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风流_第四章 何去何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何去何从 (第2/2页)

无忌。

    不时有军士随口开起玩笑,看起来这位姑娘是这里的常客,因为天色的缘故,萧逸看不清来人的年纪和长相。

    首先映入眼中的,乃是一袭红色的罗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搭在姑娘身上的丝绸,好像唐朝女性都喜欢这玩意,类似于现代披肩的丝织品。

    “这位就是萧小郎,今后就麻烦小娘子了。”

    即使清楚此种称呼乃是唐朝的习俗,萧逸还是免不了被雷了一下,面对马三宝的介绍,轻轻朝那位姑娘点头示意。

    微微一笑,那位姑娘很恭敬的朝萧逸施礼,萧逸此刻才发现,这位姑娘年纪不大,顶多十一二岁而已,长相清秀可爱,身段窈窕,不像是农家的孩子。

    不好意思直视对方,哪怕是位小女孩,萧逸神色好奇的转而朝马三宝望去,目光中透着询问。

    经过整整一天的交流,马三宝和萧逸之间已经有了些默契,连说带比划的解释,闹了好半天,萧逸这才恍然大悟。

    对于类似萧逸此种不明身份之人,按理是要押解到京城的,经过相关衙门的盘问,最终会得到妥善发落。

    因为娘子关属于军营,萧逸的身份就显得很尴尬,马三宝为人正直善良,就拜托邻近村子的小姑娘家代为照顾,也亏了萧逸此时的长相年纪,很难使人对他生出戒心。

    出门遇贵人,马三宝人情练达喜欢结交朋友,加上又是出身皇族李家,他的书信很有说服力,而且萧逸又具备了一名人才的各项基本素质,对于求贤若渴的朝廷来说,未来的道路应该不会崎岖难行。

    这位姑娘姓罗,其父亲是本地有名的医户,其人医术精湛,在娘子关内外名声甚好,经常为军士们治病,因此与马三宝交情不错。

    亲切的拍了拍萧逸肩膀,马三宝笑道:“萧郎你举目无亲,是去京城还是留在这里,你自己好生考虑下。”

    感激的点点头,萧逸多少习惯了雅言,毕竟他曾经在深圳多年,大概意思已经能勉强听懂。

    沉吟着没有立时说话,注意到罗小娘随手放下一只竹篮,提起罗裙,手脚麻利的蹲在篝火边上,清秀的脸蛋红扑扑的,专注的把一只陶罐吊在火上,顷刻间,rou香扑鼻。

    有趣的注视着女孩的动作,萧逸轻笑道:“当务之急是融入我大唐,这么多年旅居漠北,感觉自己像是个外人,嗯,得先学会语言和了解朝廷的律法。”

    惊讶的点点头,马三宝眼神中多了些不解,若有所思的道:“小郎你十有八九出身兰陵萧家,你要知道,萧家世代贵为后族,身份显贵,乃是京城数一数二的世家门阀,投奔过去,你的身份立时就会水涨船高,不难在京城中安身立命。”

    自嘲的笑笑,萧逸神色间云淡风轻,实则心里极为认同对方的建议,可惜,自家事自家知,类似萧家此种几百年的大门阀,家族血脉的传承都要有极为详细的记录,岂是那么容易混进去的?

    最好的结局,无非是赏给你一个认同,然后作为旁支生活下去,算是寄人篱下的宗人,就是做到此点对于萧逸来说都是难比登天,神仙也编造不出详细的祖宗家谱,如何取信于人?

    很神棍的微微摇头,萧逸又不好道出实话,只得违心的道:“我自己有手有脚,还是靠自己的好,祖上因为某个原因流落关外,就是不想和关内有什么瓜葛。”

    “原来如此。”马三宝理解的点点头,对于贵族门阀里的破烂事,他可谓体会至深了,现如今各大世家势力根深蒂固,家族子弟繁衍日盛,相应的,就是内杠成出不穷,各支各房有的为了一些家族内部的恩恩怨怨,结果迁居分开,老死不相往来呢。

    毕竟是第一天认识,萧逸的出现又实在是太诡异,马三宝强自压下招募对方的打算,有意开解的笑道:“来,身在边关较为清苦,罗小娘带来的好吃食,就算做今夜的接风宴吧!”

    “好,多谢马将军了。”有意喊对方一声马大哥,可惜此种称呼不太流行,萧逸只得入乡随俗,按官阶去称呼了。

    食物的香气越发浓郁,萧逸吃惊的嗅了嗅,不敢相信,这包含着数种调味料的诱人香气,竟然出现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

    一位侍从拖着木盘大步走来,上面竟然放置着一只烤的金黄的巨大羊腿,另一位侍从则搬过来矮桌,很随便的放置在罗小娘的身侧。

    “地处军营,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萧郎不要介意。”

    “好香,恭敬不如从命。”

    萧逸陪着马三宝在矮桌前坐好,亲自用葫芦为对方添满泉水,一字一句的感激道:“以水代酒,祝将军今后屡立战功,扬威异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