了。现在,本官要以大宋礼部尚书的身份,责问你流求援宋军队的正副司令!听到了吗?”

    萧仙儿和李小鹿对着苏轼的坏笑也是一脸坏笑地回了过去:“好的呀,苏大人,请!”

    苏轼趾高气扬:“流求援宋军队的正副司令听好了!尔等本是奉命北上抗击辽夏联军的,就此重任,为何不集结大军,对我太皇太后的懿旨,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只调集了区区的二十人,何其不忠,是何道理?”

    萧仙儿一笑:“请教礼部尚书大人,太皇太后的懿旨,究竟是要流求抗击辽夏联军?还是要流求集结大军,来个几百万,鸡飞狗跳的声势浩大地北上?”

    苏轼一吓:“几百万?不用这么多!这么多的人,一路北上,也很扰民。嗯,其实要集结多少军队,这个,我们不管,我们只是要求你能退兵!”

    萧仙儿:“糊里糊涂的苏大胡子,这不就结了?我们能完成懿旨交待的任务,你管我们用多少人!”

    苏轼:“难道你们二十人能退六十万大军?”

    萧仙儿:“告诉你,听好了,现在,我们二十人已经阻止了辽夏的六十万大军的南下了,并且,南北双方,已经达成协议,统一思想,眼下正在逐步撤军!”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听到边境危机解决,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可大多数的人又不大相信,有疑问,比如这时的苏轼:“这,可能吗?”

    萧仙儿:“我,作为辽夏联军的总指挥;我,作为流求援军的总司令,我的话,大庭广众之下的话,还不能相信吗?”

    不少的文武百官在点头,可苏轼还要跟踪追击:“那么,请问,这个双方撤军退兵,究竟是怎么的过程?是双方较量过了?打过了?还是你们私下里也议和了?谈成了什么生意了?”

    萧仙儿翻了一下白眼:“我,作为辽夏联军的总指挥,我没有报告你的义务;我,作为流求援军的总司令,我的报告,会呈送授命我为总司令的长公主校长和靖海王王爷,你没有询查的权利。”

    苏轼一方面不死心,一方面又觉得跟眼前这个北国娇丽斗嘴,有一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新鲜感。苏轼这人性需求很强,每到一地,总要蓄妓数十人,这些买来的、换来的、骗来的、逼来的嫩模雏妓,在他跟前,有刻意献媚争宠的,有浪荡妖艳卖弄的,有郁郁寡欢待虐的,也有违心献欢憋屈的,还有无可奈何没了思想的。总之,即使有人不情不愿,也没人能对着自已顶着干,都是低声下气、低眉顺目的,哪会有眼前这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样。所以,一种异样的快感和更加渴望能征服对方的迫切感在挠搔着自已的心,他很想跟眼前的这位短话长说,没完没了,一直泡下去:“嗯,这个么,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头!我觉得,我们朝廷好像有一种被人玩弄了的感觉。对了,这敌对双方的老总竟是一身,你们这是不是在演戏?或是监守自盗?还自欺欺人?呵呵,几十万的大军,也没动过一点真格的,就你两小丫头嘴皮子一翻,好像我们大宋就成了冤大头了。对于辽夏,我们要多输出岁币六十万两白银;对于流求,我们又好像是欠了一个人情。不对!不对!就是对了也要不对!我们可以掏钱,但我们不能认输,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两小丫头就是翻翻嘴皮子,我们就乖乖地掏钱,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是你们在侮辱我们的智商有没有的问题,所以,不能答应!至少不能就这样的答应!”

    梁焘走近苏轼,轻声地说道,但也有很多人能听见:“苏大人,难道你想推翻刚才辽夏联军总指挥与流求援军总司令议定的双方撤军退兵之议?你想重开边衅?大打一仗?你有把握打胜仗?你想不想出征?”

    苏轼闻言,怔了一怔,眼珠子一转,望着萧仙儿,大才子心生一计,就酌字酌句地说道:“呵呵,小丫头,首先,不管你是辽夏联军的总指挥,还是流求援军的总司令,反正刚才,众目睽睽之下,辽夏联军总指挥与流求援军总司令议定的双方撤军退兵之议现己敲定,一言九鼎,不容更改,不能反复。其次,我这里想指出的,就是,那个大宋北部的边境的那个,说纷争也好,说战事也好,说比斗也好,反正金马铁戈的武斗,在我们大家的理智和睿智下,硝烟没有弥漫开来。但是,武斗没开打,不等于说彼此都心平气和了,心里的不服、不满,依然如故。而且,这次战争的消弥,很奇怪,没个胜负。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个输赢,这能算是真正的完事了吗?所以,本官主张,武斗己息,不如这辽夏联军总指挥与流求援军总司令在这金銮殿上,互相文斗一场,左右手掰掰手劲,斗个输赢,排个名次,也方便我们旁观者能雾中看花啊,给史书留下佳话啊,是不?”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