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雪回家路 (第1/2页)
第257章风雪回家路 徐州之地,一支大军正在奔驰。为首大将,正是甘宁。 甘宁现在已经彻底没有脾气,一张老脸满是愤慨。在诸多魏军士兵和百姓的反攻下,下邳城依然没有守住,仅仅做了少些停留,就再次仓皇出逃。 奔袭到一片山林之地,甘宁才敢稍作休息。 诸葛瑾从一旁来到甘宁身边,他在怀中摸出一幅羊皮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各种线路。他沾了沾自己的口水,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 “将军,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诸葛瑾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对甘宁说道:“再往前走,顺着官道行进约一天,就可以到达九江郡内。过完九江,就是寿春!只要抵达寿春,我们就安全了!” 寿春的东南就是江水的下游九江郡。连绵起伏的大山,围绕在四周,长约一百余里,在九江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顺着九江,走过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到寿春,这是撤军最近的一个线路。 从甘宁大军正月出兵,截止现在十一月返程,此番的征北之战,东吴共投入了十二万多的士兵,耗费军粮近二十万石,相当于抽空了整个东吴的积蓄。要知道,现在秦军四处掠夺,整个军备也不过四五十万石而已。 但是,一年下来,所有征伐的地盘又全部被曹军夺了回去,如果能守住寿春的话,这番北伐还有一些意义,一旦寿春再失陷,那么 后果是甘宁不敢想象的。 一日后,甘宁的大军终于到达了九江郡。 看着四周湍急的河水与连绵不断的高山,甘宁与诸葛瑾都有些茫然。他们长期居于江东,对于翻山越岭之事并不擅长,而且,地图之上,也根本没有标注通过的路线。 正在两人发愁之际,裨将军徐盛带领两个青年士兵急速走到甘宁身边。 “将军,军师,这两人是山中猎户,新归降我军不久,常年居住在附近,可以作为我军向导!”徐盛指着身后两人说道。 “哦?如此的话,就太好了!”诸葛瑾端详了一下两位青年,哈哈大笑起来。如果有向导指引,要走出大山就轻松多了。 “慢着,你们是哪里人士?何时加入吴军的?”甘宁手中大刀插入地上,冷峻的看着两人。 “将军,小人兄弟两人自幼居住在九江,早就敬仰吴王声威,所以才百里追赶,请将军收下我兄弟两人!”为首一个年级稍长的青年急忙拉扯着身后的兄弟跪地言语。 甘宁盯着下跪的兄弟二人,端详许久,半天才搀扶两人起身。他站立在两人身前,拍着他们的肩膀说道:“好!我军能否顺利翻过此山,就全赖你们两人了。等到了寿春后,少不了你们的功劳!” 两人双膝跪倒:“将军放心,包在小人身上!” 有了向导之后,甘宁的大军一头插进了连绵的大山。山中层层叠叠,无数野猿四处穿梭,一些松鼠也饶有兴趣的看着这支前行的大军。穿过几个山头之后,已经是第三天。深夜,天上无数的黑云挤压,连带星星月亮全都看不见,这个山地之中一片漆黑。 “该死的,还要多久才能走出去!” 甘宁此时已经有些焦急。多日的徘徊,让他积攒了满腹的怨气。 “很快了,前方带路的两个兄弟说,再有一天,我们就可以走出大山了!”诸葛瑾在一旁拨弄了一下火堆。 “唉,这次功败垂成,不知道吴王怎么处分你我!”甘宁有些感慨。 “先平安抵达寿春在说吧!”诸葛瑾此时关心的不是处分之事,而是能否平安返回寿春。 凌晨时分,天空开始逐渐阴冷起来。待到清晨,乌云越滚越厚。还未走出大山,吴军头顶上的乌云就已经压的很低,好象伸手就够得着云朵一般。在中午时分,渐渐起了零零散散地柳絮似的雪花。 “将军,再有半晌功夫,我们就要出山了!”徐盛从中军赶回到甘宁身边。 “恩,出去就好!赶紧找个地方让兄弟们暖和一下!”甘宁看了看身后哆哆嗦嗦的士兵,突如其来的风雪,让这支本来就疲惫的大军更加的凌乱。 “后军的丁奉将军也快撑不住了!得赶紧想办法才行!”徐盛看了看后方。 丁奉自从进入徐州以后,就开始有些水土不服,到秋日,病情日重,现在只能靠担架抬着才能随大军前行,潘璋则一直守卫在后军作为策应。 “过了九江,很快就到寿春了!再坚持一下!”甘宁咬咬牙,继续指引着大军,冒着风雪前行。 傍晚时分,大军终于踏上了翻越了连绵的大山,踏上了寿春的地界。现在的雪花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