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风流_第二十八章 临别依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临别依依 (第2/2页)

亲们,想到这,萧逸哈哈一笑,蹲下身子,帮着整理东西。

    接连在村里逗留了三天,每日挨家吃饭,不时有山下的百姓闻讯送上一片心意,萧逸自然得欣然笑纳,不敢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

    这一日,满村老少聚在村口,一起送别从天而降的萧郎君。

    临别依依,萧逸望着乡亲们黝黑,朴实的面孔,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这青山绿水,这一方水土,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无疑,这娘子关上的李家村,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他在这时空的故乡了。

    拉着一脸不舍的罗艺,萧逸轻声道:“真的不和我一起去县城吗?”

    “萧大哥,有空我就去看你,我不能丢下jiejie一个人在家。”

    拍拍小家伙的脸蛋,萧逸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你比我懂事多了,其实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但你萧大哥一无所长,总不能永远留下来吃闲饭。”

    抬起头,萧逸再一次环视大家,使劲的挥了挥手,转身跳上村正家的牛车,头也不回的离去。

    “萧郎,记得回来看望俺们啊!”

    “萧大哥,别忘了小柱子。”

    “萧郎君,一路顺风!”

    迎着轻抚脸上的微风,耳边尽是亲人们的送别声,萧逸回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喊道:“我不会忘了大家,一定会回来的。”

    ··················

    沿着崎岖的官道,简陋的牛车慢慢悠悠的缓缓移动,不过相较于路边辛苦赶路的百姓,萧逸已经格外满足了。

    空空旷旷的野外,除了几个村庄外,几乎是见不到任何人烟,郁郁葱葱的森林,川流不息的河流,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的,真不敢相信,不过几百年之后,这里就变了模样。

    架着车的老汉名叫李大虎,乃是村正李大牛的堂弟,两人路上闲着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这车不错,走在路上很平稳,就是速度慢了些,要是马车就好了。”

    对于这古时的交通工具,热的满头大汗的萧逸,自然满腹牢sao,难怪古人视出门为畏途,简直太遭罪了。

    “萧郎君,您别小看俺的车,这方圆十几里地,唯有俺这一架犊车。”李大虎满怀自豪的吹嘘道。

    “犊车是啥?”热的意兴阑珊,不过萧逸还是不耻下问。

    “哈哈,这犊车就是坐人的牛车,乃是京城中贵人们的文雅称呼,你看看,这车能装行李,能睡觉,能乘凉,当年为了它,生生花费俺几年的积蓄。”

    意犹未尽的指着车檐上的几个透眼,李大牛愤愤不平的道:“光是凿这三个系绳索的小洞,就费了俺足足六十文钱呢。”

    听着李大虎的介绍,萧逸这才发觉车子确实与众不同,不像是那些送军粮的大板车,虽然简陋,遮风挡雨的车檐,坐着的软垫,放置行李的断隔,连生火做饭的炉子等物,一应俱全。

    这古时出门或是运输商品,除了舟船外,就得依靠各式牛车,马车,驴车了,车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难怪相应的车行到处都是,修理制作的价钱也水涨船高,一直高居不下。

    “那一个月都赚得多少?够不够养家糊口?”萧逸来了些兴趣,笑着询问。

    “足够家里填饱肚皮,还有剩余的钱来置办些家具,衣物啥的,哈哈。”

    李大虎哈哈一笑,随手把一只装满泉水的葫芦递给萧逸,得意洋洋的道:“俺的犊车,每天都要往返于县城,每趟每人收二十文钱,此外帮村里人买些小玩意,家家也会送些粟米啥的作为酬谢,比种田要赚得多了。”

    “那今日怎么就我一人?李大叔你还直嚷着不收车钱呢。”萧逸心里有些明了,轻轻叹了口气。

    “今日就是专门送萧郎去县城,您是咱村里的大贵人,自然得专享俺的犊车,又岂能收您的钱?”

    望着老人家笑呵呵的爽朗神色,萧逸点点了头,客气话也不用多说了,对于这些纯朴善良的乡亲来说,很多事都是理所当然的,你要是客气了,那才是对于他们的不尊重。

    牛车拐过一个山口,李大牛指着前方,说道:“萧郎君,你看,那就是驿站,今后您要是进京的话,少不得要投宿在那里。”

    伸手遮挡着前额,萧逸眯着眼眸,就见远方的路边,有一大一小两个院子,说是院子,倒更像庄园些,房屋连绵,占地极大。

    “驿站?这就是驿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