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利州都督 (第2/2页)
进军,然而进军途中粮食问题始终困扰唐军,故李渊至黄河边后迟迟未能渡河人关。 这时候掌握永丰仓的李孝常,宣布起兵,并响应李渊。李孝常华阴之叛,保证了李渊军粮供应及赈济饥荒稳定民心之需要,使李渊据永丰定关中东向而争天下之战略得以迅速实现;且断绝炀帝西归之希望,激化炀帝与从行关中将士之矛盾,终致江都弑逆炀帝身死,李唐之统治初步确立。 李孝常降唐,为唐夺取天下提供了大量粮食。而且李孝常的妻子还是李渊的夫人窦氏的堂妹,和李渊有亲戚关系。所以李渊建唐以后封他为封义安郡王。 那些押解韦挺的东宫护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说实话他们都不想去,怕出意外,但又没法拒绝。 就在这时候又有几骑从韦挺身后飞驰而至,领头之人竟然是双方都认识的,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不一般了。他是曾经的兵部侍郎,新任的禁军右监门率,也是当今太子的大舅哥,长孙安业。 长孙安业与太子妃长孙氏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有五子,分别是无乃、无傲、无宪、无忌、无逸。其中长子无乃和三子安业是嫡子,但是长子早夭。唯一的嫡子长孙安业,在长孙晟死去以后为了独占家产,便将其他的兄弟姐妹全部赶出了长孙府。当然也包括长孙无忌兄妹。 长孙安业这次来利州,是奉李世民的命令来提被李孝常拿住的那两人的。 长孙安业打马飞奔到众人面前,笑嘻嘻地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众人一一还礼。 “义安郡王,太子殿下命我来提原齐府护卫李志安及右护军李思行。”长孙安业对着李孝常说道。 李孝常呵呵笑道:“人在都督府关着,长孙大人随时可以提走。不过我想先与韦大人、长孙大人喝杯薄酒叙叙旧,不知长孙大人意下如何?” 长孙安业看了看那几个押解韦挺的东宫护卫道:“好啊!我们也有几年没见了,况且韦大人马上就要成为朝廷重臣了,你我兄弟以后还得请韦大人多多照顾呢!” 一见太子的大舅哥这样说,那些东宫护卫也便不再坚持,众人一起上马向利州城跑去。 大都督府前护府兵卒,人人紧握手中刀矛牌盾,似是如石刻般一动不动地排列在城门口的两旁,透出威不可犯的肃然气势。 “大都督果然大将之才,麾下军卒整齐威严,士气高昂,安业佩服之至。”长孙安业笑着说道。 “长孙大人过奖了,我这些虾兵蟹将那及的太子殿下的玄甲精锐。”李孝常一手拉着长孙安业一手拉着韦挺,向都督府门前的台阶迈去。 都督府的院中生长着几株高树,枝上满含新绿。树下一排瓦房,门窗廊柱,皆成灰黑之色,看来已是百年老屋。 东宫护卫和长孙安业的随从被李孝常的属下请到了偏屋。李孝常带着长孙安业和韦挺向最南端的一间房屋缓步走去,刚到门口,忽听里边传出清吟之声。 那清吟之声温厚淳正又隐隐带有苍凉忧伤之意,词意古朴典雅: 清庙穆兮承予宗, 百僚肃兮于寝堂。 祷进福求丰年, 有响在坐, 敕予为害在玄中。 钦哉皓天德不隆, 承命任禹写中宫。 “好一个清庙穆兮承予宗,义安郡王,你府中之人口诵帝王之章,莫不是心怀异志,胸藏玄谋?”长孙安业大吃一惊,高声喝道。 李孝常笑而不语,拉着两人进了屋。 屋中陈设简单,靠墙一排木架,放满书卷。地上一张芦席,摆一木案,案上放着文房四宝。案边放有一个蒲团,上面坐着一人,年约五十左右,穿着白葛布衣,戴着白纱小帽。见到李孝常等人进来,缓缓起身,行礼道:“王珪见过义安郡王。” 韦挺大喜过望,连忙前深深施了一礼道:“叔玠兄,两年不见了!” 王珪也大吃一惊,连忙还礼道:“是啊!两年了。” 接着他双眼微红道:“想不到太子殿下他” 此言一出韦挺又是双手掩面,痛哭道:“我只恨事发之时,我不在太子爷身边,不能与他共赴危难。” 旁边的长孙安业用力挣脱李孝常道:“你们你们要谋反” 说完转身向外跑去,不过很快他就又乖乖地退了回来。因为堵门口,顶盔贯甲的武士有百人之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