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二节 侠肝义胆 (第5/6页)
杀牦牛,逐猎场上的各种动物,有的中枪倒毙,有的带箭逃离,有的则惊恐呆立。她不再忍心观看,不由地转到另一边,这一端画面更令她惊颤,叫人望而生畏的受刑人更令人生厌,使她几乎无法往下看。这种恐惧感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一副真实的画面,画中的人真是多灾多难。当她走近细观,她的心头就情不自禁地一阵颤栗,这时候,她真想逃离。不过,她还是鼓足勇气,硬着头皮看下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她这个人还是多才多艺,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她都不肯放弃,定要刨根究底。可以说此时她完全是在惶恐孤独之中度过的。开始看到这幅画面时,她吓得几乎不敢动弹,几乎连脑子都不敢旋转,思维也仿佛凝固了。过了一会儿,她稍喘口气儿,才仿佛得到了一丝安慰,终于没有后退。不过,她还是就象坠入一场惨不忍赌的噩梦中,似乎不太清醒。无论她是清醒还是不清醒,她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她已接近死亡的边缘,她不愿向死亡靠拢,但是她却看清,所有这些悲惨的画面,原来真的呈现在她的眼前,而且却一一刻画在山间的阴霾之中,她看清一幅这样的图景色彩鲜明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画面中的人物面对着她,头被黑布袋蒙着,两个破洞露出两只眼睛,透过布袋可以猜想,他的脸上是一副绝望的表情。这幅画的人物形象成十字壮,两条手臂伸展着,两条腿脚微微分叉,整个身子的状态好似背着一幅十字架,那惨状就象耶稣所遭的灾祸。她虽说不上害怕,但一时间她的眼睛都被这个幻境震撼了。这个画景肯定不是自己的幻觉所造成,尽管她也听闻过不少惨不忍睹催人泪下的场景,但决不是自己现在所目睹的场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着荒山野岭,竟会出现这样一副岩画?那伸展四肢的画面,就是再有能耐的艺术家也会叹为观止,这幅好似耶稣受难的图画,冲击着她,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空前绝后的。坦白地说,难受、震惊,这一切都不在意料之中,就是她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所表现的崇高品德和顽强的自制力,在此时也受着强烈的刺激,使她几乎难易支持。此时,她竭力控制着自己,默默想到:“这多么象耶稣之死!”,她又竭力让自己不出声,默默祈祷:“啊,上帝,我怎么会遇到这种事情?但愿我是一个男子汉,不愿成了一个胆小鬼!将这幅画作看完。现在,我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做好了心理准备,绝不后退。”。她把心头的祈愿用更胆大的想法倾泻出来。上帝也不会听到她的祈祷,这一点她自己也知道。她真想上前去揭开那无辜受难者头上的布罩,但那还有一段距离,不可能揭掉。她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幅画,用不着去揭掉它?这真象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画得这样出神入化?她的心一下子被掀起来啦!吸引她的整个画面,正是那色彩斑斓十分凄惨的构图。画中那个痛苦不堪的人衣衫褴褛,她的目光从蒙面的头部向下移去,一支长矛直刺受刑人的心脏,而他的四肢则被绑在凹槽的象鼻孔上,象一个真人在活受罪一样!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画面的触动,让她沉浸在遐想的沉思中,她仿佛看见一群猎人,拿着各种武器,冲向这里。她开始用一种惊讶和恐惧的目光看着岩画,也不知什么害怕,只想仔细地审视一下它。周围的草木挂着晶莹的晨露,弄得她浑身湿漉漉。她觉得作者的笔在岩面上挥洒自如,构图恰到好处的笔触,只能是来自惊人的观察力,这种看似原始粗狂的创作,至少在想象的艺术是纵情勾勒的。她把心头的想象用更大胆、更超前猜测倾泻出来。那幅画面活象是拷问被绑缚的罪犯?他肯定是浑身疼痛,几乎丧命,在离她不远的岩壁上,蒙布的破洞睁着溜圆的眼睛,正瞪着她呢。
她尽力想象着那画面创作者当时的心境。忽然觉得当时假如在这个地方很危险。此时她心头的那些想法仍然萦绕脑际,令她感慨不已!接着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就用手小心依依地触摸了一下那冰冷的岩画。若真的有人被绑在这上面就必死无疑!人有一个本性原本一致,凡事都希望盘根究底,她就象着了魔似的怎么也不肯罢休。这时不知是什么神灵给了她启示,要她赶快转身离开这里,她虽然弄不清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似乎另有深意,反正她觉得这个地方很蹊跷。她似小孩般地执着痴迷地继续看着阳光下那不断变幻着的画面,心里沉甸甸。虽然只有她一个人面对画面,但她还是集中神情要把这幅画弄懂!这种原始的画就象呈现了一个活着的身影,令她百感交集,触动心灵,也象在梦境。 突然,风吹草动,她的血液往头上一涌,只觉头昏眼花,岩画立刻化为各种形状的幻想,在周围飘飘荡荡,眼前的万千幻象,使她仿佛一下子跨入了蛮荒时代的历史长廊,似乎看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残酷画卷,感受到了徒唤奈何的哀伤!从她的想法中,她看出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新情况。不过,所有这一切使她不能避开眼前的猜疑,比如说,她不必去担心她是否知道前人的暴行,如果她自己真的猜到又会怎样看待?结果倒是她大吃一惊!自己反倒象在梦中。由于这一猜疑得出的结论,是她的理解能力似乎没有问题。但还是惹她伤神费力,对于她来说,这种前人的古怪行为,还是让她有一股难以名状的伤感情调,她还是把这个问题想得仔细一点为好。不过她觉得还是把这种事情联系起来,利用这次机会细致地实验她的思维是否正常。但这一切使她很容易疲惫,她还得去面对,目前的情况标志着一种精神上的变化,如果仅仅是精神上的变化那也算不上什么?为脱离这不适当的场合她也可以悄然离去,这样就能避免遇到坏人的厉害冲突,去跟人刀兵相见,脱离灾难。的确,她的行动急如星火,但目前的行动还无半点差错,并且马上设法避而远之,可这也不是她本人的脾气,碰到一星点不顺就马上退却。正是这样的倔强的脾气,才使得她坚持下去。她认为,人生在世总得去希冀一些不知道的事情。她虽无法排遗心头的困惑,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扮演英雄,弄懂现在还不知道的事情,为此,她也不愿意去违心地克制自己的行动。她根据目前画面的线索推断,并得出结论,此事大有可能。所以,为了成功,她也顾不上此时有什么风吹草动。正因为她排遗了眼前的忧虑,才不必去担心目前的境地。正是在这种危机四伏险境中,她还得觉得自己必须磨练!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她恍如隔世,似乎眼前出现了刀光剑影,血rou横飞、野蛮厮杀的场景,那些残酷的画面一页页地展现,令她目不暇接,并且觉得这样也是古人情理之中的事。她想:“不管我在哪里,这些画面都会如影随形,让我震惊!否则,我就不去想这些事。”但是,无论如何,她也摆不脱这种事儿的缠磨,而是一时间的沉默,两眼似乎也看不清画面,接着四肢无力,昏昏欲睡。纵然如此,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角色,还在不遗余力地想查出此画的根源。不过,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有些人也可能说,这是无稽之谈,或许这人类某种共同的弱点,造就人类最后的判断源于是同一个上帝。可以设想,人类的脑神经一遇到这种突发之事的刺激就容易导致精神紧张,而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其实也难怪,人类为达到某种目的费尽了心机。 她若有所思地站着,思着,恐惧和惊慌过后,逐渐恢复了镇静。 这真是难熬的时刻。在站立中,她肃穆地听着山谷里各种响声,所以才深深理解古人岩画上的故事,是有原因的。实际上,画中的事情让她的心里很不好受,这也许是她沉思默想的理由。荒凉的原野使她觉得整个环境更糟糕,至于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她也很难预料。现在,山风凄厉的呼啸声似乎钻进了她的心里,使她疲惫之极,很难支持。在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