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四章 春游 (第2/2页)
头俯视前来参拜的芸芸众生,面部表情慈善、祥和,给人安心、宁静的感觉。 随着游览的人群前行,赵宏和赵睿的意念力稍微放开,观察着几座寺院内的情况,这里空间结构稳定,没有任何法阵的痕迹,建筑完全是后来人根据传说修造的,而只有普济禅寺内有几位修习佛家功法的僧人,都没有进入先天境界。 老人们都要到寺院中烧香祈福,特别是赵睿的mama金莲,她在赵睿患病住院期间,已经在俗家皈依佛门,常年素斋。 常新天宁寺的惠通法师在知道她的心愿后,帮助取法名:安源,是希望她子女的身体安康,而她拜的也是观世音菩萨。由此可见,世上母爱的伟大。 搀扶着几位老人上山路,大家先去普济禅寺拜佛,沿路上都是在上山的游客,赵家村来的一大帮人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时,外出旅游就是人看人。 大圆通殿里,在供奉的观音像前,烧香礼拜的信男信女不少,供案上香烟缭绕。 高琴从包里拿出用写好名字的红纸包裹着的两万华元香火钱,塞进功德箱,引起了众人的侧目,看守功德箱的僧人连诵佛号。 接着大家取过线香点燃,由老人先开始跪拜,一旁敲钟和敲木鱼的僧人也配合着,口中诵佛,有节奏地敲响。 赵睿的母亲更是从随身带着的包里,取出青衣青帽套在外面,穿戴整齐,用特殊的手势举起线香,嘴里默诵经文,三拜九叩首,满脸虔诚。 高琴跟在婆婆身边礼拜,而赵睿站在一边看着,为母亲的这种执着感动。 知客僧看到金莲的穿戴,知道是在家修行的信徒,特意走上前来,与她见礼,询问在哪家寺院许愿出家的,师父是谁,法号叫什么,金莲一一作了回答。 知客僧看到了高琴敬奉的香火钱,再看众人的穿着打扮,知道这些人起码是大富贵人家,于是邀请大家禅房用茶。 小辈们相互看看,好像不太愿意进里面去,赵宏就让他们外面去游览,他陪着赵守礼等老人进去。 进入后面的天王殿,高琴再次供奉了两万,老人们都依次跪拜。 普济禅寺占地极广,有几百间房间,进入内院,幽静的环境和葱郁的绿化,隔离了外面的人声喧嚣,充分体现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住持和藏经院的长老听得小沙弥的禀报,站在禅房门口迎接,他们与依然身穿青衣的金莲见礼后,目光停留却挽着赵睿的高琴身上。
在赵宏和赵睿的意念力观察下发现,两位老僧虽然内家功法才相当于化境初期,但脑海中的意识流已经成型,形成不错的意念力,关键还是内力不够,rou身强度在快速衰败中。 看来佛家舍利子的修行法门,对意识流的成型有特殊的功效,而赵宏和赵睿也明白,他们可能感知了高琴散发出的元气。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都是好福相,能与各位施主见礼也是福缘,有请。”住持双手合十,给大家问好,接着伸手做出请进的姿势。 赵宏越众而出,问道:“两位大师,可还记得赵某?” “你是?恕老衲眼拙,真想不起来了。”慧圆大师与师弟相视一下,微微摇头说道。 “两位大师,当年在安西城,为了三藏法师的金椁。”赵宏提醒道。 “哦,想起来了,赵少侠,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赵少侠风采依旧,老衲失礼了。快请快请。” “大师客气,您先请。”赵宏也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家就坐后,小沙弥送上茶水,老僧端起茶盏,示意大家喝茶。 放下茶盏后,慧圆大师说道:“贫僧慧圆,打扰各位施主游览雅兴,却不料能见到赵少侠,这是缘分,也是幸事。” “好说,好说。” 赵睿在赵宏的暗示下接口道:“大师客气,能得贵寺香茶一杯,也是我等有福。去年我患重病,母亲许愿住家修行,如今得以康复,故来此还上夙愿。” 赵睿还讲述了他在败血症最危重的时候做的那个梦。 “阿弥陀佛,菩萨显灵,观施主气色上佳,幸哉。”在场的众僧人均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慧圆大师接着说道:“恕我眼拙,众施主都是练武之人,是否突破了那一步?” “大师慧眼如炬,确实如此。我等另有机缘,偶获修行法门,时日甚浅,与大师所学相差甚异。可问大师今年高寿?” 赵睿听到师父的传音,可以为两位大师调理身体,结个善缘,所以承认了是在修行,而且还突破了先天境界。 “我佛慈悲,老衲八十有九,空活蹉跎,这皮囊也将化尘而去。”慧圆也是佛法高深,看穿世事。 “大师谦虚。俗话说:我佛慈悲,只渡有缘,大师不觉得我等今日相见,缘分已至,也许冥冥之中,佛法广大,借我等之手,来渡大师。” 赵睿说着,伸手从包里取出一支清理液,站起身来,接着说道:“这是师门传下的药液,可以为长者洗练身躯,延寿三十载,洗练过后还能接受灌顶。” “不敢当,不敢当,多谢施主,老衲愧受了。” 两位大师与赵睿进入后堂,知客僧赶紧让沙弥给客人添水,端上热腾腾的素点招待。 十几分钟后,慧圆、慧永都清洗完毕,觉得神清气爽,赵睿帮着灌顶,输入适量元气,说道:“两位大师佛法高深,舍利将成,如就此而去,甚为可惜,如今世道修行不易,我辈同道更是寥寥,能助两位大师修行更上层楼,弘扬佛法,是我辈的职责。” “两位大师请坐,我这里还有持慧手印一套,平时大师打坐时也可参悟,应有所得。” 赵睿说着,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双手变化着手势,做了十八个印诀,然后收手,再缓慢地重复了一遍,慧圆和慧永睁大眼睛看着,心中努力记忆。 赵睿接着做了第三遍,睁开眼睛,停了下来,说道:“大师,修行意为本,功为基,佛求舍利,融汇金身,如今筑基困难也是天意,大师不必强求。这套功法是我师父所传,望能助大师一臂之力,大师不必介怀。” “阿弥陀佛,施主大德,老衲叩谢。”慧圆住持等人根本没想到,今天偶然的邀请,却得来异常惊喜。 取来纸笔,藏经长老慧永要将十八个印诀手势画下,赵睿干脆好人做到底,要过纸笔,飞快地画起来,其中每个手势之间是如何相连的,也用剪头标注出来,注明了几点注意事项。 谢绝了慧圆住持的素斋邀请,赵家村的众人告辞离开,知客僧在住持的提示下,敲响钟鼓,两位大师和僧人列队,将他们送出山门,目送他们远去。 前来烧香的游客见到这一幕,都觉得诧异。 “儿子,你刚才怎么一次都没拜佛呢?”母亲金莲虽然为儿子感到骄傲,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妈,我们华夏的教派各异,相互之间只是见礼,不用参拜的。妈,你放心,儿子做事都是有分寸的。” 打电话询问孩子们和其他人所在,大家前去汇合,然后一起找地方就餐,接着游览其他景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