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宅斗用菜刀_第八章 要点脸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要点脸吧! (第2/4页)

相一派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面具的摊子就摆在唐府附近,可见这小贩对于唐诺行的模样是很熟悉的,要说这小贩作假也不行。但更麻烦的不在于此,而是在于怕不仅是这小贩亲手将面具卖给了唐诺行,而是附近有不少的小贩都看到了右相公子买了一个黑白鬼脸的面具!

    想到此,唐季礼心中一跳,暗道此事不好处理,行儿怎么留下如此大一个纰漏。

    果不其然,邵安康随后便说:“右相公子大白天的买面具,看到的人可不止是一个两个。诸位说巧不巧,正巧这摊子就摆设在右相大人的府邸周边,那里认识右相公子的百姓可就更多了!下官不才,除了这个小贩,还找到了五个普通百姓,都是亲眼看到了右相公子买面具的场景。右相大人要不要一同见见?若是不信,下官想必还能再找五个、十个、数十个!”

    话语,无一不是挑衅。

    这面具就一个,整个辅天都找不出第二个来!还恰好就有那么多人看到了正是唐诺行所买的面具,这事该怎么抵赖?

    时刻谨记父亲教导话语的唐季礼,心中快速的琢磨着。行儿买下此面具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法子能够抵赖了。可凡事都不可能是天衣无缝,总有破绽。而面具这事情的破绽就在于——

    唐季礼挥手,表示不以为然:“是犬子的面具又如何?犬子带着面具去国安寺,有何不妥?摄政王说是带着面具的人意图谋杀摄政王妃,可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就不要狗血泼人!”

    危急时刻,唐季礼脑子转得也是快。硬是能从犄角旮旯处强说辞。

    不过邵安康依旧胜券在握的淡定模样,只是浅浅笑道:“自然也有能证明的确是带着面具的人,意图谋杀摄政王妃的证据。”

    说罢,皇家兵卫又是带了人证上来。这一次,不仅是一个,而是四个,有景芝皓手下的暗卫,也有让唐季礼见之色变的唐府武丁。

    竟然还有唐府武丁没有死!

    唐季礼瞪大了眼睛,死死的握着拳,大脑急剧快速的思索着应该如何反击。

    呵,有松神医在,唐府的武丁自然不会轻易死绝。而且,除了武丁,难道没有其他人了吗?

    国安寺被关押的僧人们也被一众带上大殿。之前将他们关押的人,正是死掉的一些唐府武丁。想要证明唐府武丁的身份再容易不过。谁家的孩子在堂堂右相府邸当差,都会乐得吵嚷到街坊四邻都知道。

    僧人指认了尸体,邻居指认了尸体的确是唐府当差武丁,然后武丁再承认戴着面具的人确实是唐诺行。

    这一连连、一串串的作证下来,或许有人会头晕,但邵安康非常之清醒,将所有关系交待的清清楚楚。就在唐季礼面对这个重大的证据,几乎想不出能够辩驳抵赖的时候,邵安康更是继续传唤人证物证。

    从始至终,景芝皓连身子都没有转,笔直的站在原地,面目面向帝王,神色阴冷。

    “这个人,是东霞酒楼的小二,”邵安康指向跪在大殿中的小厮模样装扮的人,说道,“在更早的时候,九月十五日时,右相公子、元府四小姐、杨家三小姐,还有目前在逃的沈府大小姐,四人于东霞酒楼清平间聚集。当时,正是由这个小二侍候。”

    邵安康说完后,小二就哆哆嗦嗦的将自己在那日所看到的事情交代了个一清二楚。

    毕竟东霞酒楼只是辅天城里一个其貌不扬的小酒楼,那日来了个四个大富大贵的公子千金,小二的印象很深刻。因为,难得遇见贵人的机会,谁能想抓住机会向上爬。

    竟然连四人何时集会,集会的地点都查了出来,还有人证!唐季礼真是要不得不叹一句摄政王手眼通天。

    不及右相的人再说这个人证也是伪造的时候,邵安康从属下的手中接过一本账簿,再次光明正大的亮在了众位同僚的眼前。

    “这是东霞酒楼的账簿。呵,或许真该谢谢右相公子平日养成的花销习惯,”邵安康明褒暗讽道,“这四人于十五日聚集东霞酒楼时的花销,右相公子大手一挥,在东霞酒楼的账簿上,签上自己的大名。记账,只要东霞酒楼的掌柜去找唐府管家要钱就可。殊不知,时至今日,这个名字却成为了此案至关重要的证据!”

    说罢,同时拿出了唐诺行以往的书画笔迹,先在摄政王一派的官员中浏览,然后上呈至皇上手中,最后才传阅至右相等官员的面前。

    “国安寺一案中出现的五个涉案人,竟然有四个在十七日右相公子第一次说要去国安寺之前,就秘密聚集。四个在辅天有头有脸的公子小姐,不露声色的在一间小酒楼碰面。诸位,要想让下官去相信这其中没有密谋,下官宁愿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之所以将证据先在摄政王一派的官员们中展现,上交给皇上以后,再给右相他们看,无非也是为了防着右相等人“出其不意”的将证物销毁。

    这群文人,心可毒着呢。阴辣阴辣的。

    一连串的证据摆在面前,除了诸多人证,还有物证,简直就是铁打的事实。右相继续用“拒不承认”这一招,很明显的无法解释。

    但是有父亲的指导,右相很快就调转众人的视线,全力在摄政王杀害自己儿子的事情上大做文章。

    “无论邵少卿如何污蔑,摄政王杀害了老臣之子的事情无从抵赖,证据确凿!就连小儿的尸体,就是被摄政王的人残忍的抛弃在唐府门前。皇上啊,摄政王此人心狠手辣,如今更是为了诬陷唐府什么都做得出来。”

    对于这种死到临头还要抵死狡辩的人,邵安康见得多了,当即反驳道:“右相大人,贵公子是戴着面具的,摄政王爷处置凶兽时,自然不知道面具之下的人便是您的儿子。”

    “呵,说得好听。杀了我的儿子,随便买个鬼脸面具就说是我儿子当日所戴。这也有人信?!”

    “右相大人,您可不能对这么多人证视而不见。”

    “人证?就是一群收了摄政王银子的油滑小人罢了!”唐季礼愤愤骂道。

    对此,邵安康差点哑然失笑。证据毕竟是证据,不是右相大人耍无赖就能混过去的。要裁定案件,还是要看所有集齐的人证物证。

    “右相大人还是不要混淆视听,先把下官所呈的这些证据解释清楚才好。”

    闻言,见邵安康这个人怎么转还能拉回去,唐季礼感到非常恼怒,大声斥道:“解释?无中生有的东西,你让老夫从何解释!”

    “右相大人如此说,可就有些胡搅蛮缠了。”邵安康无奈道。

    “放肆,你说谁胡搅蛮缠!”

    就在大殿之中,邵安康和唐季礼就要掐起来的时候,殿外忽然太监朗声报道:“启禀皇上,唐老太爷求见。”

    群英殿中,瞬时一静。不仅是摄政王的人惊讶,就连唐季礼自己也很惊讶:父亲怎么来了?

    唐老太爷对大茂的贡献,足够让百官礼遇。在如此牵涉唐府的时候。唐老太爷会出现在这里,也没有人感到怪异。人们对唐老太爷的尊重是很显然的,就连高报的太监也是称呼其为“唐老太爷”,就足以说明唐老太爷的资历。

    “宣。”

    “宣唐老太爷觐见——”

    百官注视之下,一道苍老佝偻却不失气势威严的身影,在群英殿的门前显现。

    寿龟为首的拐杖,带着不轻不重的声音,随着唐老太爷的脚步一点一点的进入大殿。

    景芝皓依然不为所动的听着身后唐老太爷的跪地请安之声。唐老太爷入宫的批准早在昨夜便通传宫中,景芝皓自然是知道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