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幸福密码 (第2/2页)
” “儿子,你把手机上那个照片让你爸看看,不然今晚那饺子都吃的不香。” 朱桂珍的话激起了王老三的醋意,他对老婆说。 “我说老婆子,敢情你啥都知道,都见过照片了,就糊弄我一个人是不?” 王金宝拿出手机,递给王老三,手机上的照片很小,王老三靠近眼前仔细端详了老半天。 “长得还行,看着听面善的,就是有点,单眼皮哈。” “我说你这老头子,你个当老太爷的,管什么眼皮干嘛。姑娘心眼好事最主要的。” “对,对,你妈说的对,挺好,我看着这姑娘不错,初三赶紧给带回来,哎呀,要是今个来就更好了。” 王老三仍有些许的遗憾。 如果说王老三带着些许的遗憾度过的这个除夕,那么他也是带着无限的希望迎接了新的一年。而李老汉则同往年一样,带着内心中永远打不开的结辞旧迎新。 李老汉家同往年一样——不,应该说还不如往年。往年都是老两口和大儿子一家在一起吃年夜饭,今年也是跟大儿子、大儿媳一起过年,但少了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李老汉的大孙子——李志远。 俗语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太的命根子!”这话一点也不假。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儿子和大孙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两个人。不是说老儿子、大孙子是最该疼爱的,只是因为老儿子如果也成家立业了,那就标志着老两口一辈子的最大任务已经完成了,给儿子娶完媳妇,张罗完婚事,老两口就该享受晚年的生活了。大孙子是家族中的第一个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隔辈人,因此爷爷奶奶一般都比较偏爱,这很正常。况且一般情况下,大孙子长大,爷爷奶奶还有可能健在,因此大孙子是有能力孝敬爷爷奶奶的人,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得济了”。因此年年李老汉家过年都缺老儿子,这让李老汉怎么能高兴起来呢。今年不仅缺老儿子,而且还缺了大孙子,你说李老汉这个年该怎么过?
那么李老汉的大孙子今年为什么没回来过年呢?我们在此就不得不略做些插叙,简要将事情原委向各位读者交代一下。 李老汉的大孙子李志远今年二十五岁,前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也确实该承认,李家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长得更是一表人才,这也许是李老汉修来的福气吧,或许李家那个老宅院真的是一块望族的福地,总之李家的梧桐树就是能引来金凤凰。在读大学期间李志远处了个女朋友,是个学艺术的,女孩子的家就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女孩子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境很殷实,也很有实力。因此李志远毕业之后,女方父母就通过关系在武汉给他安排好了工作,李志远也就因此留在了武汉。 女方家里也是只有一个女儿,去年过年时李志远回来过的年,因为今年两人就该准备结婚了,所以女方父母希望和女儿女婿在一起过个年。就这样万般无奈之下李志远就没能够回来,看来李志远走的是跟叔叔李卫国差不多的路,就算是上门女婿吧,在我们农村叫做倒插门。 现在独生子女一代早已进入了婚育年龄,这种情况以后会很多,是不足为奇的。但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农村是很罕见的,如果谁家的儿子做了倒插门的女婿,父母会觉得抬不起头,因为这意味着儿子给了人家,因为只有娶不起媳妇的家庭才会这么做。现在当然没有人抱着这种迂腐的偏见不放了,但儿子、孙子都因此不能回来和自己团聚,李老汉无论怎么说服自己、安慰自己,他仍是有点无法释怀的。 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王老三家遗憾中多了几许期待,李老汉家期待中更多了几许的遗憾。王家以后将添人进口,一家人团团圆圆,倒也会蛮和美幸福的;李家虽然也将添人进口,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其象征意义或许更大一些。 王金宝和李志远年龄相差不多,在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两个孩子资质、天赋间的巨大差距,现在两人的学历,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可以说,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李志远比王金宝优秀得多。李志远的生活远比王金宝要优越,前程也比王金宝更光明,但以此就妄下结论,说李志远会比王金宝过的更幸福那就未免太武断。起码来说王老三会享受到合家欢聚的幸福,而李家只能以羡慕的眼光来期待了。 所以人们说,诠释最大的幸福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在一起”就是人生的真谛,就是幸福的密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