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要点脸吧! (第1/4页)
应过之后,景芝皓长腿多迈一步,即刻就超过了唐季礼的身位。【】而唐季礼则是因为景芝皓的回答,心一跳,神情半怔,稍一犹豫便落了后。 于是,在这磅礴皇宫的濛濛轻雾中所显现出来的场景,看起来便更像是景芝皓带领着文武百官,稳步向群英殿而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族,可以一直掌权。 群英殿内殿,明明甬道另外一头的朝堂还是寂静无声,可迫人的气味已经逼得人喘不过气来。 小皇帝不置一声的坐着,表情压抑。 见他心绪沉闷,敏芳在一旁摸摸他的头发,低声再次嘱咐道:“影儿,今日早朝必定不宁。一定要为摄政王爷说话,知道吗?” 小皇帝点点头,转首,轻轻的斜依在了敏芳的身上。 这一刻,这二人的身影看起来同一般母子,别无他样。 自打之前敏芳在唐菁月的面前,为假皇帝求了情后,敏芳便给加皇帝起了一个名字,叫黄影。帝王的影子,永远只是帝王的替代,鱼目,无法混珠。况且,自那件事情后,敏芳和小皇帝之间的关系大好,敏芳自然要为小皇帝取一个可以称呼的名字。 黄影。这个名字浅显易懂,不管是小皇帝自己听着,还是传入唐菁月与景芝皓的耳中,都是不有大过的。 吴老祖和松神医会定期入宫给黄影把脉,研制解蛊的方子。虽然时至今日解蛊依然无望,但今日之事并不涉及南疆,所以让黄影全力辅助摄政王,是完全可以的。 深宫宅院,他二人看似是天下至尊与皇宫大姑姑,可实际上,却比民间普通母子还不如。既寄人篱下,自该仰人鼻息。敏芳在尽自己一切的能力去保护这个孩子,苟延残喘。 …… “血口喷人!” 邵安康二话不说,直接先让皇家兵卫带了一个模样普通,却身着唐季礼再熟悉不过的唐府家丁服侍的人进入大殿。 “右相大人既然说下官是含血喷人,那下官也不多说,只要各位同僚听听这唐府的家丁是如何说的,真相,自然大白于天下。” 邵安康指向跪在殿中,于众位辅天高官的注视下,颤抖如筛的人。这人表面上看起来极为普通,但就是披着一身唐府家丁的皮暴露了他的身份。 家丁用发抖的声音说:“皇、皇上,奴才是、是唐少爷院子里的小厮。九月十七那日,少爷说起过几日要去国安寺一事。然后过了两日就去了。除了这个,奴才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家丁的话让唐季礼愤恨的看去。没有想到千防万防,自己府里的下人还是被摄政王府的人给掳了去。实在是可恶。 “这话又能说明什么?老臣实在是不明白大理寺少卿的意思!”唐季礼冷笑,“再者说,这奴才老臣从来都没有见过,还敢说是老臣之子院里的小厮?依老臣看,他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否定家丁的话不顶用,要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家丁的身份,才能彻底的将这个线索给掐掉! 听到唐季礼这样说,邵安康毫不在意:“是不是唐府的家丁怕不是由右相大人说了算,该是由唐府周围的百姓来说,由这家丁的邻居来说,由所有同唐府无关的人来说。九月十七日,那时候,摄政王妃可是没有打算要去国安寺的。哪怕是往后五天,摄政王妃也没有去过。这足以说明,是右相公子预谋在前,而摄政王妃落入陷阱在后!” 话音刚落,唐季礼不屑的道:“胡说八道,摄政王府有没有打算去国安寺,你又如何得知。” 因为昨晚与父亲商讨了许多对付摄政王府的办法,也有了些许的准备,所以唐季礼目前看上来倒不至于有多么慌乱,反而有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区区一个家丁人证,这算不得什么! 摄政王默不作声,全部交给从起初就一直跟着侦破国安寺案子的邵安康行进。 见唐季礼对这家丁人证毫无畏惧,邵安康再次挥手,一名缩头缩脑,比唐府家丁颤抖的还要厉害的瘦弱男子,就被带上了大殿。 衣着粗布烂衫,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 跪倒在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早已经被吓得面色如土。跪地直磕头高呼:“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小人冤枉冤枉啊!” 看他自称小人,就知果然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平民。这会儿已经被吓得头脑混乱,怕是他自己都不知自己是犯了何事,就会被带到这个吓死人的地方,见到这一群吓死鬼的人。 邵安康喝道:“大殿之中,不得高呼!” 平民立刻惊恐着双眼的闭住嘴,不敢再乱说一个字。 见这人证安静下来,邵安康从下属的手中接过一个黑白鬼脸的木头面具,先在百官之中亮了一遍相,然后才亮在了这平民的眼前。 若是唐菁月此时在场,一定会立刻认出,这面具正是那日唐诺行所带的鬼面! “摄政王妃于国安寺遇险之时,主谋之人曾带着这个面具遮掩面容。下官顺着这个非常普通的木头面具,找到了这个祖传画染面具手艺的艺人。”邵安康向众人解释道。 说罢,看向画面具的平民男子发问:“本官手上的这个面具,可是出自你手?” 这平民男子生怕自己染上人命官司,连连摇头:“不,不是!” “你且放心,此案与你无关,只是杀人凶手买了你的面具罢。你照实说,即刻会放你回家的。” 邵安康的安抚带有强烈的引导性。第一就是直接认定了已死的唐诺行是杀人凶手,其次便是引导这买面具的小贩确定,这个面具是被人从他的摊上买走的。 但在如此紧张的时刻,粗心大意一些的人自然不会听出邵安康这几句的异样,反而焦心的等待着小贩的回答。 而小贩也的确在如此有暗示性的话语下,略微镇定下来,语速极快地说道:“这面具是小人制作的。小人一向是卖纸糊的面具,这个木头壳子不过是一时兴起所为,所以仅此一块。上面的黑白鬼面都是小人平常擅长图画的模样。” “那你可记得这面具是卖给谁了?” “小人记得!因为就这一块木头面具,所以小人记得很清楚。买这面具的人,正是唐府的嫡少爷!” 证人的证言说到此处,唐季礼手下的一名文官便突兀的哈哈大笑出声,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好听的笑话。 看着邵安康狂笑之后,带着不屑轻视的语气,却又在义正言辞的说:“邵少卿如此审问未免太过武断吧?这男子说是什么便是什么?那我即刻从辅天城里招来一百个画面具的小贩,若都说这面具是自己画的,也说这面具是被摄政王爷买走的,邵少卿该当如何判断?” 本以为这句话该会将邵安康问倒,谁料邵安康半丝不惧,说道:“那关大人尽管去找,只要能找来哪个小贩能画出和本官手上面具一模一样的图案,那本官就信!” “你!” 面具脸谱之类的手工制品,花样繁杂,一点不同就是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原作,谁会记得那么精确!邵安康有底气说此话,可见这小贩的确是画这证物面具的小贩。就算不是,邵安康也早都将他教会了! 此时,邵安康又道:“况且,能证明这面具是被右相公子买走的,可不止是这人。诸位可知这小贩的面具摊子是摆在何处吗?” 何处? 在一众大官探寻的目光下,小贩怯怯道:“右相大人的府街外。” 这话乍一听没什么,可一细想,顿时,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