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2/2页)
不觉,时间到了四点半,快到闭宫的时间了,而我们也不过才参观了故宫群落的九牛一毛。出了故宫南门,我们踱步绕到故宫西门外的一家饭馆享用了一餐特别的晚餐,价格也比较厚道。稍事休息一会我们才返程,此刻北京城内灯火点映,北京的夜生活又开始了。 次日,一个上午我们赖在床上思绪纷飞。昨晚回到宾馆,两人累到虚脱,腿脚酸软发麻。下午趁着阳光充足,我们决定去景山。景山位于景山公园内,相传明永乐年间修建宫殿时曾在此堆煤,故名,清建朝以后改名为景山。 两人出了唐悦酒店,步行很快就到了故宫外的护城河边上,北边不远处就是景山了。前行不多久,我们抵达景山脚下。顺着一条曲曲折折的石阶山路,蓝唯爱在前蹦跳如雀,我在后如老牛拉车,不紧不慢地向山顶攀进。 景山是个颇有历史典故的地方,明末清初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都与它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年以后,这里成了现代人评古论今的访问地之一。之所以来景山,大抵是因为明末崇祯帝自杀于此。 景山与故宫遥相呼应,一南一北,一低一高,从风水学上看,两者都是无上的风水宝地。站在景山最高处,眺望眼前规模宏大的故宫,有一种看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浅欲望。我跟蓝唯爱说起自己的感受,提到崇祯帝以及他的死,并决定给她仔细说说关于崇祯帝的故事。 崇祯帝吊死景山明灭亡后,据说清为了招降亡明遗臣,皇室出令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崇祯帝自杀的地方,都要下马步行。历史学家认为,清这么做真实用意是:用此来表明大清对明亡君的尊重,告诉亡明遗臣清朝是不会对他们进行大肆杀戮的。
史书记载,李自成带兵攻入北京,崇祯帝见明朝天下大势已去,由一个忠诚的老太监陪着爬上景山,放眼紫禁城大兵压境,大明江山在劫难逃,放声大悲。恼愤之下,掷一根玉带悬于一棵歪脖老槐树下,脑袋一伸腿一蹬,终结了明王朝的天下。随后,其贴身太监也殉主而去。 崇祯帝死了,那颗曾试图力挽狂澜救明朝于内忧外患的帝王之心,在江山极其穷困潦倒之下,一损俱损,永远地被葬于景山之中。 自杀之前,崇祯帝为防止皇宫里的嫔妃皇子皇女面遭敌人侮辱,下最后一道皇帝诏,赐死或遣逃或砍杀。呜呼,大明江山从此败亡。皇后和嫔妃是他御赐自缢而死的,三个皇子虽逃出皇城投奔外戚,但后来仍被清清廷斩草除根。第四个皇子隐姓埋名活到七十多岁,最后还是被人揭发,全家老少全被诛杀。 其中的长平公主,也是崇祯帝最爱的女儿。当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崇祯帝赐死几个嫔妃后,召来长平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然后持利刃砍中十五岁的长平公主的左臂,她昏死过去,逃过一劫。后来,明长平公主被清廷寻得,以清公主出嫁的规格为其举行大婚,最后也不过活到十八岁便郁郁寡欢而死,死时腹中还怀着一个不足五月的婴儿。 清庭这样做其实全不过是做给天下看的,意思是告诉天下人,清朝是个宽大仁爱的新政府。实则是因为即使崇祯帝的女眷后代再多,因非男子,注定不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称帝杀个回马枪,所以厚待她,但崇祯帝的男性后代则全部被清除。 但关于长平公主,后来有不少小说演绎过。梁羽生在《江湖三女侠》写过一个独臂神尼,即是以其为原型,讲述长平公主后来遇到一个世外高人练成了绝世武功。金庸也在《碧血剑》和《鹿鼎记》中有过长平公主的后续,这是后话。 崇祯帝死后几百年,一直被以一个中国最勤政的皇帝来书写。史书上记载,崇祯帝死前写了一份血书藏在身上,大意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全是被臣下所误,如今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头散发遮脸;叛军可以分割自己尸身,但不要伤害百姓。自此,明灭。 崇祯帝是个亡国之君,但后人对于他的历史评价多是正面,除了认为他个人比较刚愎自用外,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忠臣武将被杀,尤其是袁崇焕被他千刀万剐。造反十几年的李自成在不见于正史中的《登极诏》评价崇祯帝时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可见一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