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墨菊盛放_第一百零四章 棒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棒槌 (第2/2页)

根却比灯台子大不了多少。

    冬子小声的和虎子嘀咕道:“我听说遇到‘巴掌’不用抬,得留着再长一长。而且看见‘巴掌’不用喊山,只要是‘巴掌’就肯定是没长几年的,‘巴掌’里没大货,‘二角子’倒是必须得喊。

    参籽儿落地长出的先是‘三花’,长得好的第五年能成‘巴掌’,特好的直接就能长成‘二角子’。要是没赶上好年头,可能还要当两年的‘三花’,才能成‘巴掌’,从‘巴掌’长到‘二角子’快的要一到五年,后面再长成‘灯台子’也要个十年,由灯台子长成四品叶最快又得十几年,长成五品叶甚至得几十年或是上百年,六品叶就更稀少了。所以,五品叶和六品叶就称做大货。

    而四匹叶就不一样了,长到这时候叶儿就长得慢了,主要是长根儿,棒槌从四匹叶长到五匹叶可指不定得多少年!快的可能三五年就行,慢的可能几十年过去都还是四匹叶!

    现在抬出来的这个,年份这么短,看来就是才长成四匹叶的。”

    放山人是以俗名区别人参的成熟程度的。1-5年,地上部分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5-10年,可长出一枚完整的五片掌状复叶,俗称“巴掌”;10-20年的长有两个杈,每杈五片叶,称二角子或二甲子,也称它为“开山钥匙”,意为找到小捻子就是找到了拿大货的线索,附近很可能有许多“棒槌”;30-50年,野山参长有三个杈的掌状复叶,俗称“灯台子”;50-80年,长出四个杈的,称四品(或批、匹)叶;而五个杈的,称五品叶,得长80-100年,遇到它就称它为“一堆”,从它这里放眼看去能找到大大小小很多的野山参,有六、七十年的儿女辈,也有三、四十年的孙子辈;再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称六品叶,但很少见,要长100-300年,参龄都在百年以上,极为罕见,可谓珍稀国宝,放山人习惯称其为“一片”,寓意见此元老,整片山坡会有无数子子孙孙,犹如族群。

    因为人参长到六品叶就很难再长叶了,故六品叶就已是极为珍贵。再往上那就更是参宝了。长到300-500年,可长成七品叶;500-800年,能长成八品叶,八品叶的野生人参在茎杆生长有两层叶子,上下两层各有四个枝叉,加在一起共有八个枝叉,每个枝叉上有五片叶子;而长到800-1000年,则是传说中的九品叶了。

    人参和黑熊一样,冬天是要冬眠的。野山参每年的生长期很短,一年当中6、7、8三个月是生长旺季,9月中旬初霜,至翌年5月中旬终霜,休眠期长达240多天。如此短的生长期,使得野山参每年生长增重仅1克左右,遇到年份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会缩水变成负增长,这也是野山参如此贵重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这棵四品叶的参比较小,大奎很快就抬出来了。反正之前连草香折断的事儿上都没走,现在出了这种两次都是四品叶的情况,也就忽略不管了。大家仍然继续压山。

    虎子见到别人已经找到了两棵人参,且不管是大是小,起码都是个棒槌呀!可自己连个影子都没发现,心里特别急。他飞快地扒拉着自己身前的青草棵子,期待能有所收获。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毛都没找着一个,大家的情绪渐渐低落了下去。王义和包爷也都急得嘴上起了火泡。

    这天大家正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休息,有喝水的、抽烟的、还有出去解溲的。排好棍儿正压山时是不许解溲的,因此都得趁着休息时解决。菊花也独自往与那些人相反的方向去方便去了,秦浩然自然是暗自给她留意着,以免有人不注意往那边去撞上。

    好几天没开眼了,一个个的都蔫头耷拉脑的。忽然,有人喊山道:“棒槌!”竟然是菊花清脆的声音!

    王义腾一下站起来,大声接山道:“什么货?”

    菊花激动得声音都有些抖,只听她答道:“片儿货!”

    片儿货?帮伙里的众人一听完就彻底沸腾了起来,全都激动万分。他们一边兴奋地贺着山“快当!快当!”,一边脚下生风地往她那边赶。

    野山参靠自然播种,据说棒槌鸟吃了参籽不消化,它排泄出的粪便在哪里,就在那里长人参。而松鼠吃了参籽后,由于消化则吃一个瞎一个。有一部分放山人则持相反的看法,说是松鼠吃参籽儿是先把硬壳去掉后搁在嘴里含着,当含到两腮突出半球形时,松鼠就去找个石缝、树洞或是草丛把参籽吐出一堆,贮存在那里。据说,参籽儿在松鼠口腔里加温催化后,出芽率较高,所以会长出一丛人参。放山人挖到一堆人参(人参家族)叫“拿个堆儿”。这个人参堆儿,除了少数是人参籽儿自落而成堆外,多数是松鼠贮存下的参籽儿而自己忘记了地点才长成堆的。

    成堆成片的人参中,以五品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叫“堆”,而以六品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则叫“片”。菊花现在的回答,说明她发现的那片人参中最大的是六品叶。大家哪能不沸腾呢?

    听清了菊花喊山内容的众人,一个个的纷纷胡思乱想着:这一片“片儿货”能有多少棵呢?也不知道把头带来的棒槌锁够不够绑的?这次竟然找到了一大片“片儿货”,这运气简直太好了,大家这趟回去后再不用为钱发愁了!

    那几个初把郎则想:向山神爷老把头叩首祈求平安顺利时,把头说是让大伙儿手心向上,向神灵示意“拿货”,看来还真灵验!这不就真拿着了吗!还一拿拿一片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