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第三节 康巴藏民 (第3/7页)
补充。” 老人:“行,行。这事儿,我比你经历的多,还得我说。经念毕杀一头黄牛,其中牛头献给山神,牛皮送给东巴,牛rou煮熟,由祭祀者共食。” 偌尔曼:“那么说由大家分吃了?” 老人:“你还真聪明呀?竟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参加共食者每人还要携带一个糌粑,一碗白酒。” 纪蒲泰:“这糌粑,白酒还有什么讲究?” 老人:“你们只要虚心接受,就能学得不少东西。” 偌尔曼:“看,不懂的东西,还须你来教习。” 纪蒲泰:“不错。这要是在巴黎,你的眼睛轻轻一转,人们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偌尔曼:“可惜。这不是在巴黎,是在纳西。” 扎布:“只要肯虚心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吗?” 偌尔曼:“凡事都有个高低,我是个法国人,有些问题吃不透,你们可不要同我比。” 纪蒲泰:“那还得让老人家给我们说仔细,那糌粑和白酒还有什么我们不懂的含义?” 老人:“这事还须我说到底。他们还要人一律平等,共同享用。因为,这头祭祀用牛,也是公共饲养的。祭毕,每人还要带走一块牛rou,回家共餐,同时,还流行互请吃饭的习俗。” 偌尔曼:“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祭山?” 老人:“这事儿,可不简单,祖上流传下千百年,就是要祭山。” 纪蒲泰:“我们就是要了解祭山的目的。” 老人一掳胡子:“祭山是大事,一是祈求山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二是保佑春耕顺利。因为,祭山之后,人们就忙于春耕了。” 偌尔曼:“经您这么一说,我们就懂了。” 老人:“那能就这么快就懂了?” 偌尔曼:“那您还有什么没说清?” 老人:“这里面的事儿,可不是一杆子就能插到底的。除此之外,祭山还有求育的作用。” 偌尔曼:“那你可得更须说清?” 老人:“莫慌,莫急嘛?你们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俄亚村南北的山,可是主宰生育的神山。那就是阳山(男山)和阴山(女山)。” 偌尔曼:“阳山和阴山?那这里面的说辞一定不简单?” 老人:“阳山带表男,其中的女山称‘乍科乍阿局山’,此山有一股清泉,出于崖壁间,人们认为是****所出。” 偌尔曼:“此说怎讲?” 老人:“那可是圣泉,不育妇女多到此山,利用泉水洗浴,希望生儿育女,达到求育的目的。” 偌尔曼:“这样的民间祈祷生育的习俗真有意思。” 纪蒲泰:“朋友,你算是说对了。这正是你们法国,缺少的东西。” 偌尔曼:“这地方的习俗,和法国一比,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祭拜山神的形式,我是没有过的经历。” 老人:“这少说也可以是填填谈情说爱的空当,充实充实求子意念,一但有结果,那全家人高兴得自然没法说。” 偌尔曼:“老人家,我信你的话。凡是你的话,就等于给我上课,我怎能不乐?” 纪蒲泰:“这样,我们每天就有东西学。” 偌尔曼:“那还用说。在中国学东西是在每时每刻。” 老人:“看样子,你还真象一位子爵,我虽未去过巴黎,可让我认识了你。” 偌尔曼:“我可是一介贫民。中国和法国,相距甚远,我们之所以能在此见面,那可全靠缘分。” 老人:“我看你不但有学问,还平易近人。这说明你是一个高贵平和的人。” 偌尔曼一听,顿时有点兴奋:“我嘛,老实说吧,还真经不住人夸,有点看重名声。还好虚夸,听到拍手喝采,就有点东倒西歪,就起劲,浑身得劲。” 纪蒲泰:“他就是这样的西方人,一有点荣誉就飘飘然,浑身舒坦,兴奋无比。” 偌尔曼:“我喜欢这种声誉。” 纪蒲泰:“你呀。听了赞誉你的几句话,就不知道啥是啥?” 偌尔曼:“可是,人光靠焚香顶礼,活着也没啥意思。” 老人:“那你活着觉得啥有意思?” 偌尔曼:“探险有意思,我要学习踏上世界屋脊的一名法国人,去西藏考察。” 老人:“西藏考察,这我可不懂呀?说说探险考察,也好让人长长见识吧。” 偌尔曼:“我说离今不远的时候,从1870年到19世纪末期间,到西藏地区至少有过18次探险。这些探险成员大部分是由英国和俄国组成的,这些探险队的装备都由政府提供资助。” 老人:“这些领队的都是些啥人物?” 偌尔曼:“俄国探险队领头人当数普热瓦尔斯基,他第三次探险离拉萨不远,(1879年—1880年)曾成功地接近拉萨不足300公里的地方。” 纪蒲泰:“当时,10名哥萨克人陪同他,进入西藏地域。在最后一次探险(1888年)时,陪同他的有24名格萨克人。” 老人:“这家伙是啥号人,竟从大老远的俄国来到中国,他想干什么?” 偌尔曼:“他们想对中国的西北考察,对西藏这片神秘领域充满向往的西方旅行家们,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试图到达拉萨。俄国人则由普热瓦尔斯基开始,陆续不断地派遣探险队进入中国。他带领探险队从青海湖向南,一直到达通天河。关于这些事,还是让队长说说?” 纪蒲泰:“西方旅行家们自北方而来,这是由于南部四面受禁,西藏不好进。” 扎布:“那这些旅行家为啥选择北方进藏?” 纪蒲泰:“这片地区太辽阔、太高俊、太多风、太寒冷。因此中国的西北部对他们更具特有的吸引力。这是一个尚未被人破坏过的高原地域,对他们充满着强烈的刺激。” 偌尔曼:“所以,西方人认为,该地区更应该属于探险家考察的地方。他们认为,考察这个地区,必须得有第一个白种人,穿过这些高原峡谷,或渡过江河湖泊,勘察那里的地形地貌,确定海拔高度,测量距离、确定冰川的位置、绘制江河图并为湖泊定名。” 纪蒲泰:“关于定名,我得声明,这就是那些外国探险家对中国的国情不懂,在中国疆域胡行。特别是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更是对中国新疆的山峰随意取名,这等于侵犯了中国主权,犯了罪行,我们决不容情!对于这种事情,更确切地说是为它们重新命名,因为在中国的版图上,他们原来都有名称!我决不允许他们对中国的山河湖泊胡乱重新取名!” 老人:“是啊,此事若中国人不干涉,那将愧对列祖列宗!” 扎布:“所以,这些有着一腔热血的爱中国的青年,才来这些地方考察探险。就是为了保住中国人的颜面,和他们对着干!” 老人:“这也代表着我们老人家的一片心愿!支持他们的考察探险。” 偌尔曼:“西方旅行家凝视地图上空白地区,逐渐感到了惊奇。如此一个令人难以抵达的神奇高原地域,是多少旅行家想做的美梦,他们无不为之动情而跃跃预试,大显身手。” 纪蒲泰:“因此,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回忆中说:‘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能够想到我是第一个在这些偏僻的山区游览的欧洲人。那里仅有羊肠小道,是由牦牛、野馿和羚羊踏出来的……’他于1900年7月穿过阿尔塔格山探险时写道。后来,他在揭示其头脑中的疯狂念头时,又补充说:‘这片领土简直没有主人,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