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纵横(一) (第2/2页)
“赵公编著花间集,乃当今文坛第一盛事,想不到其公子也是才高八斗啊!” “赵元明果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乃我蜀中第一才子!” “元明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今日之后,我蜀中又有一段佳话,当为我辈之楷模!” 正在纷乱之际,却有个尖锐的声音响起,“一群墙头草,整日里只知道夸夸其谈,其人可诛!” 此言一出,大堂内立刻是鸦雀无声,众人扭头望去,等看清出言之人,皆怒目而视,就连上首的孟玄喆也是剑眉紧锁,一脸不愉。 说话之人是一名中年人,一身儒士打扮,但坐在人群里,却十分醒目,因为他相貌黝黑,双手粗燥,将儒雅之气破坏的荡然无存,反而更像一名常年耕作的农民。 四周的儒士本来就离他很远,现在干脆离席而去,与好友拼桌,将他更凸显了出来。 “哦,文长先生又醉了,大家不用在意!”孟玄喆倒是想显得大度,将大堂内尴尬的气氛化解。 哪知此人却没有半点退缩,起身环视众人,鄙夷之色毫无保留,“各位在这里听歌看舞,游戏人生,可知我后蜀现在是危在旦夕,兴元府叛乱,北宋陈兵阳平关虎视眈眈,尔等却整日里谗言献媚,无所事事!”向上首一揖,“文长请太子,亲贤臣,远小人!” 孟玄喆双眉一挑,已有人察言观色跳了出来,“住口,出言不逊的狂生,你当汝是何人,敢在太子殿下面前放肆!” “就是,一罪臣之子,能得太子殿下收留,已是邀天之幸,如今竟然还敢信口开河!”
“北宋蛮夷,无故犯我疆界,名不正,言不顺,不知天时,不晓地利,不占人和,只要我大军一到,必灰飞烟灭矣!” “请太子殿下,拿下此等狂悖之徒,以儆效尤!” “谁在唆使殿下,拿下我文长兄弟!”一声大喝传来,将正在群情激愤的众儒士,吓得是魂飞魄散,胆颤心惊,立刻如同鸟兽散。 一个中年大汉,大踏步的走进殿内,满脸讥讽的环视四周,先重重的哼了一声,众人是噤若寒蝉,然后才对着上首行礼道:“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全将军快快请起!”孟玄喆走下台阶,亲自将来人扶起。 孟玄喆虽然身为太子,但素来与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欧阳迥有隙,对方乃两朝元老,门生子弟遍布朝野,根基深厚,渐渐将他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所以他急需在朝中找到一名强援。 中年大汉正是他要拉拢的对象,此人名叫全师雄,官拜右卫将军,掌握着京都禁卫军右卫,手握兵权,绝对称得上是最佳人选之一。 刚才引起众怒的儒士,名叫毋文长,是罪臣毋昭裔之子,由于毋昭裔与全师雄有师生之谊,孟玄喆这才甘愿冒着风险,将前者留在府中做了个幕僚。 “文长!刚才是何人口出狂言啊?”全师雄显然想帮对方出这口恶气。 众儒士恨不得躲到桌子下面,生怕自己被毋文长指出,他们可以不将后者放在眼里,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招惹全师雄,不谈对方位高权重,捏死他们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般容易,就是对方不动手,只需稍稍示意,在太子这里,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毋文长叹了一口气,与这些人较真,只会让他感到委屈了自己,他明白这些家伙吟风弄月的本事都是不小,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可以三天三夜也滔滔不绝,但你真要他们去做实事,那真是太瞧得起他们了。 “全兄,没事!刚才只是一些寻常辩论而已!”随着话语传来,众儒士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他们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吓出一身冷汗。 “全将军今日驾临,真是令本王蓬荜生辉,来人啊,快在本王身旁加上一座,本王要与全将军把酒言欢!”孟玄喆急忙岔开话题,对着全师雄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既然毋文长做了决定,全师雄也不好坚持,顺着孟玄喆的指示刚刚落座,就看见后者已对着举起了酒杯。 酒过三巡,孟玄喆问道:“不知全将军今日前来,有什么事需要本王效劳?”显而易见,对方身居高位,亲自前来拜访,绝对不会为了吃他一顿酒宴。 全师雄闭口不答,稍稍示意了一下,孟玄喆马上明白了过来,对着众人摆摆手,很快,宽敞的大堂内,就只剩下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