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乡村系统_第七十一章 那个传说是真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那个传说是真的 (第1/2页)

    这是完整的唐明光甲一副、横刀一把、信函一封、陵寝记书四本,李文平翻了翻知道那个传说看来是真的了。

    四十里铺古称永宁镇,最早可追朔到西汉末年,是汉代的大落门谷,曾为隗嚣政权的战略屏障。进账时期这里是军事要寨,是守护古冀县的咽喉要地,而民族缓和时期,这里是繁华的茶马市场,其繁华程度一度超过所属郡县。

    传说隋朝年间,古冀县永宁镇茶马市场这里,来了煤炭省的几位骡马商。他们住进镇上一寡妇开的小店,见妇人抚养的小男孩李渊十分精干聪明,实在逗人喜爱。只是店主人十分繁忙,除主持旅店外,还要雇人上山经营地里的活计。

    一天,烈日炎炎,几位客商忙完生意后,闲来无事,上山顺便看看田里劳作的情景。但见店主人汗流浃背,忙于耕作,而李渊正在地里玩耍。奇怪的是,店主人家小男孩李渊的头顶上空,有一朵白云,总是盘绕不去,似为其遮阳。又有几只狼相距不远,似是护卫孩子的安全。孩子走到哪儿,头上的云就飘到哪,狼当然也就跟到哪儿。

    这一下,几位客商议论了起来。这孩子绝对的不得了,上有祥云遮日,下有野狼护卫,当地这山又换做见龙山,这孩子未来就算得不了天下,怕也能位极人臣!

    他们回到旅店后,到了晚上,其中一位姓李的客人就有了想法,他把孩子的母亲叫里过来。“这位大嫂,我看你一天十分辛苦,孩子也无暇照管。在下也姓李,只可惜万贯家业,膝下却无子承继。我如今看上你这孩子,想收为义子,代你培养成才。孩子还是你的,我不过想了一愿心,以慰晚年的空虚而已,并不敢有非分之想,夺人所爱。我保证对他一定视如己出,只不知你可舍得!如若愿意,改日彼此可央四邻及定居镇上的晋商作保,并于官里取承继拜养文书。你若还不放心或舍不下孩子,也可跟上他,随之一同到晋。”

    妇人看客人一片诚心,况且自己确实无力教导孩子,思忖再三,终于答应。于是,将店铺田产暂时典于他人,领子前到煤炭省定居。后来李渊果然成才,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太原,开创了唐朝三百年的天下。

    这李渊父李昞在他七岁那年去世了,李渊则由于天生异象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对外的宣称则是李渊是嫡出,是正妻孤独氏所出,贵族的血统,所以才得继承。所以外人多骂李氏皇朝具有胡人血统,非汉人正统,李渊不得已只好扯上老君,其实自己是正统的汉人。

    这后来李渊得了天下,人大了自然明了事理,关于自己亲生父母的事情是当然不能说出来了。不过在母亲去世之后,却不得不遵从遗言,将父母合葬。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唯一的知情者就是苟爷的先祖了。从苟爷遗留的那些物件中,很快的就可以找到答案。

    隋炀帝大业九年,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今陇省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李渊亲生母亲的灵柩就是在这个时候带回永宁镇。苟爷的先祖叫苟荣,字子耀,文韬不输武略的将才,更是李渊的亲卫,就是这件事情的具体执行人。

    见龙山上不久就建起了见龙堡,苟氏一族伍佰多人全部迁居至此。名义上是苟荣得了富贵,要照顾族人,刚好这永宁茶马市场是最赚钱买卖的地方。而实际上见龙堡的职责是看护李渊亲生父母的陵寝。

    那封信其实应该说是道命令,上面是李渊亲笔书写,加盖有本人私章。至于几本书则记录的是历代看陵人姓名及期间是否有大事发生,箱子里面是满满的三本和一本空白,苟爷亲手交给自己的一本只记录了一半,也明白了苟爷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后面一页,补上”的含义。

    陵寝记相当于已逝皇族的起居注,以看陵人姓名做开头,以其几时看守,几时逝去为一个时间段,记录在这期间陵墓的风吹草动。哪怕是坟头上面的草长的不茂盛、出现虫洞,等等都做有详细的记录。

    拿出墨汁、小楷笔,自从被张葆笑话字写的难看之后,李文平就下意识的开始练字了。在苟爷记录的那页后面添上几个字,“殁于甲午年丙寅月己未日,四十六代孙李氏文平即日承业”。然后单开一页,写上自己的名字、起始日期,自今以后,自己就是这正宗李氏皇陵的看守者了。

    随后李文平开始详细的翻看,历代前辈的记录,也好做个记录参考。

    第一代是苟荣亲自记载,主要写陵墓的修建,然后是李世民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