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九十章 帝王心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帝王心术 (第2/2页)

了天水、安南、安定三郡。若非后来部将马谡不听节制,致使全军后退,必能趁胜直入关中,袭取长安。诸葛亮既犯此三忌,又安能成功。”一谈起运兵之道李世民就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话,他极想在人前显示一番。但他又不愿在手下文武僚属面前过于显示自己,让人看透了自己。他是龙种。龙者,理应藏于九天之上,半隐半露,使人神秘莫测,见首不见尾。只有在长孙氏面前,他才没有必要藏于九天之上。

    “大王说的及是,可是我家兄长也喜欢看兵书。说天下兵书,没有超过《孙子兵法》的。而王爷又说《太公六韬》远远超出《孙子兵法》,这又是何故?”长孙氏问。

    她其实对兵书战策之类,并不感到有趣,却偏偏要装出极有兴趣的样子。大约这就是“贤”吧,贤字其实无非是顺字,顺夫即为贤妻。顺夫岂不一切是夫既一切是夫,身为女子,又有何用长孙氏心里充满了迷惑,却又竭力压抑着自己,绝不让迷惑从言语神情上露了出来。

    “天下兵书,的确没有哪一部能超过《孙子兵法》。可是《太公六韬》已远远不仅是一部兵书。如“文韬”中所载各篇大都是谋取天下,收揽贤士,治国经世的帝王之术······”李世民忽然停住了话头,他感觉自己说过了,长孙氏虽然和他是恩爱夫妻,有些话他一样绝不能说。

    也就是说他他在长孙氏面前,也有时不得不“藏于九天之上”。

    “取天下者,如逐野兽,而天下人皆有分rou之心。”李世民默念着,心想:“既有分rou之心,自然是都有帝王之心,天下人人都有帝王之心,我有帝王之心也属平常,不足为奇。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能否得到天下,其实在于有德与否。”

    我深研《太公六韬》之类奇书,正是要明理修德,我能明理修德,旁人自然也能明理修德。

    如若旁人修德胜于我,那天下自是旁人的天下。

    如若旁人修德不如我,则天下又为什么不能是我的天下呢?

    天命存于世间,若无天命,我李氏怎么能够直入长安,建立新朝

    可是若依天命,我上有父兄,又何能····何能得天下天命早已应于父兄,我就不该有非份之想。不!我为什么没有天命我也应有天命。

    只是我若应有天命,为何偏偏生居次子之位天命既不属于我,只好人力可夺之

    人能与天争胜吗?李世民心中如乱麻一般,无法理出个头绪。

    “王爷,你身子是不是不大舒服怎么脸色如此发白?”长孙氏见李世民脸上神情大变,忙问道。

    “那有不舒服,想是昨日劳累了一天,又整晚未眠的缘故吧!”李世民说着,举目四顾,欲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的脸色到底如何发白。

    “王爷,你要什么”长孙氏见李世民左顾右盼,好奇地问。

    “大王,淮安王殿下来了!”李世民正要解释,听到外面的侍卫禀告说。

    “王爷,臣妾告退了!”长孙氏知道李神通大清早来访必定有要紧的事,便立刻告辞离开。

    李世民点点头道:“一起出去迎迎王叔吧!”

    李神通来去匆匆,将唐俭的想法告知李世民后就告辞离开了。

    “王叔,我这有几只高丽国贡的老山参,侄儿马上叫人给王叔送到府上去!”宏义宫前李世民亲自扶李神通上马后说道。

    李神通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身体强壮,保养的及好,看上去竟然和三十多似的。房事依然是他每日必行的功课,老山参对他来说绝对是好东西,当下笑着道了声谢后打马离去。

    “去请房杜二公和舅爷过府来!”目送李神通远去后李世民对身边的侍卫道。

    “你们说说看,找谁来担任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合适。”书房里李世民向自己的幕僚们询问。

    杜如晦呷了一口茶水后说:“要说合适呢任城王和淮安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两个人选皇上那应该也会同意,就是太子那边·······”

    “还有两个人选,屈突通和刘弘基。这两个人估计太子和皇上都会接受。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帮我们。”长孙无忌道。

    “辅机兄说的是,不过屈突通是前隋降将,虽说这几年一直和大王关系不错但其垂垂老矣,恐怕会患得患失。我倒是更倾向于刘弘基。”房玄龄道。

    “乔松兄言之有理,最合适的确是刘弘基。”长孙无忌又道。

    李世民点点道:“辅机兄此事你去办吧!我还是不出面的好,去找封相、萧相和陈相帮忙,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刘弘基那要不要先去试探一下?”长孙无忌问。

    李世民摇摇头道:“不用,事情办成以后在说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