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一节 祖国统一 (第3/3页)
喇嘛王:“他们分别来自山南和拉萨。那时,他们匆匆赶往柴达木,向成吉思汗表达了西藏各派愿以臣服中央政府的意思。因此,成吉思汗兵不血刃而一举拿下西藏,心情很顺畅。” 纪蒲泰:“那当然,这是西藏地方势力,和中央政权建立直属关系的开端。再说,成吉思汗一生总忙于征战,身经百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尽管西藏已称臣归顺中央,但他并没有进行真正有效的治理。”
偌尔曼:“西藏是从什么时候才真正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 纪蒲泰:“到了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在位,他将甘肃、青海和原来西夏王国的领土,作为封地划给他的二儿子阔端。时间一晃到了1239年,阔端派大将多达那波率军从武威进入西藏。‘东至工布,西至尼泊尔,南至门(即门隅),削平诸酋寨,莫不臣服’,(《续藏史鉴》)。” 偌尔曼:“多达那波征服西藏后,对中央政府有何意见?” 喇嘛王:“他进军掌控西藏局势后,向阔端建议:‘现今藏土惟噶当巴丛林最多,达隆巴(达隆噶举派)法王最有德行,直贡巴(直贡噶举派)京俄大师具大法力,萨迦班智达(萨迦派教主)学富五明,请我主设法迎之。’。(《续藏史鉴》)阔端乃邀请萨迦班智达前往蒙古地方传教。” 偌尔曼:“那萨迦班智达的地位一定很高,年纪也会不小?” 喇嘛王:“当时,他已六十三岁,携其侄子八思巴(当时十一岁)与另一侄子恰那多吉(当时仅七岁),于1244年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县),觐见阔端,议定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大汗的条件,以及缴纳贡赋的品种与数量。” 偌尔曼:“促成这件事的人可是多达那波?” 纪蒲泰:“那还用说。他是个聪明人,看出武力很难使藏族这个倔强的民族屈服,只有宗教的羁系,才能事半功倍。” 喇嘛王:“为此,多达那波给阔端写信。信中他向阔端建议,请萨班到武威和阔端见面。阔端同意萨班到武威见面。在藏文《萨迦世系》一书中,载有萨迦班智达当年从凉州,致西藏各教派与地方政权首领的一封信,敦促他们诚心归顺蒙古大汗,并缴纳一定的贡赋。信中还规定西藏各地将官员姓名、部众数字、贡物之量缮写三份,一份送阔端皇子,一份存放萨迦寺,一份由各地方长官执掌。下面的事儿,请蒲泰讲讲,以便这些事儿更加详尽。” 纪蒲泰:“但不知为什么,这封信发出之后的第七个年头,萨班才带着他的侄子巴思巴前往武威。不巧的是,此时阔端已于前一年,回蒙古出席推举贵由为可汗的大会了。次年,阔端从蒙古回来,萨班已经在武威等了他一年了。” 喇嘛众臣:“还好,他们终于见面了!” 喇嘛王:“当时,阔端由于长途跋涉,正身患重病,他的医生们都束手无策。而萨班凭借神奇的医术,很快治好了阔端的病。两人经过长时间的协商,议妥了西藏归顺蒙元的条件。并决定由萨班给西藏各地方势力,发出一封******,劝他们接受条件,归顺蒙古。” 偌尔曼:“啊,从那时起,开始由元朝政府管理西藏地方事务。” 纪蒲泰:“这是西藏正式归中央政府管理的开端。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住了七年,阔端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幻化寺,供其居住。萨迦班智达于1251年死于该地。他死后,八思巴兄弟仍留在凉州。” 偌尔曼:“八思巴兄弟以后都在干啥?” 喇嘛王:“公元1252年,忽必烈南征大理,1253年回师路经六盘山时,派使者到凉州请萨迦班智达前来会晤。因他已死,使者即将八思巴兄弟带来见面。忽必烈就把他们二人留在身边,带回开平府(后来的上都)。当时,八思巴才十九岁,其弟恰那多吉才十五岁。” 偌尔曼:“此后,八思巴的情况又有何变化?” 喇嘛王:“1255年,八思巴曾短期离开上都,到汉藏交界的地方,从扎巴僧格为师,受了比丘戒,然后又返回上都。1258年,忽必烈召集佛道二教的代表各为十七人,在他面前进行辩论。八思巴代表佛教一方参加了辩论。” 喇嘛首相:“大王,辩论的结果怎样?” 喇嘛王:“辩论的结果是,八思巴获胜。从此,八思巴得到忽必烈的器重。” 外交大臣:“八思巴也从此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 喇嘛王:“1625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返回西藏。他这次回藏的重大任务有二:一是给蒙古民族创造一种文字,二是整顿西藏地方事务。八思巴回西藏后,第一件大事是成立了拉让,设置了本勒。” 偌尔曼:“大王,拉让是何意?” 喇嘛王:“拉让的藏文原意,是喇嘛的私邸,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内设堪布和办事人员多人,在八思巴领导下,处理日常的宗教与行政事务。到1269年,八思巴创造蒙古文字成功。由他亲自携新文字,前往北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字成上之,帝大悦,遂始赐僧人统国之权’(《续藏史鉴》)。于是,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将乌思藏十三万户地方的税赋,完全赏给萨迦法王收取,作为‘供养’。同时,把八思巴留在大都,继续担任总制院院使。” 纪蒲泰:“随后中央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务的总院制——以后又改名宣政院。因此,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兼管总制院,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出任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藏族人。” 偌尔曼:“那西藏地方的事务谁管理?” 喇嘛王:“萨迦政权的日常工作,则委托给萨迦本勤管理。” 纪蒲泰:“忽必烈继承帝位的同时,他派遣达门为特使入藏,设立了27处驿站,这27处神经般分布在雪域高原的驿站,从此将西藏与中原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偌尔曼:“这其中也有八思巴的一份功绩?” 喇嘛王:“是的。1267年,八思巴最后回到萨迦,忽必烈命太子真金一直护送到萨迦寺。1280年,八思巴突然逝世,年仅四十五岁。为此,忽必烈追封八思巴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纪蒲泰:“这是八思巴的最高权力和荣誉。八思巴是西藏萨迦政权的创始人,是第一任萨迦法王。” 喇嘛王:“可以算算,如从1265年设立拉让,设置本勒作为他执政的第一年计算,到1280年逝世,他担任萨迦第一任法王的时间,只有十五年。” 偌尔曼:“短短的生命,短短的执政时间,有些遗憾!” 纪蒲泰:“说到这里,西藏总算归属中央管理,祖国总算统一。” 喇嘛王:“我想,天已发亮,我们大家也再无话可讲。我看不久二位将离开木里,为此,我给你们早已备下马匹、粮食、以及必备物资。待你们稍休息几日,我将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与你们一一惜别,祝你们一路平安!” 扎布忙带领纪蒲泰和偌尔曼,一同向木里王叩拜。再三感谢他的盛情款待,然后起身走出门外。 启明星渐已隐去,这场讨论也已完毕。 僧众们在交流中学到不少知识,终于松了口气。他们抬头看着初生的太阳,心里亮堂堂,心情又舒畅。 天已大亮,众人喜气洋洋,各自回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