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_第365~366章 战争临界点【两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5~366章 战争临界点【两更】 (第3/4页)

,但是北洋动力集团的迪塞尔柴油锅炉系统和帕森斯蒸汽轮机系统进一步改良,大幅度降低了重量和体积,同时燃烧效率和实际输出功率大幅度提升,以至于一直困扰帝国政府关于是否取消战列巡洋舰项目有了决定。

    众所周知,战列巡洋舰因为要求获得超过航速而不得不大幅度增加锅炉数量和轮机数量,燃油消耗巨大,导致燃油舱需要储备更多的燃油而占据了太多的空间和重量,这样一来,一艘战列巡洋舰的造价和维护成为远远超过同级别的战列舰。

    国会一直吵着要砍掉战列巡洋舰项目,主要因为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如今国会有了借口,经过北洋动力公司对新型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机组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元级战列巡洋舰要达到34节以上航速,以前需要装备三十33台燃油锅炉和至少4套蒸汽轮机机组,如今只需要装备18台燃油锅炉和2套蒸汽轮机机组就可以达到要求。而新设计的宋级战列舰只需要15台新式燃油锅炉和2套新式蒸汽轮机机组就可以达到29节航速,动力系统所占船体空间和重量完全不影响其安装16英寸主炮系统和相应的装甲防护。

    这样一来,拥有29节航速的宋级战列舰,已经具备巡洋破交作战能力,不需要元级战列巡洋舰这个角sè了。因此,装甲薄的元级战列巡洋舰计划被国会砍掉,但是考虑到美国新增9艘主力舰,英国也宣称建造9艘复仇级战列舰,中华帝国国内媒体称英国准备向中华帝国报仇。迫于国内舆论压力,为了安抚帝国国民,国会于是批准开工8艘宋级战列舰。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判断同盟国和协约国将在不久的未来爆发战争,因为英国矛盾已经趋于临界点,英国不想在无休止的进行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了,因为庞大的海军造舰费和维护费用已经令英国财政濒临崩溃边缘,再竞赛下去英国经济就会被拖垮,因此英国高层已经有了念头要以战争形势来结束竞赛。

    英国一口气开工建造9艘复仇级战列舰,全面压到德国海军,这就是战争信号,跟中华帝国当年突然建造18艘神弓型战列舰准备对英作战都是一个道理。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敏锐的感觉到了欧战即将爆发,因此当国会砍掉四艘元级战列巡洋舰时,他指示国会批准追加4艘宋级战列舰,原因是中华帝国的武装力量在欧洲爆发期间,也不会闲着,除了压制美国海军之外,〖日〗本海军力量的崛起和日美准同盟的关系也是王辰浩的担心所在。他要趁着欧洲各国无暇兼顾亚洲之际,一举将欧洲列强的脚印赶出亚洲,打垮〖日〗本,最终在亚洲建立大中华共荣圈,在全球建立以东方北京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主导地位。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东南亚的欧美殖民地显然不会坐以待毙,〖日〗本也不会乖乖的俯首称臣,美属菲律宾肯定需要一场中美大战才能够决定到底跟谁姓。而跟美国开战,王辰浩不得不做好各方面准备,毕竟美国庞大的工业能力之下,天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战争潜力。王辰浩的策略一直都是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做到一击即中,不给对方翻盘的机会。

    在这种国际和国内氛围的影响下,中华帝国的八艘宋级战列舰获得开工建造,分别由国内八家实力最强的造船企业承建,单舰竞标价格已经飙升至2500万元龙币。

    宋级战列舰,分别以宋朝八个皇帝的名字来命名。首舰宋太祖赵匡胤号,由上海船舶重工负责建造。其余七家造船厂承建的分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号、宋真宗赵桓号、宋仁宗赵祯号、宋英宗赵曙号、宋神宗赵顼号、宋哲宗赵煦号、宋徵宗赵佶号。

    为了搭载16英寸巨炮,还得保持15英寸以上装甲,更要求29节航速,以至于宋级战列舰设计时的标准排水量就超过3720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超过4万吨,达到47300吨。

    火力系统采用12门16英寸口径,45倍伸主炮,三联装炮塔4座,前二后二,背负式布局,最大仰角40度。副炮采用16门单装152毫米50倍伸速射炮,炮塔式设计,舰舯两舷均匀布置。32门88毫米55倍伸高平两用速射炮,双联装炮塔16座。猫妖式水上飞机两架,反潜投弹机两套,滑轨两条。

    舰岛高达25米,首次根据黄山级航空母舰的舰岛布局进行设计,将三个烟囱管道连接至一起,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椭圆形烟囱,这样一来,使得舰岛更加紧凑化,整个战舰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飞剪型舰艏,长达211米的修长舰体,方形船尾,四轴推进系统,加上正六边形的舰桥和主桅,强烈的几何形状安排,和银灰sè的金属美感涂装,构成这一时期中华帝国海军战舰的最醒目的标志。

    表面上看,中华帝国这种舰岛布置是为了在全世界各国海军战舰中独树一帜,突出中华帝国海军的特点,广告作用很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中华帝国的战舰。

    然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士心里清楚,这种布局完全是出于军事考量的。

    舰岛之所以选用正六边形布置,主要是因为正六边形是几何学的正三角形组成,而中华帝国的炮术专家们认为,倾斜装甲布局可以有效弹开或者降低炮弹命中时的侵切破坏力,同时倾斜装甲防护可以减轻装甲厚度,从而减轻装甲总重量。比如100毫米垂直装甲,其横断面为100毫米厚,当倾斜一定角度后,其横断面装甲厚度将增加为120毫米,这样100毫米垂直装甲改为正六边形倾斜装甲布置,可以有效增加防护能力。

    装甲防护方面,主装甲带依然是15英寸中华特种钢,主炮炮塔正面、司令塔正面、弹药库等重点部位均为406毫米。由于宋级战列舰的观瞄和火控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在20公里处开火,炮弹的仰角提升至40度,弹道曲线更加弯曲,已经不再是甲午战争期间的水平直射打击方式,也不再是中英战争期间的低弧度打击方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抛物线打击方式。

    这样一来,炮弹较高空域以抛物线方式命中战舰,水线带装甲已经不再是主要防御部位了,水平装甲甲板必须加厚。于是宋级战列舰首次在水平装甲甲板上布置了5层防护装甲,每层40毫米中华特种钢,用来抵挡16英寸炮弹的破坏。

    而同时期的欧美各国的主力战舰,其水平装甲都非常的薄,而且大多数只有3层共计90毫米左右,一旦遭到这种抛物线方式的远程巨炮打击,其破坏力将是惊人的。

    可以说,中华帝国的宋级战列舰在设计理念上又领先欧美各国海军一代水平。

    同样,中华帝国领先世界的无线电技术在经过政府十几年的大力支持下,1911年4月,特斯拉、马可尼、徐建寅等人完成了无线电话系统的研制工作,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线电话通讯。

    无线电话系统的研制成功,得益于特斯拉和马可尼二人从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的蛟龙号的无线电通话系统中,研究出真空三极管等关键电路部件和系统的相关技术,他们根据这些电子元件和电路相关技术,研制出无线电话系统。

    中华帝国北洋科技研究的越洋无线电话通信是利用短bō无线电bō能从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这一特xìng。马可尼和徐建寅于1910年出,通过测试蛟龙号的无线电通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