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五十三章 筹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筹划 (第3/3页)

' class='gcontent2'>

    “有事就说。”朱厚冷漠说道,最讨厌有人在自己面前卖关子,但是心里却有些莫明其妙,好奇鲍忠的奇怪反应。

    “其实奴婢前几天已经收到承运司的汇报了,但也在怀疑事情真伪,所以特意出宫去请教张侍读,然后……。”鲍忠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到张信那里的经过给皇帝交待了,毕竟自己出宫地事情恐怕早就落入有心人眼中,与其让人揭发,还不如自己向皇帝禀明呢。

    “哼,待会自己到杖刑房领十板子。”不管是否事出有因,朱厚都不打算放过胆敢隐瞒自己的内侍,如果不是看在这奴才还算老实的份上,自己绝对不轻饶。

    “奴婢谢皇上开恩。”鲍忠心里顿时放松起来,既没有掉脑袋,也没有除去内帑太监的职务,挨十下板子也值了。

    “核对的结果是什么?”朱厚问道,心里也认为张信的主意不错。

    “启禀皇上,奴婢得到张侍读的指点后,连忙查寻弘治年间江南赋税,发现那时上交的数额与现在的并无多大地差异,误差才不过几万两而已。”鲍忠忐忑不安的回答道,不知道等会皇帝有什么反应。

    其实也说明,为什么大明朝这么多皇帝都喜欢向各地派出守备太监,实在是因为这些太监实在是太得力了,虽然明知道他们在地方为非作歹,但是他们上贡的财物可以满足自己的享乐花销,所以皇帝们也睁只眼闭只眼了,只有这些太监弄人群情鼎沸的时候,那就推他们出来做替罪羊,以安抚民愤,然后隔段时候再换上一批新的太监,如此反复继续,反正骂名都由他们顶着,而好处却是自己获得的,皇帝们自然乐此不疲。

    “下去吧。”朱厚默然挥手。表情淡定,让人猜测不出他此时心中的想法,再轻轻翻看奏折一眼之后,也没有再耽搁,摆驾前往清宁宫了。

    虽然相信鲍忠没有这个胆子敢欺骗自己,但是总不能听信他一面之辞。在事情还没有完全查清楚之前,朱厚不打算有所动作,况且江南离京城太过遥远了,消息来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事情总会明白地,也不急于一时。

    大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越加寒冷起来,寒风呼啸地天气中。除了特殊原因之外,谁都宁愿待在家中取暖,也不愿意在外面走动。也是在这个时候,沈园蒸馏酒的生意也变得非常红火起来,就算不怎么富裕地人家,也愿意花钱到商铺之中购买一瓶烧酒驱寒。

    随着口口相传,沈园的生意也不在局限在京城里,慢慢的开始向直隶扩散,相信只要这个冬季结束,佳酿可以直销向全国各省,那就是沈园大展鸿图的时刻。现在沈园已经在着手新建作坊的事情了,争取在过完春节之后马上动土施工。

    而这个寒冷的天气才是考验朝廷官员们意志地时候,每日清晨,天还没有亮起来,他们就要冒着冰寒刺骨的冰雪天气,穿着不是很保暖的朝服,三五成群的来到午门前来列着班队等候皇帝升殿,虽然还没有说服朱厚改变心意,但是有不少忠心正直的大臣心里还是很欣慰的。毕竟往年这个时候,自己冒着严寒风雪在这里等候时,正德皇帝还是后宫里安然大睡,根本不理会他们焦急的心情,让他们站了几个时辰,最后才出来一个太监抛下轻飘飘的一句话:今日皇上不上朝,请各位大人回去吧。

    那时百官心里那个恨啊,虽然知道是这个结果,但是他们每天都不得不来。毕竟谁知道皇帝哪天心情好。要上朝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来,那就是玩忽职守之罪啊。相对而言,现在地皇帝性子虽然孤傲,但还是很体恤臣子的,见百官在这里受冻,居然命令太监准备好炭火让他们取暖,有不少官员决定,待会少和皇帝辩论几句,哪怕是进谏,语气一定要温和些,让皇上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当然,冒着风雪上朝地官员肯定不包括张信,现在这个时候他还在房中抱着美人温暖娇嫩的香躯做着美梦呢,怎么会愿意起来受罪,除非此时有人用香艳无比的方法唤醒他,不然张信可以一直睡到午时,才因为饥肠辘辘而起床。

    卯时,绿绮轻轻的睁开眼睛,看着枕边还在安然入睡的张信,娇媚的小脸上露出亦喜亦羞之色,人虽然睡着了,但是手却不安分,跟主人一样坏,与以前一样,为了能更快的把张信唤醒,绿绮伸出纤指……

    辰时,神采奕奕的张信出现在书房之中,把已经整理好的资料收拾好,再在书房之中消磨一段时间,在巳时末地时候,觉得朱厚这个时候应该把奏折批阅完了,便向仆役吩咐一声,回房中穿戴整齐,微笑向绿绮告别,然后踩着街上薄薄的积雪向皇宫前进。

    抵达皇城的时候,张信也不想在外面受着寒风等候通传,从怀中拿出通行令牌,然后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直接来到乾清门外,而乾清宫的太监们对张信也不陌生,向张信行礼之后,也没有多加盘问和刁难,立即转身进宫殿内向朱厚汇报了。

    不久之后,在太监的陪同下,张信驾轻就熟的走进乾清宫,也不等太监的指引,直奔东暖阁而去,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果朱厚不在暖阁处理政务,那才是怪事。

    事实证明张信地猜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时候朱厚正忙碌着,书案上还摆着十几本没有批阅的奏折,见到张信行礼之后,只是微微一笑,伸手示意张信坐下,然后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奏折之中来。

    张信也没有客气,坐在黄锦搬来的椅子上,仔细的端详起朱厚来,一段时间没有见,原来沉稳的朱厚越发显得威严,在不断的与百官争执中,不仅迅速变得成熟,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自信,特别是眼睛之中不时闪过的睿智,使人完全忽略他的年龄。

    感谢大家地支持,这么多张月票,看到非常爽,呵呵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