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第二节 侠肝义胆 (第4/6页)
(Orazio-della-Penna)也讲到了,在拉萨附近的一个堆尸处,那里被处决罪犯的尸体遭肢解后,只剩下了股骨,以被用做制造仪轨中使用的骨腿号。头颅骨也被取下来,以制造西藏僧侣们使用的钵与鼓。‘为了制造这些号角,他们更愿意选择罪犯或暴卒受害着的骨头,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咒语’。因此,高雅雯不得不重新将这种说法考虑:这种仪轨性的‘食rou生番’行为,在赴亚洲的最早一批西方旅行家们的思想中,是与他们风闻到的有关西藏人的殡葬活动结合在一起了。因为西藏埋葬死人的现象很少见,他们对尸体处理的惯用办法,是把它分割成小块并将之抛在遗弃地中,施行野葬或天葬,让它们被野狼或秃鹫吃掉,这样最好,是证明死人进入天堂了。她不敢往下想了,莫非自己真的误入生番之地了!现在她充分地感到,在这陌生的地方,也不知会冒出什么事儿来,她的心里由乱到空白,再也想不出什么了,还是远离此地为好。 她恐慌地边走边想:人类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食人之风’?这个话体确实使她感到震惊。从一些历史文献看,答案是有的。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发现,食人现象不仅过于残忍,而且也是难以置信。这种现象向人类的承受力提出了挑战,并且将古代人吃人的场景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这种事情,达尔文在《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中,描述过南美火地岛吃人的情形:‘在冬天,火地岛人由于饥饿的驱使,就把岛内的老年妇女杀死和吃食,反而留下狗到以后再杀。’。这种食人的事情在今天看来,实在令人害怕,也行不通。不过,1863年出版的英国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在非洲刚果的北部,过去住着一个民族叫安济奎,这个民族的人民非常残酷,不论朋友、亲属,都互相吃食。他们的rou店里挂满了人rou,以代替牛rou和羊rou。他们把在战争是捉到的敌人拿来充饥,又把卖不出好价钱的奴隶养肥了,宰杀果腹。’。她还记得一些有关吃人现象的记述。那就是最残忍的食人部落,食人之风虽然发生在远古时代,但现代的吃人现象,应该就是古代食人之风的遗存。直到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中期,在太平洋地区,澳洲、欧洲与印度尼西亚的某些海岛上,以及非洲和南美洲的某些地区,还生存着数十种食人部落。这更说明,远古时代不仅存在食人之风,而且还一度盛行。食人之风在远古时代普遍存在,但更多的原因则是表现为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食用本族成员的现象还是个别的,即使有也是食用死去的同胞尸体,以此借以充饥。此时,她又想到了一些资料中的记述。在斐济群岛,土著人常将打死的敌人烤熟或煮熟后分食。到了氏族时期,阿兹特克人仍然保留着宰食战俘的习俗。在古希腊,阿卡地亚国王也有吃人的习惯,每当他杀死一个人后,就会将其分成两半儿,一半儿煮熟吃,另一半直接用火烤着吃。非洲中部的贝拉尔人,常生食死去的同族成员。达尼人则通过分吃战败者的尸体,来表示对敌人的蔑视。此外,16世纪前的台湾土著和20世纪前的毛利人等,也是著名的‘食人部落’。然而,在澳洲,却生活着一个非常残忍的食人部落。他们分食的不仅有自己的同胞,而且还有自己的亲生骨rou。最为残忍的是,他们要将孩子活活杀死,然后在与其他人分享。这种食人的惨象,令她厌恶,她实在不敢往下想。她知道自己的弱点,一想到这种残忍的事,就全身颤抖,立刻想吐想走。 本来已心惊胆颤的高雅雯,这时候更加惊慌了。不过,此时她也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她跌跌撞撞……发疯似地向反方向跑,极度的恐惧,使她逃了一段距离,也不敢休息。她不顾身上扎着荆棘,是因为她心里焦急,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林森的信息。现在若能虎口脱险,才能到达目的地,与林森会面。 夜色退去,露出晨曦。奔波折腾了一夜,她完全没有睡意。 前面有一丛罕见的林木,里面露出一块巨石,此处所说的人画巨石,本是大自然的杰作,突兀在草木之间,远远望去岩面上露出椮人的画面,它似乎有人为的画作。它是由一些岩石堆积而成,这一巨大岩石似乎守卫着隘口。 她看着巨石也不回头。画面中看去好似一个人,被捆绑在上面,不能动弹。要是他能够说话,一定会告诉人们这是为什么? 岩石溶入在朦胧的晨曦里,将极度惊恐的高雅雯陷入噩梦般的遐想中。她似乎坠入回忆的死胡同,象一阵阵梦显现在她的脑际中:远古时代的巨石建筑和雕刻艺术使她为之迷惑。苏格兰的巨石阵,触及她的灵魂,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使她畅想。分布在世界的石棚,立石桩、环石、列石、石碣和积石墓等古代巨石建筑。这些统称巨石文化……认真研究者寥寥无几。这对她自己来说,找出这方面的原因,则是缺乏文献典籍资料可依,也没有民族学等材料可循,在她的心里,仅有民间留下了许多动听而莫测的传说。不过,在她的记忆中:法国人类学词典对石棚的解释是,在三或四块巨石之上,支架一块扁平的巨大天井石,故亦称‘石桌’。而德国人则称之为‘巨人之墓’,比利时称为‘恶魔之石’,葡萄牙叫作‘摩尔人之家’,在法国则有‘仙人之家’和商人之桌两种俗称。她还听过,中国辽东半岛流传着‘姑嫂修石升天的故事,故称’姑嫂石‘,而女娲补天的神话,更是家喻户晓,所以说是‘五彩石。而面对眼前出现的这块巨石,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她也无法给它起名字叫什么石?只有走近观察一番,再作道理。 在晨曦中,她象做梦,头脑还不是十分清醒。山上那块奇特的巨石,模糊的轮廓象一堵墙,堵住她的去路。她远远地徘徊观望,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让她是象做梦?她寻思道:“唉!我怎么阴错阳差来到这里?是干吗来了?会有什么收获?我干吗要来看这巨石?有什么意思?心里琢磨着:“难道我是到这儿看风景的不成?” 她神魂颠倒地望着巨石。它犹如天外飞来的陨石,露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迎接黎明,使她吃惊。 她的好奇心大发,也不再害怕。她的心中似乎在说:“这是上天赐给我机会!”在茫茫的洪荒中,她想看清巨石的面目。坦白地说,这块巨石引诱她的好奇心。她虽然惊怵,可表面上却装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高雅雯,你不但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凡事都希望盘根究底,弄不明白,怎么也不肯罢休!好,只管往前走……” 借着曙光,她抬头瞭望,只见那岩体发出的光芒,和晨曦溶为一起。一阵清凉赶走了她的倦意。在朦胧中,远远地,她看到一块硕大竖立的巨石,上面好似有一幅耶稣受难图模样的画面,令她惊颤!她寻思道:“啊!我怎么阴差阳错地来到这里?难道是鬼迷心窍!”。此幅画吓得她慌忙后退,结果踩到崖边,脚一滑险些掉下悬崖。站稳脚步后,心里琢磨着:“难道我是到这儿看画……还是来送死的不成?”接着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弄懂这幅画怎么也不肯罢休。她的好奇心大发,用脚试探着往前走,前面不远处就是岩画了。她看着那西洋景一般的岩画简直惊呆了,就象传说中的神话中的猎杀故事,其感染力自然是非同小可。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来劲了,现在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她象着魔似地留神观看,岩画具有艺术家的风格,笔峰原始粗犷刚劲有力,挥笔而就的各种线条,呈现出的图案,原始粗狂,色调浓重,闪耀的光泽,令她眼花獠乱,心惊胆颤。她回过神来,耐心一看,画面构图相当洗练,画着一幅野蛮的猎兽图案,众多的人在围猎,有的猎人拿着号角贴在嘴边,有的手持梭镖追逐麋鹿,有的手持弓弩,放箭射杀野猪,有的手举大刀,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