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部族分立 (第1/3页)
未到夜幕降临,苏翎率黑甲骑兵营便抵达黄泥洼。 此地距离辽阳不过六十里,俱都是一马平川之地,黑甲骑兵营是头一次进行这般畅快的行军,连战马都似乎带着某种欢快的节奏,让隆隆的马蹄声汇集成犹如战歌般奏响在辽东大地上。 黄泥洼算是辽东边墙附近众多屯堡的一部,此地居民早已逃散一空,而辽东都司原本驻守黄泥洼的卫所旗军早在几年前便弃之而去,徒留空空如也的屯堡、烽燧,土筑的墙壁已呈坍塌状,不时有鸟雀飞起,荒凉处寒风幽咽隐隐可闻。 苏翎带着李永芳以及护卫们,只是略略巡视一下,便下令黑甲骑兵营开始渡河。 有了蒙古向导,黑甲骑兵营很容易便寻到一处渡口,此时河水未涨,渡口处涉河而过,不过只齐马腹而止。骑兵们只要稍稍抬脚,便连靴子都不必打湿,直接渡河而过。据蒙古前哨交待,此处唯有这一条不过两丈宽的地段可行,若非熟知之人,断难在河水之下寻到,而只能沿河而下,再行数十里,才有渡口可过。 过了河,眼前仍旧是稍稍起伏的平坦之地,视野所及之处,倘若在白日,数里之遥也能历历在目。 苏翎心中略有疑问,便问蒙古前哨,这往后的路上,是否均是如此地势? 那蒙古人称均是如此,且再往前数里,便是浑河河岸,过河便即进入烂蒲河的河套地带,那里更是宽广无边的平地,是蒙古部族饮马放牧的所在。 苏翎一边随黑甲骑兵行军,一边不住地打量着沿途的地势。 可惜这一片可供耕种的上好土地,因战乱而野草丛生,荒芜至此。这里水源充沛,大片的森林也随处可见。足以养活上万人口,地里的粮食更是无法估算,如今,可能只有蒙古游牧人家偶尔放牧至此。 大明朝辽东都司的策略,一向是防御为主,却从未相处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实施。都说辽东缺粮。但这块土地却一直荒凉着,类似地地方还有很多,倘若都能垦殖出来,必将改善辽东的根本态势。当然,蒙古人也如女真人一样,是辽东都司防御的重点,但除了边墙,便无其它法子了么?尤其是现在这种态势,边墙已然不能达到修筑时的目的。 北面防御努尔哈赤地边墙已彻底失去作用。而防御蒙古。也只存在于朝廷上地文书之中。而这一次。自己能将这朝廷屡屡没有办法地蒙古人。趁着这一次地战事趋势。彻底做一次改变么?苏翎地思绪。一直围绕着这个问题打转。 一路顺畅地行军。使黑甲骑兵很快便抵达浑河河岸。依旧在蒙古人地指点下。趁着夜幕前地微光。渡过浑河。并沿河西岸又行了十里。这才在一处茂林边停下。 苏翎命黑甲骑兵前哨在数名蒙古人地引导下。继续向北。向西哨探十里。然后就在林边扎营。 大约是此处边境地带。人迹稀少。这片方圆数里地森林兽类因此繁衍极多。就在黑甲骑兵扎营地时候。便不断能看到受惊而在丛林间跳跃地鹿、以及兔子之类地小兽。此时明月已经自天边悬空。篝火未燃却也能依稀看清四周地势。 此时黑甲骑兵营里地武官。是依旧如顾南、郭杰中一样跟随苏翎做夜不收时地兄弟。而现今各自管带千人黑甲骑兵地金正翔、彭维晓、袁玉庆三人。大约是以往猎户出身地缘故。看到这般情形。一时心痒。便在下达例行扎营命令之后。便请求苏翎允许。要带着各自地护卫。往林中猎取野味。自从做了武官开始。这些兄弟便再无往日独自一人时地自由。不仅军伍中事务较多。且也还有作为武官地威信问题。自然不能任性而为。这次。大约也是实在闷得久了。 苏翎略微考虑片刻。只答应三人中可以去一人。另外命扎营之后。各队可选派小队去林中试试。但不可深入。金正翔、彭维晓、袁玉庆三人便不知寻了个什么法子。最后金正翔得到了这个机会。回队里再次巡视一番。便挑选出十几人。往林中行去。彭维晓与袁玉庆只好投去羡慕地目光。各自回队。分派骑兵打猎。 苏翎的黑甲骑兵扎营方式,与明军截然不同,并不需设置大量地栅栏以及拒马一类的防御器械,自打设立之初,黑甲骑兵营便以高速运动作为根本,不会带上过多的辎重。每一队黑甲骑兵都会有数匹战马驮负一定数量的给养以及马料。是故只要有水草之地,便能解决全军的人、马吃食,并可持续十日之久。如今已是三月底,这四周青草可满眼皆是。 在扎营时,每千人便有百人轮番戍守,而每小队之中,也有一人按时辰执勤。所有的士卒都睡在自己战马身侧,兵器就在手边,一旦警讯传来,便能迅速投入战斗。 这番训练,已经持续很久,到目前为止,苏翎对这一营骑兵非常满意,这也是为何苏翎不愿意将其打散的原因之一。就连顾南与郭杰中带走的人马,到现在苏翎都有些遗憾,但也不得不如此。 黑甲骑兵营的战马,大多是以蒙古马为主,虽然马身不高,但却适合长途跋涉,且喂养也很容易。如今到了蒙古人地地界,更是不会为此担心。 黑甲骑兵营扎营之后,各队便开始升起篝火,准备吃食。这一切都与往常一样,按部就班,柴薪随手可得,林边便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且喝起来还略有甘甜之味儿。而等到有所收获的狩猎者返回,更是飘起一股rou香,即便只有沾着盐吃,却也算是美味了。 此时篝火飘忽,明月高悬,夜风轻缓,倒让苏翎略略升起一股别样情绪,似乎这些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都会是令人愉快的消息。 果然,派往沈阳一带的哨探终于快马赶至。连续的奔跑。那战马都已浑身是汗。哨探们不惜马力,也是最耗费马匹的一部,好在赵毅成专门为其置备下不少银子,以便紧急时,可随即添置、更换。 那名哨探在最外围的警戒骑兵小队处停下,出示腰牌。便继续奔进,这般连续越过三道,才抵达苏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