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考试内容变得太突然啦 (第2/2页)
谈道:“见道长今日也来此等待,莫非有子嗣或侄儿来此进学?” 道人脸皮一下子抽搐起来,手也扯直了自己的胡须,不断的颤抖。 不会是要打我吧?我没惹到他啊。 “贫道,今日前来,只为自己考进岳麓书院!” 道长狠狠地瞪着唐方,一字一顿的说道。 “这个……道长莫怪,道长莫怪!”唐方表情尴尬,不知道怎样看着他,遂转移话题到,“道长你看,那边有两个士子,风姿翩翩,而且头角峥嵘,将来必是一代风流人物。” “待我看看!”道士顺着唐方所指看去,品头论相道:“看模样气度,的确是涵养不错。额头饱满,大富大贵。至于这头角峥嵘……” “怎解?” “我看应该是被人用石头丢的,而且时间不长,多半就在昨天。” 哦哦~ 正当这边唐方与道人聊得起劲,背后传出一个有些陌生的声音:“唐兄弟,久违了!” 唐方回头一看,却是当初在飞马牧场所遇到的李明远、卢挚韦、崔渊三人。 他拱拱手,平淡的答道:“三位,一年不见了,倒也是越发的风采逼人。” 李明远上前道:“倒真是天涯无处不相逢,今日竟然再次遇到唐兄弟,足以显得你与我们三人缘分不浅啊!” 狗屁的缘分,谁要与你们缘分不浅啊。 唐方心里,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敷衍道:“三位出身关陇世家,为何还要来此岳麓书院进学?大隋的国学嵩阳书院可是不逞多让的。” 崔渊小声抱怨道:“那嵩阳书院,被山东世家把持了上百年,哪有我们的份,而且家里……” “崔兄慎言!”李明远及时的提醒一句,那崔渊知道自己说了一些不该说的,只好悻悻住嘴。 这时,从上山下来一位老者,看其衣着打扮,应该是一位书院的教习。 只见他爬上台,大声说道:“诸位求学的士子,今日是我岳麓书院出了一些问题,还请见谅。”
说着拱拱手,台下士子连忙回礼,不敢有一点不敬。 老者接着说道:“至于考试,重新定在了今日未时,答卷时间压缩到三个时辰,诸位还请互相通知。” 此话一出,地下怨气沸腾。更有激进的江湖人士出声顶撞道:“先生,今日岳麓书院失约在前,怎地考试时间也要修改,两天的答卷内容压缩到三个时辰回答,怎生的够?” 那老者扶手,冷声道:“我书院失约确是事实,我这里也做出道歉了,至于觉得不想再考的,可以退出,交还回保号,可以赔偿来往的路费。” 说完,便转头回山上,不再做一言解释。 还真是财大气粗啊,唐方站在台子地下,如是想到。看着台子地下,也是旗帜鲜明的分成两派。有不少江湖人士和士子表面上做出士可杀不可辱的样子,嘟囔着交还保号,领着一点钱欢喜的去了。 “都是腹内一包草,全无学识,怕判卷一完,丢了面子罢了。” 李明远在远处冷冷地看向这些人,转过来对唐方说道:“唐兄弟,接下来你与以何为?” 唐方道:“当然是留下来考试了,不过未时嘛——还有时间吃顿午饭,三位,少陪了!” 说完,拎着唐柔就此去了。 “李兄,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个小子。” 卢挚韦此时方才出声,一年多来,他变得更加沉稳,让人难以琢磨了。 “应该不是,不过,当时能进去见到鲁妙子,也不该是一个好像与的人物,待到进了书院,再好好试探一下他有什么本事。要是还有点用,就留下他做个帮手。” 李明远看着唐方离去的背影,不带一丝感情的回道。 卢挚韦问道:“李兄不怕他不答应吗?看那模样,也不是个轻易能服人的主。” “要是不服……”说着,他眼中寒光流转,冷漠道,“自会让他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 未时未到,岳麓山下又再次挤满人。唐方站在后面定睛一看,已是少了一小半。 时辰一到,山上下来一群杂役,带着每个人上山,进入了自己的考房。 发卷时,唐方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毕竟两天的答题量要在三个时辰里回答出来,却是很难。除了心理素质的要求外,还要考急才,不能卡题;下笔速度一定要够,腕力一定要足;还有,不能…… 四道题? 待到考卷发下来,他整个人都震惊了。 唐方没去功夫在意其他人,专心的看着卷子上的考题。 第一题:我见一花开 什么意思?搞得这么玄乎干嘛? 第二题:李白仗剑长安行,手提酒壶扫浑清,路遇酒幡沽一倍,剑诛一恶饮一斗。三恶尽诛酒壶空,问君初时酒几斗? 逆向推理?这题出的有坑啊! 第三题:君王义,臣子()。君王yin,臣子();君王戾,臣子() 君子不(),擅假借于()。 还有填空题!我去,能随便填不?说好了不考经义的吧? 第四题:礼 单单一个字,你叫我怎么写?命题太大了吧! 我去,都是些什么题啊?倒是没考武林人士儒家经义,但一个个问题都有坑啊。 全是思考题,不,是辨思题。不知道小爷上学时最讨厌这些吗? 唐方看看四周,发现初时有些庆幸留下来的人真不少;但等看完试题,和他一样处于烦躁症边缘的满考房都是。 监考官出声提醒道:“这位考生,请不要交头接耳,要是再被看见一次,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没办法,还是要写。 唐方苦恼的咬着毛笔头,开始在脑海中组织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