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令 作者:炎凉 (第3/3页)
具!”采用恐吓式的父母会说“你再哭,再哭我用棍子打你!”用爱和温暖式的父母会说“乖,mama疼!好了,不哭了!”这种种管教行为的背后,都一再透露出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无言否定。
其实,当孩子悲伤难过时,父母要做的是理解与支持,可以静静抱着他或坐在他身边,告诉他:“mama知道你很难过,你愿不愿意跟mama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一面可以充分体验自己的悲伤,完完全全跟自己的情绪在一起。 “不要感觉”禁止令对成年后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了我们感觉的能力、敏锐度及察觉力,很难对自己的真实感觉回应,当很多感觉出现时,会莫名烦闷、焦虑,很难仔细分辨别其中感受,甚至只想忽略。这样的感觉在男人身上特别强烈,因担心自己变得太有感觉,娘娘腔。 不要健康 这是第七个禁止令。你以为你身体上的不健康完全是因为生理的关系吗?也许是你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给你不要健康的暗示。 因为当你身体健康时,他们很少给你注意和关心,可是每次你身体不舒服时,他们就会对你特别好,陪在你身边陪你,说故事给你听。你为了获得父母对你持续的注意和关心,你可能选择让自己迈出为一个体弱多病、缺少生命活力的人。成长之后,尤其在人生面临困境、挫折、失意,各种不同的疾病都会逐一浮现。 不要正常 第八个禁止令是“不要正常”。小时候,每当你表现得很正常,却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心,可是每次你一歇斯底里或情绪表达比较强烈时,你就会被注意、被关心。事实上,有许多孩子早就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愤怒或情绪来控制父母。当你行为一切如常时,得不到任何的关注,而当你吵架、打架、夜归、被告状时,父母亲就会特别为你花时间关心你,了解你。 如果我们有“不要正常”的禁止令,对长大后的影响是:会比较情绪化,也会比较喜欢以夸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有这个禁止令人,会比较容易被某一种情绪抓住,并深深地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拨。 不要成功 第九个禁止令是“不要成功”。我们常以为自己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成功完全是因为机运不好,其实极有可能是“不要成功”这个禁止令进入你的生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使你一生徘徊在成功的门外。在孩提时期,当你很得意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得到的却是父母对你的批评 与苛责,你内在那种需要被赞赏、被肯定的感觉无法被满足,就在这个时候,这个禁止令便开始进驻了你的心灵,于是,在你生命内部很深的地方,你会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成功,不要有成就。 一个充分被赞赏的孩子,会对人生、成功充满希望和喜悦;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努力用功之后,换来的是父母的批评、不认可,潜意识中,他会不自觉地去拒绝生命中任何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当然,这个部分是决对无法用头脑觉察到的。 而这个禁止令对我们往后人生的影响是:我们越渴望、想要成功时,却总是缺少临门一脚。比如说“越接近成功时,心里的担心、害怕就越源源不绝地涌现出来,甚至在经济状况或人际关系的互动方面也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于是,我们的人生就这样一次次地在成功的门关止步,失足;或是你彻底地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一事无成就是你的宿命。 不要重要 这是第十个禁止令。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存在,也不让我们了解我们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就可能会产生“不要重要”的禁止令。 想想看,如果在你小时候,父母长辈们不断告诉你,你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是何等重要,你现在会变成什么人?拥有何种成就? 相信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就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出生充满了传奇:出生马槽的他却能拥有神奇的经历,三位从东方远到而来的智者,他们带着乳香和黄金前来进贡,甚至亲吻他的脚趾,帮他洗澡。这个婴儿从出生就被父母当做神一般地对待,享尽了百般呵护和疼爱,因为生命里没有这个“不要重要”的禁止令,所以,在他的一生里行了多少的神迹,拥有比一般人更多、更强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具备像耶稣那样的潜质和能力,只是这个“不要重要”的禁止令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对父母的可贵与重要。 这个禁止令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尤其是有机会担任重要角色或承担更大的责任时,内心会感到非常恐惧,害怕成为焦点,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当我知道这个禁止令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时,在我和女儿的互动关系中,我会常告诉她们,她们是老天爷赐给我最宝贵的礼物。因为有了她们,在我人生最挫败、悲伤的时候,令我重振精神。是她们让我学会如何去当一个父亲,使我的生命更加的丰富、完整。 不要思考 这是第十一个禁止令。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没有创造性是天生的吗?其实,也许在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曾经非常好奇,对什么事情都很用心的思考和探索。却没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回应,于是,在往后的生命历程里,你就陷入了“不要思考”禁止令。 长大后,这个禁止令对你的影响是:不爱用脑,一旦有人要求你去思索一些较为细密或周严的计划时,你就开始头痛并产生抗拒。 许多人身上带有“不要思考”禁止令。当别人提问想要得知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和意见时,他们总是想都不想就说“我不知道啊!”接着脸上就会露出渴望答案的殷切表情。 事实上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人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如何做,可是会帮助你觉察、求得自己生命内部的智慧,让你真正懂得如何从痛苦中走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