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瞭望台行动(2) (第2/2页)
假借‘奉命’前往F国西南部的科唐坦半岛参加渡海演习,入夜后,该部官兵‘秘密’地离开驻地前往阿拉斯,随后登上K19专列开赴演习区。 在同一天,驻卡昂的第231步兵师接到了立刻前往鲁贝换防的命令,其下属第690步兵团作为先头部队也于8月19日的夜间急匆匆地登上K216专列出发了。 8月20日凌晨1点,载着这两支部队的专列都在一个叫伊卢瓦的小站上做短暂停留,而且这个小站已被一支铁路巡逻队‘例行’警戒起来,车站的全部F国工作人员都按惯例集中在一间办公室里等候,不许随便外出。 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两支部队迅速互换专列,为了加快速度,官兵们都只带随身武器,所有重武器都留在专列上不动,这样,仅仅10分钟就完成换乘。随即两列专列就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快速驶离。 不同的是,此时K216专列乘坐的是陆战1团和师属侦察营的官兵,而K19专列乘坐的已是第690步兵团官兵。 按照乌姆巴赫师长的设想,此时敌人的间谍肯定还在某个地点继续监视K19专列,他们不知道专列已换成了第690步兵团的官兵,这样登陆部队就可以甩开敌人的监视。 两列专列离开后,伊卢瓦小站很快又归于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时F国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返回各自的岗位。 虽然官兵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互换专列,而且还掉头回去了,但是他们都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训练,所以除了仅有的一些窃窃私语之外,没有人打听目的地在哪里。
当然,即便是打听也打听不出什么消息。 出于保密的需要,除了几个师级以上主官知道外,包括带队的团长在内的其余官兵都不知道实情。 登陆部队从F国掉头北上后,先是在杜朗换乘K33专列到汉堡,然后又被直接被拉到罗斯托克,途中官兵们都被严令不许下火车,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好不容易熬到可以下车了,又立刻被早已等候的车辆送往港口并登上第1运输编队的舰只。即便是到了现在,官兵们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不过从紧张的气氛中士兵们都已感觉到一场大战即将开始了。 上船后,官兵们接到了第一个命令,命令很简单,就是不许互相打听,不许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不许随意离舰。 为了进一步麻痹敌人,直到现在,除了第1陆战团的官兵到达罗斯托克,第2、3陆战团则还远在F国的驻地待命。 从陆战1团开始行动起,D国谍报局就一直监视着敌人的动向,很快就确认敌人还没有发现K19专列已与K216专列互换乘员。这样,乌姆巴赫师长的计策就获得了成功,至少目前是。 为了尽量拖延时间,K19专列因火车头出现‘故障’停留在鲁昂约20多公里的野外等候抢修。这一下又‘耽误’了4个多小时。 8月22日零点,‘瞭望台’行动正式开始。 第1运输编队载着陆战1团及师属侦察营首先离开了戒备森严的罗斯托克港,直接驶往预定区域。现在,士兵们终于知道自己去哪里作战了。 为了加强指挥,前敌副总指挥兼第1陆战师师长乌姆巴赫少将决定随同首批部队出发。 由于首批部队的登陆地点没有港口设施,除了仅有的一艘坦克登陆舰装载的4辆三号突击炮可直接抢滩登陆外,其余所有装备和补给都需依靠各运输舰本身配备的小型登陆艇或救生艇转运上岸,这样就使得第一梯队的部队无法携带榴弹炮等重型装备。 鉴于必要的反坦克炮是不可或缺的,于是后勤部门在部队出发前紧急调运了一批已拆装打包的本来是要运给L马尼亚的37MM反坦克炮,这些反坦克炮自重只有432kg,把它分拆成数个大件后,每件就可由两名步兵携带机动,尽管37MM口径威力较弱,但是第一梯队的士兵们就只有依靠这些火炮了。 不仅如此,各炮兵连也只得全部换装60MM迫击炮,而且由于携带的弹药数量极为有限,炮兵火力就更弱了。 不过按照计划,真正给登陆部队提供炮火支援的是海军舰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