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六章、第三节 格萨尔王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第三节 格萨尔王 下 (第1/5页)

    喇嘛王:“这种惩罚看样子有点惨。郭姆去世后,阎罗王毫不留情地将她打入地狱,既不念她是格萨尔的母亲,也不念她是龙王邹纳庆的女儿。”

    偌尔曼:“那格萨尔能忍耐情愿吗?”

    喇嘛王:“那能呢。争胜好强的格萨尔得知他母亲落到地狱里,受苦受难,自然怒火冲天。他有身是胆,闯入阎王殿拔剑怒吼道:‘你们这些阎王和判官,竟然将格萨尔的母亲受苦难。今天,你们有力量的使出来,有神威的显出来,有快马的跑起来,有武艺的拿出来,一神变的飞上天,无神变的钻入地。现在,我格萨尔要救我妈出地狱,你们谁敢阻拦,我就给你们些颜色看看,敢于我斗的,我的宝剑就会把你们砍。让你们都完蛋——”

    偌尔曼:“那阎王敢不敢应战?”

    喇嘛王:“格萨尔厉害,阎罗王也不瓤。见格萨尔来地狱逞强,阎罗王不禁冷笑道:‘你格萨尔竟然胆大包天,敢于我挑战。我说你论身体,你大不过须弥山,论语言你猛不过紫雷电,论权力你高不过阎罗王,论心志你比不过虚空界。不是你母亲不信我佛法,而是你这个做儿子的罪恶大,你格萨尔作恶的孽果,成熟在你母亲的身上。今天,我告诉你说。你要挥剑斩杀我阎罗,会砍断你自己的脖子。你做的善事,不用你说我们也知道。现在,你要继续行善才能救你母亲出地狱。你要来我这儿逞强闹事,你母亲就要受更多的苦——’这就是阎罗王告诫格萨尔的话。”

    偌尔曼:“那格萨尔到底打不打?”

    喇嘛王:“阎罗王的一通话,气得格萨尔浑身打哆嗦,但他又怕打起来,救不了母亲反而坏事。在反复权衡中,他便听从阎罗王的劝告,先下去与母亲见一面再说。虎头判官自告奋勇,给格萨尔带路,领他先看八冷地狱,后看八热地狱;那儿的恐怖程度,令人不寒而栗。”

    偌尔曼:“难道比但丁在《神曲》里,所描述的还有过之而不及?”

    喇嘛王:“但丁《神曲》描述的地狱啥样子?我有所不及。但是,八冷地狱有八层,一层比一层冷九倍。最冷的一层,冷气将铁球冻裂成一千块。见八冷地狱里的人,还要被刀砍,被锤砸,其悲苦声撕心裂肺,格萨尔‘心中十分悲哀,眼泪象树叶上的露珠滚落下来。”

    偌尔曼:“那格萨尔可是心如刀绞,他会怎么办呢?”

    喇嘛王:“他悲痛之余,诚心诚意向诸佛祈祷,从体内发出一股有力的风,吹过他们身上,又用力念了一声‘啪’。那时候,冷狱中受苦的人,全都出了地狱,到极乐净土去了。”

    偌尔曼:“好,他救人于苦难之中,算是个大英雄!”

    扎布:“大王,格萨尔观看苦难的行程,还未走完。那地狱还怎样呈现在他面前?”

    喇嘛王:“他观看地狱的行程中,八热地狱也是八层,一层比一层热九倍。最热的一层,火焰中用人头灶石架起一口铜锅,这铜锅之大,周围可以走十八站驿道。铜锅内铁水沸腾,浪花翻卷,数不清的男人女人,在铁水中上下滚动,其哀号声惊天动地。”

    扎布:“啊,那才是真正的炼狱!”

    偌尔曼:“那些人在煎熬中,还不脱一层皮!地狱之囚,活得真不易!但是格萨尔好象还未走出地狱?”

    喇嘛王:“是的。接着,虎头判官,又引格萨尔参观孤独地狱,那儿的男男女女,都在烈火中耕种庄稼。”

    偌尔曼:“他们为什么在烈火中种庄稼?”

    喇嘛王:“我一说你就明白啦。因为,这些人生前总爱嚼舌头挑拨是非,每个人的舌头被扯得老长老长。再下一处是血海地狱——一路走,格萨尔越看越难受,便再次向诸佛祈祷,先是向普贤菩萨,后是向莲花生大师,结果,地狱里的芸芸众生,都给他超度到极乐净土去了。”

    偌尔曼:“这个结果虽好,可格萨尔的母亲还是未找到?”

    喇嘛王:“我给你说了,你才知道。此后,虎头判官最后引格萨尔,走上了一条铺了花绿彩砖的小路,对他说,他的母亲也走了,也不在这儿了,也到极乐净土去了。”

    偌尔曼:“这么说来,格萨尔最终是靠超度他人,而不是靠武力神力,救了他母亲,那结果也很好。由此可见,格萨尔史诗的佛教色彩是十分浓重的,且往往隐艰深教义于生动故事中。”

    喇嘛王:“你的观点,我虽然赞同。但如果把这部伟大史诗,只看成是教化民众的宗教作品,那就大错特错了。”

    纪蒲泰:“事实上,它是一部关于藏民族的,尤其是康区藏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因此,它的文学成就也辉煌灿烂。”

    喇嘛王:“当然,它史诗般的叙事,远远流传,更令人刮目相看。”

    偌尔曼:“是啊,这样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十分难易得见的文学作品,是值得很好地看上一看!但我还有一事,深埋我心间,还想请大王谈一谈?”

    喇嘛王:“何事,让你不解?说出来好让我给你排忧解烦?”

    偌尔曼:“在我们的交谈中,经常听你们谈到莲花生大师,但我并不知莲花生大师的来历,在此,我借此机会,请大王谈一谈,也好了结我的心愿。”

    喇嘛王:“要说莲花生大师呀,他神通广大,法力非凡。他原为公元8世纪时期印度乌苌国王子,后成为印度佛教密宗的得道高僧。”

    偌尔曼:“啊,既然他是密宗的高僧,那他的故事一定好听?可乌苌国在哪里?”

    喇嘛王:“只要你有这样崇敬的心情,我就把他的故事讲给你听。乌苌国位于今巴基斯坦印度河的上游地区,和瓦特河流域地带。传说中的莲花生大师身世奇妙——”

    喇嘛众臣:“大王,我们只知道莲花生大师从印度而来。但莲花生大师的真实身世,我们还真不知道?还是大王说详细些好。”

    喇嘛王:“那我就给你们说说他的出生。据说,乌苌国国王因扎菩提,一日在皇宫花园中发现了一名男婴,这个婴儿当时就躺在湖边莲花座中。因扎菩提国王遂收养了他,并视如珍宝,精心呵护,成为乌苌国王子。”

    扎布:“既然是王子,他怎会成为莲花生大师?”

    喇嘛王:“你不用着急,听我慢慢告诉你。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这个男婴长大后,抛弃了王子身份出家修行,因其身世得名莲花生大师。”

    扎布:“啊,原来是这样的!”

    偌尔曼:“大王,莲花生大师在哪里修行?”

    喇嘛王:“这是后话。出家后的莲花生大师,在当时印度最著名的那烂陀佛学院学习,接受传统佛学教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