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17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17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3/3页)

,一种行为准则,一种社会秩序的标范。

    这一天,我豁然开朗,我认为,夫子在两千年前说得这个礼是广义上的礼,这个礼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规则。

    如果这么翻译,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夫子在这里说的意思可以总结为:遵守规则与秩序,才能和谐。用规则来约束人人,才能造成和谐。

    细细想来。规则确实是一种礼。比如人们常说五常之礼天地君亲师,这是为人处世必须遵守规则,这就是一种礼。

    何谓敬天之礼:敬畏上天。遵守人世间的道德约束,心中常想着人在做,天在看我认为这样的人便是守礼之人。也就是遵守道德规则地人。

    所谓敬地之礼就是尊敬我们脚上踏足的这片土地,时常感激它带给我们的丰足收获。具体来说就是夫子所言:捕鸟地时候网开一面;捕鱼的时候不竭泽而渔;捕猎的时候不杀二毛也就是不杀年老长白毛地野兽与年幼还长着胎毛的野兽;伐木的时候不砍伐幼树;收获的时候不将地里的散落稻穗清理干净,以养活小鸟

    做到了这一切,就是与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和谐相处。

    夫子为什么要让我们如此敬地,我约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杀二毛,因为年老地野兽常常身体有病。人吃了对身体不好,而它们正是一些野兽的捕猎对象,我们捕杀了它们,许多野兽不免就要挨饿了。而捕杀幼兽跟竭泽而渔的道理一样,幼兽长不大就被我们杀了,从此我们别想在捕获野兽了,因为那些野兽没有繁殖的机会。

    至于收获时不要把田地里的禾苗捡干净,说到这点。我不得不对至圣先师五体投地。一千七百年前。至圣先师就知道地里那些残剩的禾苗可以养活麻雀等小鸟,而麻雀等鸟类在吃草籽谷粒的同时,它们吃的更多是蝗虫等农田害虫。

    曾有人说蝗灾也是五德之一,蝗出于土,天蝗灾意味着土德缺失,意味着大兴土木致使上天震怒,但不知道你们观察了没有。为什么古代很少蝗灾古代大兴土木却不见蝗灾。

    环庆也经常蝗灾。我在环庆观察过了,如果不过度清理草籽地话。农田里麻雀就多,麻雀多则必定没有蝗灾。所以,真理是:蝗灾与五德始终无关,它就是一件鸟事。而五德始终也不属于儒学,夫子生前从没有说起过,是董仲舒那个老骗子用来忽悠汉武帝地,它是伪儒学。

    至圣先师在上古时代就能察觉到这点,他给我们指出了与大地和谐相处的方法,他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不止要养活我们人类,也养活千万生灵,我们遵守这些规则就是守礼之人,就是敬爱大地之人。

    爱其君我就不说了。怎么证明你爱其君,就是遵循所有的法律,做你该做的一切。那些法律古人把它叫做礼制,它是一系列的对上下尊卑的规定对行为准则的规定,遵守这些法则,便是守礼之人。

    关于亲也是一系列法律规定好地,但我认为这个亲不仅仅包含自己地亲人,因为你的同胞,你地左右邻舍也算你的胞亲。胞亲之间如何衡量某人是否守礼,如何与大家和谐相处,这就是规则的力量,制定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行为规则,大家都按这个规则行事,这就能和谐相处此所谓夫子所言的后半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天地君亲师与每个对象相处,要想保持和谐,都必须遵守法则,法则的力量高于一切。无视了法则的存在,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求别人听从自己的意志,以为这样做就叫和谐,夫子说过,这必定导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今天,这座礼堂就是让大家探求真相的。我们要知道一个简单真理: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省略的事实不是事实。若有人把夫子的前半句话告诉你们,说:礼之用,和为贵。于是便要求你们不用大事小事,都一致举手同意,这才叫和谐和为贵,那是打着夫子的旗号搞诈骗搞愚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座殿堂就是眼前这座明堂,以供你们辩论,探求真相的全部,以及不被节选的事实

    赵兴这话只是对夫子理论的一种探求,别人还没有听懂赵兴这话中的意思,刘挚已经听懂了,但他不敢说话,只激动的两手紧握,面红耳赤,浑身抖。

    他在心里不住的呐喊:太好了,简直太妙了,这简直是对旧党最好的回击。

    王安石不是说过三不畏天变不可畏祖宗之法不可畏人言不可畏。昔日王安石打破了一切规则,就为了把百姓口袋里的钱,为国为民地搜刮到自己同党口袋里。所以苏辙拿王莽跟王安石比较,说这两人同时都是大学问家,待人都谦恭有礼,自己为官很清廉,生活还特简朴。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把老百姓的钱搜刮走了,而且这钱却没有装进国家的腰包里,被同党私下分赃了。

    这两人唯一的不同点就是:王莽篡夺了皇位,而王安石没有,所以王安石是个稍逊于王莽的大jianian,即使他被称为伟大光荣英明正确的导师,那也是大jianian大恶导师。

    王安石毕生致力于破坏一切规则,而赵兴这里谈规则,谈对真相的认识。在朝堂里党争纷纷迫害异己压制言论以创建和谐盛世的时候,赵兴在此谈论规则约束下才是真和谐这不是隐晦的对王安石的行为作出抨击吗

    这抨击做的太出色了天地君亲师,连三纲五常都绑在一起讲述维护规则的必要性,谁敢轻易指责,那就是不敬天不敬地不尊君无父无母的野蛮人。

    停了一会,刘挚又失望的想到:赵兴这人果真是蜀党。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调和派。旧党当政的时候他偷偷摸摸的推行改良的新法,新党当政了他又抨击新党过于激进,但新党要推行的新法他又率先响应,只是改的面目全非而已。

    这不是调和派是什么

    人都说苏老坡满肚子不合时宜,我看赵离人师徒一脉相承,也是满肚子不合时宜。

    这时候了,说这些,有用吗

    刘挚正想着呢,现方次彭皱着眉头望着他,原来他刚才的激动被方次彭看在眼里,方次彭也不是傻瓜,稍稍一转脑袋已经现了赵兴的隐含意思,他此刻与刘挚的目光相遇,轻声叹了口气,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赵兴的演讲还没有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