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房谋杜断 (第1/2页)
杨柳弯弯,小乞儿一如折弯了腰的小树苗,猫着腰,可怜巴巴的跑到台子前。 “娘子,娘子,赏奴一块蒸饼吧?求求您了。” 一位青衣小帽的丫鬟神色怜悯,却开口道:“不行,我家娘子说了,今日非得是有才之人,方可赠与点心。” 两人的对话,早已惊动周围的男人,其中一位体态圆鼓鼓的胖子,皱眉道:“奇怪,你这乞儿怎会跑到皇城脚下?” “或许是不明道路,无意中闯到这里的。你这孩子,赶紧出城去吧,傍晚要是被巡城兵士抓到,那可不是说笑的。”一位老人好心提醒。 小乞儿好似没听见男人们的话,不停的弯腰作揖,一个劲的哀求几位丫鬟,闹得少女们左右为难,不由得用眼神四下求助。 此情此景,面对佳人的求助,岂不是天赐良机?就见一位瘦如竹竿似的读书人,笑吟吟的道:“小家伙莫要心急,待某来为你得到一盘点心。” 先前的胖子,一对小眼睛一亮,故作风雅的傲然道:“论起文采,谁人比得上我巴蜀之秀?小乞儿,你要是求我,一会儿得到的彩头,就通通送与你。” 其他人也纷纷笑呵呵的出言附和,大有为小乞儿仗义出头的架势,可惜大家伙的目光都围绕着粉色帐幔打转,显然用心不纯。 低着头不说话,小乞儿奇怪的并不道谢,只是围着丫鬟打转,不禁使得男人们大感扫兴。 忽然,娇滴滴的清脆女声响起,顷刻间,围在台子周围的人们精神一振。 “诸位郎君请了,奴家这里有三幅字,和那上元节的灯谜一样,谁第一个猜到,就赠与御用点心一盘,葡萄美酒一壶,算是聊表一片心意,还请笑纳。” 动听的话音刚落,周围人们同时惊呼,原本的期盼神色,立时化为恭敬,这御用二字可不是开玩笑的,无疑已然证明帐幔里的女子,绝对是王公贵族家的小姐。 火热的仰慕之情没了,但在场之人并未灰心丧气,反而越发斗志昂扬,人人神色激动的好似打了鸡血一样,这一传十,十传百,又吸引上百人摩拳擦掌的跑过来。 萧逸此刻蹲在老人身边,看着老人虚弱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站起来随手拉住一个赶过来的青年,萧逸问道:“兄台请了,敢问为何大家这么高兴?” 那青年先是一愣,等发觉拉住自己的是个俊逸少年,心里升起一丝好感,笑道:“看来你是头次进京的贡生吧?” “是,头一次进京。”含笑点头,萧逸含糊其辞的回答。 青年生怕耽误了时间,长话短说的解释道:“你要记住了,这参加科举,首先得要扬名京城,费尽心机的四处行卷自不必说,凡是能够出名的机会,那就断不能放过。” 说完一指八角凉亭,青年又说道:“这家娘子竟然拿出御用点心,葡萄美酒来作为彩头,如此珍贵的文雅之物,加上主人家的不俗身份,岂不是天生就是一段佳话?谁要是趁机拔得头筹,不难立刻名动京城。” 萧逸不听便罢,这一听,整个人都目瞪口呆,望着青年激动的转身而去,喃喃自语的道:“这不就是炒作嘛?” 望着争相拥挤的人群,萧逸有些好笑,看来这唐朝读书人想要高中进士,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就拿行卷来说,不停的奔走于高官显贵之家,把自己费尽心血做出来的诗篇几十首,双手奉上,就为了得到一句赞扬,从而名声鹊起,甚或是直达天听。 看似浪漫文雅,实则异常辛苦,每日都得挖空心思的到处走动,就为了使自己的名字传扬开来,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被主考官甚或是圣人记住。 好像记得就连一些大诗人,行卷时都累得要死要活,还偏偏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蹉跎十几年的大有人在。也是,长年累月的被读书人围追堵截,恐怕除了想要暗中照拂的自己人,管你是李白还是杜甫,你送来的诗作都别指望人家看上一眼。 只是一想起刚才小乞儿那可怜巴巴的模样,就让萧逸有些为难,这附近不是民居,哪里有贩卖吃食的商贩? 再说,自己也饿得有些受不了,毕竟走了一上午的路。 人群汹涌,萧逸一想起小乞儿,急忙四下寻找,就见小家伙早已被挤出来了,此刻蹲在地上,神色绝望的低声哭泣。 萧逸头疼的走了上去,看着小家伙脏兮兮的小脸,果然被泪水冲刷出两道白嫩如玉的肌肤,还真是一个小丫头。 那先前很是仗义的读书人,早就把刚才的承诺给抛在脑后,得到能使自己扬名京城的珍贵物件,到处炫耀都来不及呢,谁还会舍得喂给一个身份低贱的乞丐? 突然人群中传出一阵sao动,就听见很多人唉声叹气,一人指着一幅字画,叫道:“怎么竟会是考据前人经历?太过偏门了吧?某一向专攻诗词之道,唉!” 那先前的胖子,不满的喊道:“现如今,这朝堂风气,都是考察诗词风流,文章华丽大气,或是引经据典,熟悉算术,政务,国事,明经等专项,你这娘子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