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利州都督 (第1/2页)
六月二十九中午,在四川盆地的北大门,利州的官道上,十四个人,三十匹马正在缓缓赶路。 “停一下,休息一刻钟以后换马再行。”领头的那人终于发话了。 他们已经已经连续十八个时辰没有睡觉了,满脸都是疲惫和憔悴。两天以来他们仅仅在叶县以北打过一次尖,歇了还不到一个时辰。此刻这些伏在马背上的人们又饥又渴,胃中的食物早就在这一天半不间断的颠簸行动中被消耗得一干二净。几乎所有人的干粮袋都还是鼓鼓的——每人携带的都是十天的口粮,而中间却仅仅吃了一顿饭。其实这时候反倒没多少人觉得饿,就是再能吃的壮汉这么忽高忽低地颠簸上十几个时辰,不吐个稀里哗啦才怪呢! 领头的那人跳下马来,从马鞍边上取下一个皮制的水壶,走到一个年约三十多岁身材消瘦的人身边道:“韦大人,一路辛苦了,喝点水吧!” 这位韦大人正是两年前因为“杨文干”一事,被皇帝流放崔州的东宫左卫率韦挺。 韦挺,雍州万年人,前隋隋民部尚书韦冲的儿子。他与太子李建成是少年伙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起玩尿泥长大的好兄弟。 韦挺接过水壶来道:“照这个速度最多五天我们就能到长安了!” 旁边一人嘿嘿笑道:“是啊!韦大人离京快两年了,要不是立了新太子,大人只怕现在还在崔州捉青蛙吃呢!” 韦挺一听此言,立刻将手里的水壶摔在那人的脸上,双手掩面,失声痛哭道:“我可怜的太子爷啊!您死的可真冤啊” 领头的忙抽了刚才发笑的那人几个耳光道:“太子殿下知道,韦大人与建成自幼交好,特地嘱咐过我们不要与大人谈论废太子的事。这奴才一时嘴快,我已经教训过他了,请大人不必伤心,我们还是回京复命的好!” 韦挺叹了口气道:“说来说去还是太子殿下心慈手软之故,要是早听魏征和齐王之言那有这身首异处的结果。” 这十几人中除了韦挺都是李世民的人,众人听得他这样说,自然都是怒目相视。 从崔州一路过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 领头的那人立刻道:“!太子殿下正翘首相盼韦大人回京呢!” “太子殿下对他还真客气,要我说这些先太子的余孽还留着他们干什么?”一名护卫嘟囔道。 “你知道个屁,你要知道的话你早当将军了。”一人笑骂道。 另一人一边上马一边说:“算了吧!赶快上马赶路,等回了长安咱们先好好喝几壶酒,然后再到勾栏院好好爽一次。 突然身后传了了一阵轻微的马蹄声。 “季直慢行!”伴随着马蹄声,韦挺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字。 韦挺拨马回转,将左手放在额前,向着向来路望去。 刺眼的阳光下一个全身便服的人,四十多岁,皮肤白哲的中年人,带着一名披着轻甲的骑卒正匆匆赶来,转眼间这两人便急驰到了韦挺身边。 领头的那人立刻驱马拦在韦挺前面,向来人高声道:“你是什么人?我们是东宫护卫,韦挺是朝廷的钦犯,你胆敢拦路,不要命了么?” 韦挺却已经认出了来人,他坐在马上,双手一拱,面带喜色道:“三年未见了,孝常兄,别来无恙!” 那人拱手还礼,笑着道:“刚刚听属下说见过季直老弟,我还不信,可他一口咬定一定是你。所以我就来看看,没想到还真是你!” 韦挺对着押解他的头目道:“不用担心,这位是利州都督义安郡王李孝常,我的老朋友。” 押解韦挺的人连忙翻身下马道:“东宫护卫,见过义安郡王。” 李孝常笑着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季直老弟路过利州,怎么能不和畅饮一番就离去呢?我听说太子初立,便召你和王珪回京,看来你们两人要大用了。来来来,随我入城,不管怎么说,用过午膳你们在赶路。” 押解韦挺的头目为难地说:“回郡王话,太子殿下急召韦大人会回京,我们实在是不敢延误。” 李孝常笑道:“不碍事的,最多半天的工夫,再说我的属下前几天还抓到两人。现在就关大都督府里,我已经向朝廷发去公文,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应。今天既然碰你们,不如请你们一并带回长安去吧!” 李孝常隋朝大臣李园通的儿子,曾任隋华阴令,掌握永丰仓。 大业末年饥荒严重,李渊太原起兵后向关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