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_第六十四章 风云百年劫(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风云百年劫(十) (第1/4页)

    鸿章那间摆满西洋家具的会客室,对袁世凯来说是再t供最新章节阅读##西式沙、法兰西咖啡、从意大利国进口的精美的玻璃器皿,还有放在屋角的那具留声机,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向众人昭示着,大清这位致力于推行洋务运动的中堂大人,对于日新月异的外间世界的热情。然而此刻坐在这里,袁世凯心中却不免有着一份惴惴不安的心情。

    辽河一战,袁世凯手刃丰升阿,收拢北洋各部血战营口,以赫赫战功向天下人显示了他曾经一举平定朝鲜内乱时的那份手段,也无疑在同时,摆明车马站到了皇上那边。虽然于国家大义上讲,他这样做并没有多少错,甚至还是有功于江山社稷。但是他毕竟出身北洋,一生的功名前程都是从北洋,从李中堂的栽培中开始的,在这个无比敏感和微妙的时刻,选择从朝局的一头站到朝局的另一头,且不说天下人会如何议论,单单只是此刻,中堂大人心中会如想呢?

    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摆在明面上的大道理和深藏于时局背后的私情,通常都是纠缠不清的,所谓私心公论,其实说穿了就是一张纸,捅破了无非只有两个字:利害。此时,天下大势已经初显端倪,自己此举究竟是利多还是害多,袁世凯心中还是有数的,但对于一直提拔栽培自己的李中堂,他心中却难免有种说不分明的感觉。

    正在袁世凯心绪万端的时候,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从屋外传来,李鸿章在张佩纶的陪同下,迈着方步从外间走了进来。袁世凯慌忙起身上前,一个千跪在地上说道,“袁世凯参加中堂大人!”

    “起来,起来说话……”李鸿章虚抬了一下手,缓步走到会客室中间的沙上坐下,目光在袁世凯身上看了片刻,轻笑着说道,“慰庭穿上这身新建陆军的军服,看起来倒是蛮精神的嘛,呵呵……”

    听到中堂大人如此一番开场白,袁世凯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苦笑。

    今日来拜见李鸿章之前,为了身上这身衣服他也是为难了许久。从北洋站队站到了皇上那边,袁世凯原本并不想穿这身有些显眼的新建陆军军服拜见中堂大人,无端的让人觉出几分轻狂和张扬。然而此刻头上的辫子已经剪掉了,无论是穿大清的官服还是平常的长衫,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再则李中堂是何许人也,过分的刻意做作,反倒透出一股子虚饰矫情出来。左思右想之下,袁世凯也是把心一横,与其躲躲闪闪失了身份,倒不如坦坦荡荡前来,横竖都是眼前这个坎。

    “中堂大人谬奖了,世凯愧不敢当!……”袁世凯低着头,有些躲闪着李鸿章的目光。

    李鸿章却摆了摆手,似乎是没有看到袁世凯此时些许窘迫的神态,随意的指着沙说道,“慰庭坐下说话,此间又没有外人,何必如此拘礼?老夫这里你又不是第一次来,坐下来说话。”

    待一旁的长随换过茶盏后,李鸿章抚着额头,略微透出些苍老的神色说道,“皇上昨日已经来电报,你此行的来意老夫也多少清楚一些,说说吧,这一仗你心中究竟是如何打算的,有什么难处,尽管向老夫道来。”

    听李中堂问及战事,袁世凯也收起了心中那份忐忑不安,思忖了片刻回答道,“皇上派世凯前来,为的正是山东半岛的战事。皇上估计日军极有可能在山东半岛登陆,向威海、登州、莱州等处起进攻,进而与辽南之日军残部呼应,威胁我大清京畿安危。世凯此行,虽有皇上的旨意主持山东半岛战局,然其中掣肘为难之处甚多,却非世凯一人之力可以为之,故而前来拜见中堂大人……”

    李鸿章轻轻敲打着沙。眉头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你说地意思老夫明白。但是皇上何以认定日军就会攻打山东半岛?”

    “辽河一战。日军征清第一军和第二军均遭重创。后勤辎重被毁。旅顺又被我军收复。不得已狼狈退往辽南。此刻。整个辽东、辽南地战局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日军要扭转不利地局面。只能选择在我兵力薄弱地山东半岛起攻势……”袁世凯话还未说完。却看到李鸿章苦笑着摇了摇头。

    “慰庭啊。山东半岛地局面老夫何尝不知。虽有近三万人布防。但是兵力一撒开。便如同当日之辽东辽南。处处设防。处处受制于人。况且山东巡抚李秉衡那里。不要说是你。恐怕老夫这个直隶总督也是鞭长莫及。老夫所能左右地无非只有威海一处。要调动山东各营。非有朝廷地旨意不可。”说到此处。李鸿章不免也是黯然地叹了口气。

    李鸿章地叹息中。其实还包含着另一层没有说出来地意思。此时大清地这个局面。当真是稀罕到了极处。即便是不懂朝局地。也能一眼看地明白。太后和朝廷中枢在京城里面。主持着朝廷各项事务。而皇上却又在田庄台一线主持战事。整个国家此时仿佛有两个朝廷一般。这究竟该听谁地。恐怕此刻天下这些督抚们心中都是一片茫然。

    而于战事。李鸿章戎马半生。其中地厉害透彻分明。战事当中最忌讳地就是这种举手投足都顾虑重重地局面。战机稍纵即逝。一旦应对不及。转眼便可能是灭顶之灾。

    “中堂大人所言。世凯心中深知。以世凯地资望能力。也不敢有独立支撑山东局面地想法。况且以世凯看来。即便有皇上地旨意。山东巡抚李秉衡也未必会听从调遣。所以世凯只有一愿。恳请中堂大人准允世凯前往威海。主持威海地防御……”说着。袁世凯猛地上前跪在李鸿章面前。沉郁焦急中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中堂大人,威海之存亡不仅关系着山东之战局,更是关系着我北洋的生死。眼下北洋舰队被日军舰队封锁于海港内,威海若失,日军利用威海各处的炮台向我北洋舰队攻击,顷刻间便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虽然鲁钝,但也深知北洋舰队凝聚着中堂大人半生是我北洋能够傲然屹立于天下的根基。没有了北洋舰队,我北洋还能叫做北洋吗?……世凯蒙中堂大人栽培提拔,心中未尝有一日忘记中堂大人的教诲,值此生死存亡之时,世凯何能独身事外,世凯愿前往威海,纵然抛去世凯的性命,也要替中堂大人,替我北洋保住这最后的根基。世凯恳请中堂大人准允!”

    袁世凯的这层意思,皇上在电文中已经略有提及,李鸿章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么会不明白皇上在此时派袁世凯去威海的用意。只是此刻见袁世凯说的如此恳切,心中也不免微微的波澜起伏。

    袁世凯原是北洋夹袋中的人物,甲午一战却选择站在了皇上那边,以李鸿章的胸襟气量,再加之大清面临如此艰难的战事大局,自然不会在此时和袁世凯计较什么。只是眼看着自己一手拔擢之人,忽然之间弃自己而去,心中难免也有着一份难言的惆怅。难道自己尽半生心血打造的北洋,真的到了风雨飘摇日暮穷途,连一个袁世凯也留不住了?

    而此时,眼见袁世凯话语中流露出的对北洋的情意,饶是深沉如斯的李鸿章,也忍不住心中一动,且不论袁世凯的这份情意是真是假,威海关系北洋生死存亡却是无疑的。

    沉默片刻,李鸿章伸手扶起袁世凯说道,“慰庭之心,老夫何尝不知。提供最新章节阅读}你是我北洋出去的人,营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